《扬州记忆》一一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多少

阿德

<p>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它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p> <p>千百年来扬州人民所创立的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扬州人民智慧和创造的结晶。我曾在今年4月份,在周元益、丁东民俩位老同学的帮助下,我制作了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美篇,在此基础上,今天我又制作了扬州国家级(15项)和省级(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美篇与大家共分享。</p> <p>《中国雕版印刷技艺》</p><p>雕版印刷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册页或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它肇始于1300年前的中国,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了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它与在此基础上发明的活字印刷统称为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 <p>《中国剪纸(扬州剪纸)》</p><p>扬州剪纸线条清新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技法求变求新,形成了特有的"剪味纸感"和艺术魅力。扬州剪纸以一代剪纸艺术大师张永寿为杰出代表,他毕生创作了数千幅剪纸作品,被人们称为"剪纸艺术中的观止之作",把民间艺术的审美品格推到一个更高、更宽、更有深度的境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 <p>《古琴艺术(广陵琴派)》</p><p>广陵派古琴艺术是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迄今明末清初一代宗师徐常遇之出现及由他编著的《澄鉴堂琴谱》问世,使广陵琴派日臻成熟。广陵派以"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淡、中和徐徐"为美学标准,崇尚清微淡远的同时,追求洒脱畅扬之情趣,演奏中重而不虚,轻而不鄙,疾而不促,缓而不驰,若吟若揉,圆而无碍,以绰以注,定而或伸,行遇曲折,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断而复联,形成了音随意走,意和妙和的风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 <p>《扬剧》</p><p>扬剧是在花鼓戏和香火戏的基础上,吸收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地方戏种。它以扬州方言念唱,具有质朴、生动、贴近生活的特点,擅长表现中、下层普通百姓喜怒哀乐。扬剧代表作“百岁挂帅"、"夺印"等都曾在全国产生过较大影响。扬剧以活泼、诙谐、夸张的手法,强化了剧种的喜剧风格,并能俗中有雅,雅俗共赏。它曲调丰富多彩,表现力强,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审美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扬州评话》</p><p>扬州评话是南方评话的代表,它的代表人物柳敬亭也是全国说书界的祖师爷。它独具特色,说表细腻、严谨、深刻、实在。近现代最著名的流派是以王少堂为代表的"王氏水浒"和以康重华为代表的"康氏三国"。常用"口、手、身、步、神"和"一人、一桌、一扇、一醒木",以简单的表演形式,把复杂的人物故事加以艺术渲染,紧扣听众心弦。扬州评话是中国传统说书艺术的活化石,是民族民间口头文学的优秀典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扬州清曲》</p><p>扬州清曲始于元,成于明,盛于清,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曲艺品种之一,曲牌丰富,曲词优美。元明以来的许多民间俗曲及原词在扬州清曲中得到了很好的保存。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对古代民间乐曲,民间歌词的认识和研究,而且对当时的城市社会状况,城市市民生活也具有难得的认知和研究价值。成熟的扬州清曲对国内许多戏曲和曲艺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对扬州地方戏剧音乐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扬州玉雕》</p><p>扬州琢玉工艺已有5300多年的历史,曾出现过汉、唐、清三次高峰。世人皆称"和田玉,扬州工"。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由扬州琢制的大型玉山《大禹治水图》,为中国玉器的象征。扬州玉雕将阴线深浅浮雕,立体圆雕和镂空雕等多种技法融为一体,"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形成了"秀丽典雅、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著称于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扬州漆器髹饰技艺》</p><p>扬州漆器发端于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它历史悠久、品种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它绚丽多彩、典雅华贵、格调清新,极富东方神韵,为中国传统漆器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现代扬州漆器制作工艺有点螺、雕漆、雕漆嵌玉、平磨螺细、骨石镶嵌、楠木雕漆砂砚、粉绘、雕填、磨漆等十大类,琳琅满目,日臻完美,使这一传统工艺更具时代特征,也更负盛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高邮民歌》</p><p>高邮民歌千百年传唱不息,曲调丰富,旋律优雅,甜美亲切,质朴欢快,水乡味浓,情味十足。它形式多样,有车水号子、鸭蛋号子、渔号子、船工号子、搬运号子、拾草号子等。高邮民歌大都是群众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神来兴会",随机应变,无绊无碍,流畅自然,心随意移,"口吐莲花"。其作品更是浩如烟海,《数鸭蛋》是高邮民歌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它纯真、灵动、俏皮、传神,令人听来顿觉水乡风情流光溢彩。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邵伯锣鼓小牌子》</p><p>邵伯锣鼓小牌子起源于明代,是苏中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器乐形式。它吸收了道教音乐,粗细十番(丝竹乐),当地"新春锣鼓"的精华,将丝竹乐与打击乐密集交替演奏,是多支曲牌连缀而成的套头曲。它既雄浑深沉,气势雄伟,又格调清新,委婉细腻。打击乐喧腾豪放,节奏铿锵,丝竹乐如丝如缕,若断若连,二者巧妙融于一体,互动互补,独具韵味。它的特色小击乐,吸收了扬州清曲的精髓,细节处理上吸收了民间特种行业劳作之声,自然流畅,别具特色。它咏江南丝竹典雅之韵,扬苏北水乡古朴之风,每段每符都展现出诱人的水乡风情,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美丽画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杖头木偶戏》</p><p>扬州木偶戏兴于唐、行于宋、盛于明清。扬州杖头木偶戏于清代中叶曾一度迁徒到三泰地区,上世纪70年代回归故里后30年树立起座座丰碑,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木偶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夸张而富有美感,"不是真人,胜似真人","能人之所能,亦能人之所不能",方寸之地,演绎万千气象,生动活泼,给观众拓展出无限思维空间,杖头木偶戏表演极具综合性和亲和力,在舞台上、校园里和乡村中,以精湛的演技、华美的阵容、诙谐的气氛感染倾倒了观众,以刚柔并济、细腻传神的艺术风格在中国乃至国际偶坛独树一帜。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扬州弹词》</p><p>扬州弹词源于古老的说唱艺术,形成于明末,兴盛于清初。扬州弹词以说表为主,弹唱为辅。常用曲牌以羽调和商牌居多,朴实典雅,古色古香。伴奏时三弦弹骨架音,疏放朴实,琵琶则润密多变,跌宕绮丽,谓之:三弦骨头琵琶肉。扬州弹词上演书目繁多,自晚清以来,张派代表书目有《双金锭》、《珍珠塔》、《落金扇》、《刁刘氏》称为张氏四宝。经过一百多年的加工和发展,扬州弹词演唱技艺日臻圆熟,或深厚风趣,或潇洒悠扬,或手口相应,腔意结合,或语妙诙谐,寄情弦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金银细工制作技艺》</p><p>江都金银细工工艺历史悠久,是中华工艺史上最为古老精美的手工技艺之一。邗江东汉广陵刘荆墓出土有"广陵玉玺"金印和十余件非常精细的小饰件,可见当时诸如锤揲、掐丝、累丝、炸珠、焊接、镶嵌等金银细工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当代江都金银细工工艺全面继承了传统金银饰品制作技艺,并创造性地用于各种金银摆件,形成了清秀典雅、精湛细腻、雅俗共赏、刚柔并济的独特风格,其作品于端庄古朴中散发出时代气息,可玲珑华丽中显示出典雅风貌,代表了南方实镶工艺的最高水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扬派盆景技艺》</p><p>扬州盆景出现于隋唐时期,扬派盆景艺术形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享誉于当代,是全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它融"诗、书、画、技"为一体,堪称中国盆景艺术代表作。它得益于扬州文化,又将自身融入扬州文化之中,成为一门独特的高雅艺术。其层次分明,严整平稳的风格和"一寸三弯"的剪扎技艺,至今仍然是区别于其他各派盆景的最显著的特征。扬派盆景是艺术和技术,技术和文化的结合。它既端庄大气,又工笔细描,飘逸、清秀、古雅、写意,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和深远的意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富春茶点制作技艺》</p><p>扬州富春茶社创建于1885年,是一座以花局起家的别具特色的茶馆。它以"花、茶、点、菜结合,"色、香、味、形"俱佳,环境"闲、静、雅、适“的特色以及优质的服务,受到国家和全社会的好评。富春"魁龙珠"茶独家创制,香飘百年,它取龙井之味,魁针之色,珠兰之香,以扬子江水沏泡,谓之"一壶水煮三省茶"。此茶色泽清澈,清香四溢,味淳绵和,解渴去腻,堪称茶中珍品。富春点心采用传统方法手工制作,技艺精湛,造型雅致,品种繁多,味不雷同,被誉为"中国名点","中华名小吃","天下一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邵伯秧号子》</p><p>邵伯秧号子历史久远,邵伯秧号子用乡音唱乡情,"劳者歌其事",唱词多为大众口头语,生动形象,质朴自然,贴近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是真正的草根文化。秧号子的经典作品《拔根芦柴花》、《撒趟子撂在外》唱响了大江南北,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亚洲民歌。它是农民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专业文化的创作源泉,是民俗文化的宝贵财富。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傩舞(跳娘娘)》</p><p>傩舞(跳娘娘)系明清以来流行于扬州西北乡山区"香火会"中的一种祭祀性舞蹈。它与宗教、民俗活动紧密联系,至今延绵不断。(跳娘娘)为女性(男扮女装)独舞。舞者手持特制单面小鼓,身着"凤冠霞帔、百褶裙",击鼓而舞,舞毕而歌。动作多以凤鸟取名,优雅娇柔。它以方言演唱,以简洁的锣鼓伴奏,绘声绘色,千姿百态,传神入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地方特色。鼓词说唱的内容包罗万象,有时即兴创作,为民族、民俗、宗教研究者提供了鲜活的资料。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江都漆画》</p><p>江都漆画是传统绘画艺术和古老髹漆技艺完美结合而生成的一种民间美术。自古以来,漆画就流行于江都地区,自成体系,别具风格,是江都民间艺人用漆作画的一种独特的民间美术,具有润、雅、彩、美”的艺术特征。江都漆画传承了古代彩绘漆画的技艺,把彩绘漆画从单纯装饰美化漆器转化为以审美欣赏为主体的美术精品,提升了文化品位和审美功能,是对古代彩绘漆画发展的贡献。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扬州刺绣》</p><p>扬州刺绣源于汉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两千多年来,艺人们经过世代传承与探索,形成了格调高雅、飘逸传神的扬绣风格,其中最具特色的当数富有诗情画意的仿古绣和神韵天然的写意绣,在中华绣坛独树一帜,扬绣作品构图层次清晰,色彩雅致和,绣法讲究丝路,表现出古朴高雅之意境、清和闲适之神韵,扬州刺绣素以劈丝精细、针法续密、色彩典雅,工整光洁,表现力强而著称。扬绣精品浓淡适宜,活而不乱灵秀古雅。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br></p><p><br></p> <p>《扬州灯彩》</p><p>扬州灯彩构思奇特,活泼生动,在造型、制作、风格上都有独到之处。扬州的琉璃灯“透彻明亮,韧而耐热,活灵活现。艳而不俗”。扬州灯彩融彩扎、裱糊、剪纸、刺绣、雕刻和书画诗文于一体,具有灵巧、精细、美、活泼等特点。灯彩给人民群众送去欢乐和祥瑞,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丰富情感,成为百姓人家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扬州灯彩承载着这一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延续着自然淳朴的民风民俗,体现出开放和谐的地域文化精神。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br></p><p><br></p> <p>《绒花制作技艺》</p><p>扬州绒花是南方绒花的代表,在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发展中始终保持着鲜明的民间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它不仅独具个性,而且占据了全国制花业的半壁江山。扬州绒花玲珑小巧、秀雅精细、活色生香、雅俗共赏。艺人们以概括和夸张的手法,集中而简练地刻划出各种鸟兽花禽的主要特征,赋之以形,传之以神。在艺术手法上体现为以简胜繁、以少胜多、以小胜大。它艳丽多姿,却艳而不俗:它优美动人,却美而不骄,世人把它比作手工艺品中的“小家碧玉”。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br></p><p><br></p> <p>《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p><p>独树一帜的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是扬州乃至中国工艺花制作史上的一项重要突破,是在扬州这块具有上千年工艺花制作传统的丰厚土壤中孕育生发出来的一朵艺术奇葩,是自然美与艺术美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源于然,超越自然,形象优美,以假乱真,体现出中华民族惊人的创造力,它俗可入乡间村野雅可登厅堂殿阁,深刻蕴舍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被誉为一朵永不凋谢的艺术之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br></p><p><br></p> <p>《扬州三把刀》</p><p>扬州三把刀”是厨刀,剃头刀和修脚刀为代表的扬州饮食文化、美发文化、沐浴文化以及技艺、民俗等相关文化形态的总和。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世代传承。因适应民众需求而产生,融入民风习俗而衍化,依伴社会进步而升华,追随科技发展而新,“扬州三把刀”是传承文明的活态文化。它倡导文明,健康、精致。和谐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潮流,推动人民大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隋炀帝传说》</p><p>隋炀帝与扬州关系至为密切。隋炀帝的传说,主要包括开运河、看琼花、葬雷塘三大部分,这些故事至今广泛流传。“开运河”传说他暴虐无道,急功好利,伤民过重;“看琼花”传说他荒淫奢侈,给人们带来沉重的担;“葬雷塘”传说他作恶多端遭报应,迎合了人们的愿望。隋炀帝传说深远的历史影响和浓郁的文化韵味,是扬州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反映了扬州民间文化的一个侧面,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展示了民众的审美取向、思维方式和想象力。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露筋娘娘传说》</p><p>露筋娘娘传说是苏北地区历史悠久的故事。旧传有女子夜过此,天阴蚊盛,有耕夫田舍在焉。其嫂止宿。女云:吾宁处死,不可失节。遂以蚊死,其筋见焉。”人们视被蚊虫吸血而死的姑娘为贞女,并立祠以祀。露筋娘娘的故事遂传诵开来,并被历代诗人和官员们表彰和传诵。后因祠庙地处运河与邵伯湖之间,漕舟、商舶和渔船常从庙前经过,船民、商贾、旅客为祈求航行平安,都要入庙拜祭,且多有灵验,因而露筋娘娘的故事和形象又逐渐从贞女演变为运河船民、渔民的保护神,受到人们的尊崇和敬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竹西谜语》</p><p>竹西是扬州的别称,扬州是谜语的故乡之一。清代扬州灯谜得以蓬勃展。延至民国。又有谜社—竹西后社起,阵容强壮,谜人林立,且在谜艺、谜论、谜作上多有所创,既有独特的制谜技艺、欣赏角度、表现手法,又有谜艺理论,制谜主张“典、浅、显”提倡“俗不伤雅”,深受市民欢迎,在全国谜坛有着独特的地位,古今谜家誉为“竹西谜艺,独步一时”。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扬州道情》</p><p>道情源于道教的仙歌道曲,后又衍化为民间曲艺的一个种类。元、明的“道曲道歌传入扬州,迅即流行,至清代与扬州方言结合,独立于道教歌曲之外而形成为扬州地方曲种之一的扬州道情。扬州道情亦雅亦俗,曲调易学易记,爱唱者甚多,文人唱此显示高雅,劳动者唱此消愁解闷,一时极为风行。清郑板桥为扬州道情填词首,以通俗、精炼的语言分叙渔、樵、耕、读、僧、道、丐、艺各行人物生活和历史变迁事,有说有唱,文彩极佳,流传甚广,世代传唱,至今绝,以至扬州道情一度也曾被称为“板桥道情。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br></p> <p>《扬州牙刻》</p><p>扬州牙刻是以刀为主要工具,采用浅刻、微刻技法将书画镌刻于象牙之上的一种技艺。清代,扬州著名画家吴熙载开创了我国象牙浅刻艺术:于啸轩创造了微刻技艺;牙刻传人黄汉侯开创扬州浅刻缩临技艺。现代浅刻传人陈苏平在象牙上微刻55万字的《三国演义》。扬州牙刻作品小中见大,以刀痕再现笔墨意趣,神韵超出方寸之外。牙刻艺人在象牙上书画,横竖点捺、皴擦烘染、干湿肥瘦、意随刀至,一刻而就,落墨而毕,以细微见功力,刀到之处浓淡粗细,阴阳向背均有体有势。以铁笔再现书画水墨韵味,神韵盎然,堪称绝妙。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br></p> <p>《扬州毛笔制作技艺》</p><p>毛笔,是中国最古老的书写工具。中国毛笔制作技艺有宣笔、湖笔、水笔、李福寿毛笔“四大流派”。扬州毛笔以其麻胎制作而独树一帜。“扬州之中管鼠心画笔,用以落墨白描佳绝,水笔亦妙。”扬州毛笔制作技艺十分繁难,分水盆、装套、旱作三个环节共100多道工序,环环相扣,道道严谨。关键工序,全凭艺人的手感、舌感和目测。笔尖粗细长短、老嫩以及锋状均有讲究,工艺精致而富有韵味。扬州毛笔,涵水不漏,经久耐用;笔头笔杆,相得益彰;品格高雅,挺健韵致。江都花荡是“毛笔之乡。扬州毛笔制作技艺,聚业内精粹,显流派格,其历史文化价值和工艺价值极为丰厚。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br></p><p><br></p> <p>《扬州装裱技艺》</p><p>明末清初。扬州装裱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与苏派、京派并称。尤以“善仿古装池,擅长揭裱古画”闻名于世。清代乾隆年间,扬派装裱祖师叶御夫,善治旧绢。“御夫得唐熟纸法旧画绢地虽极损至千百片,一入手,遂为完物。”扬派装裱用糊如水、轻浆重排:镶缝平正、挺直牢实、拼花相应、宽窄统一、转边整齐。扬帮善裱旧、做旧,沿袭古雅之法,“补天之手、贯虱之睛、领会虚和、心细如发”,能使古旧破损之画恢复原貌,仿制与真品无二,堪称扬帮裱画师之绝技。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br></p> <p>《朴席制作技艺》</p><p>朴席起源于唐代之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朴席人世世代代靠制作草席繁衍生息,“三湾九井十八巷,家家户户织席忙”。明清时期与苏席、宁席一道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大名席。朴席集南北风格于身,在编织过程中选料考究、工序严谨、技艺独特所织草席具有“色泽青润、紧密厚实、光滑舒适”的特点,以其“密实、精致、质朴、舒适、耐用”为世人所称道,享有滴水不漏,站立不倒十年不坏”的美誉。朴席的烘排技艺全国独有,这些独特技艺是我国传统手工织席的宝贵财富,对今后研究编撰中国草席史及全国各地草席制作技艺史均有不可多得的工艺价值。朴树湾地名正是因该地草席业兴盛而更名为席,体现出朴席这个地区的时代脉络和发展轨迹。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br></p><p><br></p> <p>《宝应捶藕和鹅毛雪片制作技艺》</p><p>宝应为“中国荷藕之乡”,藕制品制作技艺同生共长,渊源流长,宝应捶藕和“鹅毛雪片是宝应藕制品制作技艺的突出代表,作为地方传统特色名菜,载入史册,声名远扬,成为宝应的一方名片,宝应捶藕和“鹅毛雪片”经历数百,上千年的传承,既为职业厨师师徒相授,也被黎民百姓世代相传。它选用当地独有的白莲藕作为原料,沿用传统技法,工序繁多需要精工细作、不能有丝毫疏漏。这种技艺全是手工操作、全凭经验感觉,其“经”要靠悟性和实践体会才能领悟。数百年来,有关宝应咏荷。颂藕的诗,词、歌、赋、联逾数百篇,已成为珍责的精神财富。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br></p><p><br></p> <p>《高邮界首茶干制作技艺》</p><p>高邮界首茶干制作技艺始于明嘉靖年间,完善于清嘉庆年间。以城西楼五香荼干为特色的高邮界首茶干,取上等黄豆为主料,去皮研磨,汲古运河之水精制酱色,佐以丁香等十多味香料及中药材经2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产品形似银元,色如重枣,香气四溢,味道鲜美,是品茗,佐酒,助餐之佳品、广受欢迎,并演绎出许多神话与传说,曾在杭州国际西湖博览会,江苏省食品博览会上获金奖。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br></p><p><br></p> <p>《秦邮董糖制作技艺》</p><p>秦邮(高邮古称)糖是以面粉为主料,辅用芝麻、饴糖,精工制作的以酥松为特色的一种食品。它源于明代,历史悠久,选料考究,配方独特,加工精细,火候拿捏准确,产品光滑腻,层次分明、皮薄如纸。酥松柔绵,清香甘甜。它是高邮人民智慧的结晶。承载了浓厚的人情、乡情,因之成礼,形成一种民俗。它曾在南洋劝业会、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和西湖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获奖。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br></p><p><br></p> <p>《三和四美酱菜制作技艺》</p><p>扬州酱菜源于汉代。唐代。鲞真将菜制作技艺传入日本。民国年间,扬州市区酱园达70多家,最有影响力的是三和、四美两家,扬州酱菜选料严格,制作精细,讲究色、香、、形,具有鲜,甜,脆,嫩四大特点,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三和四美保存了制曲、选料、脆制、切制,初酱,复酱,配卤等一套传统制作技艺,制曲天然。魔制适时,拔水到位、酱制有序、卤汁纯净。其成品酱乳黄瓜。酱萝卜头、酱生姜、酱宝塔菜、酱香菜,什锦菜等均为扬州民众所喜爱,名扬海内外的经典酱菜。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br></p><p><br></p> <p>《扬州炒饭制作技艺》</p><p>扬州炒饭是淮扬菜系中饭菜合一的特色品种,发源于扬州,为系列炒饭,其制作技艺科学合理,工艺复杂,程序繁多,易学难精。扬州炒饭饭菜合一,是世界知名的中式快餐。其饭粒颗颗分清、诸味融和精炼,光润鲜香爽口,是中国唯一标准化菜肴。扬州炒饭是扬州的一张城市名片,世界各国许多人士先知扬州炒饭而后知扬州。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br></p><p><br></p> <p>《扬州民歌》</p><p>扬州民歌,产生于民间。它起源于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于长期的传承发展中由劳动号子和民间小调结合而成。扬州民歌善于运用润腔与衬词衬腔,演唱时“夹说夹唱”,使歌曲生动活泼,富于弹性,表现出欢快、流丽、活泼的风格。扬州民歌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艺术奇葩,其代表作《茉莉花》和《杨柳青》等更是享誉世界。它“融汇南北、兼济刚柔”,表现出极大的艺术魅力;其融入民众生产生活的创作手法以及"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演唱特征使得扬州民歌充满生命力。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br></p> <p>《胥浦农歌》</p><p>以秧号子、车水号子等为代表的含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胥浦农歌,从有文学记载的2000多年前到晚清时期定格为胥浦农歌,充分展现了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社会交往中的智慧结晶,优美、高亢、抒情和贴近社会生活的旋律沁人心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富有风土人情的调子和唱词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生活和谐的颂歌,有着生生不息的活力,久唱不衰。它的曲调富有东西南北文化交融的特色,为民间音乐遗存中所少见。它的演唱形式多样化,有一唱众和,问答对唱,个人叙事演唱有的还配以联唱,资源极为丰富。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扬州竹刻》</p><p>竹刻是一种以刀在竹上刻字作画的艺术。扬州竹刻艺术起源于西汉早期。扬州早期的竹刻以皮雕为主,属于写意类作品。清代中期,皮雕渐趋精细。清咸丰以后,扬州著名书法家、画家、印家吴让之以刀代笔,将石、书法和绘画等多种艺术技巧熔铸于刻竹之中,开创了扬州竹刻特定的浅刻技艺,其法如在纸绢上书画,极具文人气息,在江淮间流传甚广,逐渐形成了以浅刻见长的具有扬州地方特色的竹刻艺术。扬州竹刻题材广泛,选料考究,构思奇巧,工艺精湛。优秀竹刻作品尽显作者书法、绘画、雕刻之才能及深厚的创作意境和内涵,雅俗共赏,显现出小中见大、精细入微、形神兼备的书卷之气。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br></p> <p>《扬州园林营造技艺》</p><p>扬州传统园林建筑技艺根植于积淀深厚的扬州传统文化之中。它涉及建筑学、结构学、美学、民俗学等诸多科学领域,博大精深。“扬州园林甲天下造屋之工,当以扬州为第一。”明人计成于扬州造园并撰《园冶》,是书为世界上第一部造园学的专著,高度概括了扬州造园的理论与实践,至今仍被造园家们奉为经典。经历代相师和匠师们的千锤百炼传承发展,扬州传统园林建筑不仅在外形上,而且在结构上、细作上均显现出独特的美。它融汇南北,自成一格,雄伟中寓明秀,得雅健之致,其诗画品格和精致做派,于建筑上显现出独特的风格与成就,是研究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br></p> <p>《扬州园林营造技艺(扬派叠石)》</p><p>扬州早在西汉时期便开始了构筑园林的活动,其中造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扬州园林造山,孕育于积淀深厚的扬州传统文化之中,经历了由聚土为山到垒石为山:由模仿真山到以假为真:由粗放摆设到讲究章法等几个发展阶段,日臻完善,最终达到和谐韵致,美不胜收。清代,扬派叠石进入鼎盛时期,人称“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垒石胜”。清初画坛一代宗师石涛和尚“搜尽奇峰打草稿”,创造出“片石山房”这—“人间孤本”。又有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分峰取石,遵从画理,叠成春夏秋冬四季山景,亦为中国园林中孤例。扬派叠石在布局上讲究“外实而内空”,造型上讲究进山能入腹”,拼叠上讲究“形体的空灵”,形成山体中空外奇”的艺术效果。扬派叠石兼具南秀北雄,蕴含诗画意境,技艺精致独特,其沉厚苍古的文人意识和美学品质于中国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感谢周元益提供资料(以上资料为2011年4月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