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润心(三)

小丫

<p class="ql-block">水墨润心(三)</p> <p>  学画三周年了!</p><p> 几天前,宋老师还在感叹:没想到你坚持了三年,本以为你把儿子的剩余学费学完就好了!</p><p> 想想时间也过得真快!特别是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孩子过了个超长寒假,阳台外不久前还是枯枝疏影,待再放眼却已是绿意繁茂。居家隔离时期,足不能出户,却让我更静下心来翻阅前人的画册,看着看着,就有了点自己的体会。临陈淳的玉兰图,一按一顿,笔断意连,韵律感十足,感觉像舞蹈的起、提、沉、走、转,气息流畅,行云流水。在此我悟到了艺术相通的原理 。</p><p> 再次感谢身边的小伙伴们,你们的每一个鼓励、每一次期待都是我进步的源泉!也感谢宋老师,不仅悉心教导,而且一直支持肯定我的创作构想。</p><p><br></p><p><br></p><p>“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当雍容大气的牡丹在笔下盛开,华贵温暖,自带的喜气直抵你心,让你的心也开出一朵花来。</p> <p>这画是为参加市总工会举办的“劳动美”画展而作,高手如云,大师济济,不出意外的落选。大写意对于我,依然是座高山。</p> <p>秋风起,蟹儿肥。那天老家寄来几只梭子蟹,突然想把这人间美味画下来。</p> <p>献礼祖国70华诞,中院举行干警书画摄影展。画了两幅,花鸟是临陆抑非,山水原创,他们选中了《江南忆》,一幅颇能代表杭州韵味的山水画。</p> <p>写生家的一角。想起高二暑假迷上画画,时动不动把家里的电饭煲、热水瓶搬出来写生,有时画哥哥,有时对镜自画。一晃三十年,恍如昨。</p> <p>“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山水版和花鸟版。</p> <p>冬至临陈洪绶的《清供图》,一年又过去了!</p> <p>一位朋友挺喜欢《寒溏度鹤影》的这只鹤,叫让我再画一只送他。据说现在送人不能送梅,尤其是倒长的梅。哈哈,那就配竹子,节节高!</p> <p>致敬苏东坡</p> <p>花飞花谢花满天。今年的梅花如往年般热闹地开却是寂寞地谢。整个城市在二三月因疫情按下了暂停键。不能出去探梅就画画梅吧!</p> <p>感觉自己还是蛮认真的,在不能去宋老师那上课的日子,依旧不停画笔。</p> <p>想看看我认真的样子?是不是有点范?</p> <p>开始学画没骨!因无墨线勾勒,这种味道特古雅。母亲节那天,用没骨画了萱草花和康乃馨送给自己。“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祝我永远美丽健康哈!</p> <p>每年都以扇画作结语,今年也不例外。夏日晴阳,碧窗纱下,罗扇轻摇,该多么惬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