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忆恩师---纪念张惟老师

郭鹰

<div> 2020年5月23日,龙岩市散文学会在在龙岩汇文堂举办“纪念毛泽东5.23讲话78周年,龙岩市散文学会成立5周年暨张惟散文艺术座谈会”,全市35位散文作家参会。时间过得真快,张惟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五年了,时常会想起他,念着他。正如今天涂雅丽在会上说的:“郭鹰就是张惟老师培养起来的。”这句话让我不禁落泪。翻开五年前的文章《高山仰止忆恩师》,往事历历在目,特将此文编辑为美篇,以做纪念。</div><div></div> <div> 张惟老师,我有好多话想和您说:</div><div> 很庆幸,那些年能跟着您,在您的悉心指导下,学会很多东西,明白很多道理,收获很多,成长很多。<br> 很早您就是令我高山仰止的著名作家和长辈,对父亲珍藏的每一期《龙》杂志都如获至宝,因为这是了解本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幸运的是, 2008年,我终于有机会走近您了。那一年,我带儿子从洛阳旅游回来后,写下第一篇散文《寻根》,这一定是受到《龙》杂志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吧。我委托父亲交到您手上,因为他是您多年的老友。您看后,让父亲转告我,文章写得不错,但是《龙》杂志一年才一期,周期太长,怕可惜了。我听后很泄气,这是委婉的退稿吗?没想到,两个月之后,《寻根》居然在《闽西日报》发表了,半年后,获得华东六省一市报纸副刊好作品三等奖。这是我发表的第一篇散文!可以想象这第一次对我有多大的意义!它为我插上梦想的翅膀。后来我才得知,是您冒着炎炎烈日,亲自将文章送到报社的,那时,您还没见过我,甚至不知道我是男是女,但是您对不知名作者的扶掖与呵护,如何不让我感动感恩!<br> 从那以后,我渐渐进入文学圈,进入闽西文学院,进入龙岩文化研究会。从简单的跑腿拍照,到写一些文章编点栏目,我很乐意接受您的指派。每次接到您的电话,我都会屁颠屁颠一路小跑着来到文学院,聆听您的教诲,接受您的任务。原先那个高大遥远的身影,开始逐渐清晰亲切起来。<br></div> 是您,带我第一次前往龙岩洞,让我真实触摸历史的纹理,感受文化的魅力;是您,带着我第一次去香港,参加龙岩同乡恳亲会,在繁华遥远的都市听到熟悉的乡音,高唱《龙岩我爱你》,感受真切动人的乡音乡情。您还说,2018年,如果您身体好,带我去澳大利亚开同乡会!是您,一点一点将《龙》杂志教给我,亲自带我去印刷厂,一遍又一遍审阅文章……在您入院前,我们一起做了个访谈录,澄清龙岩文化的一些疑问,当然也引来不少争论,但是我愿意跟随您,顶着压力坚持走下去。<br> 是啊,对文学的执着热爱,浓浓的乡情亲情,贯穿您的一生,也影响着我的人生。在我走近您时,您已近八十高龄,坚持十几载主编宣传龙岩(新罗区)本土文化的《龙》杂志,也已编到二十期了。真正走进您,我才知道每一期杂志从策划、约稿、编辑、出版、发行,需要付出多少时间精力和心血,更难的是,《龙》杂志没有固定经费,每一期都要您老人家打报告,争取经费,但您始终乐此不疲。<br> <h3><p> 从老《岩声》到新《岩声》,从《龙》杂志到《岩声》杂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p><p> </p><p> </p><p> 爱一件事,认真去做,坚持去做,投入去做!您从来没有和我讲大道理,但是一路走来,我从您身上看到很多闪光的真理。郭鹰,你何其幸运!<br> 您对晚辈的呵护与培养,令我们受益匪浅。张胜友、陈小培等人就不必说了,那是您精心培养的得意门生。对于我们这批年轻人,您也同样关心呵护。面对比您小四十多岁的李迎春,您逢人就说:“这是我的年兄,因为他的《生命的高度》是闽西第一部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我的《血色黎明》是第二部。”李迎春不止一次说,您的这句看似无心却有意的话,对他的帮助有多大,激励他继续不断努力,也为他在领导和同事面前赚足了印象分。</p><p><br></p><p> <br> <br></p></h3> <h5> <b> 这是2014年9月红土地蓝海洋笔会时我与两位张老师的合影。您笑着说:“这张照片很有价值啊,你很聪明哦。是啊,郭鹰何其有幸!</b></h5><h5> </h5><h3> </h3><h3></h3><h3> 其实,您又何止是对我们好,在您心中,永远装着别人。春节前,卧病在床的您突然打电话给我,让我向印刷厂要发票。您笑着说:“快过年了,赶紧把钱给人家,别让人以为我跑了,做生意也不容易。”由于资金还没到位,您叮嘱夫人许阿姨先将自己的钱垫付,让我先把编务费和稿费发出去。尊重作者,尊重文字,您真的做得很好!<br> 和您一起做事,总会有被关怀理解的感动在其中,我真的觉得自己好幸运,能跟着您,写点文章,编本杂志,做点小事。您却对我越来越客气了。尤其是您生病后,对我说的最多的话是,这件事情还是要辛苦你了!我怎么会辛苦呢?本来这就应该我来做,只恨自己开窍太晚,那么迟了才有机会走近您。我多么想能一直这样跟着您,在这栋白色的小楼,将我们的《龙》杂志、还有《闽西文学院院刊》,一期一期编下去啊!</h3> <h5> <b>2014年9月26日,这是您参加的最后一次红土地蓝海洋笔会,与闽西文友拍摄的最后一张合影。奇怪,那次闽西文友来得很齐,包括张胜友老师也在。多么珍贵的一张合影啊!</b></h5><div><b></b></div><div> </div><div> 其实,您何止关心龙岩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您就是整个闽西文坛的大家长,您在,性格各异的文友们,总能求同存异,围绕在您身边,其乐融融。您宽容着每一个或顽皮,或愚笨,或骄横的孩子。您高兴地参加各种类型大大小小的笔会,每次都认真写采风文章,按时交“作业”。您积极举办文学活动,从闽西文学院到龙岩文化研究会,无论台上台下,望着您意气奋发的样子,心里就充满喜悦和信心。您有很多头衔,会长,主席,大帅,旗手等等,但是我一直叫您老师。虽然与您的得意门生们相比,我不过是泰山脚下的一棵小草,但我很荣幸成为您弟子三千中的一名。因为与您相处的岁月,就是精神洗礼的岁月,您的言行举止,一点一滴,润物无声地影响着我,感染着我,您就是我最尊重的师长,我的恩师!</div> <div> </div><div> 张惟老师,在纪念您去世五周年的座谈会上,我鼓足勇气争取发言的机会,就是想和大家汇报您创办的龙岩文化研究会和《龙》杂志的情况。五年前,您在病榻上对我说:“《龙》杂志一定要坚持办下去,24期是龙门塔专辑,25期要办龙岩洞专辑,第一篇就是王源的《龙岩洞记》,第二篇是我张惟的《龙岩洞寻龙记》,还有你写的龙岩洞…….今天,我带了三年十二期的《岩声》杂志来,向文友们汇报:<br> 今天我带来一些《岩声》杂志,这就是张惟老师坚持编辑出版了十七年的龙杂志的延续。大家知道在目前的情况下要争取CNQ刊号是很难的,2017年,福建省新闻出版局主动给龙杂志CNQ刊号,是对张惟老师几十年坚持文化文学创作的致敬,是他在最艰难的时候都没有停下刊发龙杂志的刊发的一种肯定。也正是这一年,龙杂志改名为《岩声》,是对邓子恢等老一辈革命者编辑的龙岩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刊物《岩声》的敬重与传承。<br>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岩声》现在是季刊,一年四期,由新罗区文旅局作为直接主管单位,共同参与《岩声》的编辑和发行工作,新罗区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已成为新罗区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我们现在有四位编辑,每一期由一个人专门负责。今天,我带了两个同学来,这是廖彩霞,这位是罗红湘。她们是被我忽悠进来的,现在就是《岩声》杂志的责任编辑,当然是利用业余时间编杂志。同时,龙岩文化研究会在郭启熹、郭义山、江和基等人的领导下,工作也一直在有序开展。编辑出版了《龙川史话》《龙岩宗祠大观》《龙岩方言词典》等书籍,参与龙岩洞保护建设的文化建议,与电视台、社区、乡镇紧密联系。可以骄傲的说,我们不辱使命,将张惟老师留下的研究会和龙杂志很好地传承下来,并尽量做得更好更大,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div><div> 张惟老师一直倡导的是大龙岩文化,弘扬的是文化大龙岩,这是他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文化志愿者加入这个行列,恳请各位文友们多多赐稿,多多支持。谢谢!</div> <h5><div>2013年龙岩文化研究会迎春座谈会,与郭启熹教授一同展示“龙”文化。</div><div> <br> </div><b></b></h5> <h5><b>2012年10月,张惟创作65周年纪念活动在上杭举行。</b></h5> <h5><b>2012年红土地蓝海洋笔会,与蒋子龙等合影。</b></h5> <h5><b>在某次笔会中接受记者采访。</b></h5> <h5><b>2013年11月出席香港龙岩恳亲大会。</b></h5> <h5><b>《岩声》是《龙》杂志的延续与发展。</b></h5> <h5><b>五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以纪念张惟的名义相聚,文学不老,张惟不老。</b></h5> <h5><b>张惟的女儿张雁的发言令人感动:我愿紧紧追随父亲深深眷恋的这片红土地及红土地文学!</b></h5> <h5><b>文学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让我们从文学中汲取力量和温暖吧。</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