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寺“龙王庙”与西黄头村的故事

乡村思语

<p>  大月寺,又称大月院寺,位于晋豫之交,泽州县山河镇草庵沟村东南、晋庙铺镇窑掌村、三教河西岸。寺院四面环山,三教河流经其下。据寺内碑文记载,寺院创建于明正德丙子(1516年),在清顺治五年(1648年)和乾隆十五年(1750年)曾进行过重修。</p> <p>  在古大月寺东有一座三间小屋曰“龙王庙”,据庙过道墙上的小块碑文记载,大清乾隆三十年后二月二十五日丑,西凰头人曾经合社翻修过大月寺龙王庙(下图)。</p> <p> 碑文记载:</p><p> 嘗謂古刹梵院以及神廟殿宇頹敗重修寺房適有龍王廟一座重修金身廿載有餘而今風雨損壞趙某頓起善心募化西凰頭社並山主人等各欣欣出資煥然一新今日告竣理宜勒石</p><p> 西凰頭合社施銀二兩 程,孔二山主施銀五兩 程自正施銀三 程興先施銀五 程繼先施銀二 程繼倫施銀一 程其法施銀一 程其朝施銀二 程其好施銀二 程建章施銀一 程其湛施銀二 程其和施銀二 程其太施銀一 程福銀施銀二 程福好施銀二 程福滿施銀三 孔衍連施銀三 程福堂施銀三 趙印貴施銀二 孔貞華施銀三 孔貞明施銀三 孔貞財施銀二</p><p> 社首趙福年 王奉笑 王朝臣 王福慶 趙印堂 郭文貴 振起奉</p><p>大清乾隆叁拾年後二月二十五日丑</p> <p>  西凰头村人为什么会去距村几十里的大月寺返修龙王庙呢?据传大月寺晋庙铺镇附近的村庄,曾经流传一个西凰头与大月寺龙潭有关的故事。据《大月寺》一书记载:</p> <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很久以前,西凰头村有个头上无头发的小姑娘,受人歧视。年幼即父母早亡,长期又受嫂子的百般刁难,小小年纪,所有家务杂事都让她干。可是无论嫂子交给她什么活,她都能干好,从不偷懒。</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但是,她这个嫂子总不让她闲着,还让她上坡放牛,还要捎带拈线织布。嫂子从不知足,天天增量,但无论给她多少棉花她都能拈成线。</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嫂子专门捉弄她,给了一堆烂棉花,她照样拈成好线拿了回来。嫂子又找事打骂她,她着急顶咀说:别看你现在打我骂我,等我出嫁时非踩着你的背上轿。嫂子气急败坏到:你这秃丫头,还敢顶嘴,我就看你有多大本事!</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第二天,又给了她很多棉花说:‚今天你不把这些棉花拈成线,看我怎么收拾你。秃姑娘毫无怨言,背上棉花赶上牛就上坡去了。嫂子俏俏上坡去偷看。只见秃姑娘自己一个人坐着玩耍也不拈线,牛在坡上吃草,棉花还挂在黄枦树枝上。嫂子想:她今天一定发愁了,肯定拈不完线,回来后,我要好好整治她。</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晚上回来,嫂子看到秃姑娘把拈好的线递给了嫂子。嫂子呆了一阵,再没有话说了。乡亲邻居们都觉得这秃姑娘不是一般人,对秃姑娘再也不敢另眼相看,嫂子的态度也开始大有转变。</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小侄儿对姑姑很有感情,当秃姑娘到了婚嫁的年纪时,很要好的侄儿不时缠着秃姑娘。秃姑娘告诉侄儿:姑姑时辰已到,如果有困难想姑姑,就到大月寺龙潭边喊姑夫,就有人接你。</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嫁娶的这一天,热闹非凡,正当上花轿时,秃姑娘突然口吐金银珠宝撒在地上,嫂子站在轿前低头就捡,秃姑娘踩着嫂子的背,上花轿而去。当嫂子站起来时,秃姑娘早已无影无踪。</span></p><p> </p> <font color="#167efb"> 秃姑娘出嫁后,当年遇到大旱。侄儿想起姑姑的话,于是就前往大月寺龙潭边叫姑夫。<br> 当他来到大月寺,看到奇山异景,胜如仙境。往下一望确有龙潭,水深不可测,周围陡峭岩壁无法下去。就大声喊叫:姑夫!姑夫!姑夫。突然有人站在面前说‚你闭上眼睛 : 叫你睁开时,你再睁开,就能见到你姑夫。侄儿因预先知道有人来接他,并不感到惊奇。<br> 即刻到了深渊之下。接他的人说:睁开眼睛。当他睁开眼一看,清堂瓦舍,宽敞清静的三大院房子依山依水而建。<br> 当他走进院时,姑姑已出来迎接。多时不见,姑姑问长问短,高兴万分特感亲切。侄儿就问:姑夫怎么不见?姑姑答:你姑夫忙着有事。<br> 并说:今年大旱你不易久留,看到侄儿的孝心,就会风调雨顺,你回去以后要多办善事。<br> 侄儿回去后果然下了一场及时雨,当年大旱,收成未减。<br> 当他再次来看姑姑时,仍未见到姑夫,迷惑不解。则到处观看,当他走进里间,看见一条大龙卧在床上睡觉,急忙找见姑姑了解原因。姑姑不慌不忙说:你姑夫兄弟三人,老大名皇,老二名黑,老三名青,每家住一个院。我们住青龙院,专为人间调解风雨。你既然看到不要乱说,回去后如果说出这事,以后再也见不到姑姑啦。<br>  人本逆反,越不让看的越想看,越不让听的越想听,越保秘的事越想解秘。侄儿久未忍耐,终于在人前宣扬说:大月寺龙潭有人接我下龙潭,我见到姑夫是条龙,姑姑是龙女。侄儿怕人不信,于是领人去见姑姑,但却无人接他下龙潭,刚见不到姑姑啦。</font><br>   <font color="#167efb">有一年又遇到大旱,侄儿气急不愤,就再次去大月寺龙潭找姑姑,但总是无人接应,于是急智求拜,忏悔自己的过错。突然耳边有人告知‚你泄露天机 , 姑姑你是见不到了,你能悔过改错,就好。以后每逢大旱就到此大喊:老姑夫,找姑呢!再扔石头捣潭,我就知道了<br>  从此以后,每遇大旱之年,人们就抬着龙王轿,口念秘语,到潭前求雨,传说,西凰头村人求雨最灵。</font><div><font color="#167efb"> 讲述:郭竹先、张来苗、赵小乱<br> 收集:王道光</font><br></div>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教人向善。但这样的故事大月寺山河镇附近一些乡村却流传说,秃姑娘这个故事的乡村是他们村村,而不是西凰头村。<div>  无论怎样西凰头村人翻修大月寺”龙王庙“确是真实的事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