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平头溪

烟雨平生

<p class="ql-block">  古镇山青水秀,景色迷人,让人留连忘返。 古镇情韵悠长,故事娓娓,让人难以忘怀。 乌江,贵州第一大河。乌江从发源地出发,接纳百川,一路狂奔,似闪电,如雷鸣,浩浩荡荡,川流不息。流经平头溪附近时,由于迂回曲折的水势不舍昼夜的冲刷,渐渐形成平坦的沙滩。水势减退时,沙滩显露,岸边的村民们便在沙滩上“赶集”、“交易”,久而久之,诞生了丰富的“赶滩”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亦或生产生活的需要,村民们逐渐向乌江岸边一个叫平头溪的地方聚集,岁月流逝,慢慢形成了一条古街,因历史悠久,故又名“平头溪古镇。” 昔日辉煌 平头溪古镇位于凤冈西南面,明清时期非常繁盛,名噪一时,远播四方。一条用石板铺就的街道,早已被无情的岁月打磨得铮亮。徜徉的人群,三三两两,仿佛点缀着石板街的缠绵悱恻与和谐安详,好似在诉说人间沧桑或话家常。不经意的角落,常偎依着谈情说爱的小伙姑娘;古朴的楼牌,宁静而有诗意;街道两旁房屋鳞次栉比,黛瓦粉墙;房屋上飞檐翘角,美仑美奂;房屋间筑有“隔火墙”,避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屋檐下坐着悠闲的老人,他们或品茶,或打牌,或烧旱烟,悠哉悠哉,打发着闲暇的时光。他们与世无争,生活舒适而惬意。街道间店铺林立,米行、布行、烟馆、酒肆……应有尽有。售卖之物,林林总总,一应俱全。整日里,在古镇至乌江岸边悠长的古道上,挑夫、商贩、叫卖的,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当地的特产,如大米、布匹、棉花、大豆、竹麻等,由乌江船运至皖北、湘南,而蜀盐则乌江和蜿蜒嶙峋的“盐马古道”运送至古镇,然后在古镇上销售、交易。 古道边,虎啸猿啼,百鸟啁啭,空山绝谷。 清晨,农家的袅袅炊烟,江面上摇曳的帆桨,牛背上放牧的孩童,叫卖的担菜人,伴随着岚萦雾绕的晨曦,辉映成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古镇上逢年过节或东邻西坊有喜事,村民们都会组织表演“土家花灯”或“傩戏”。“土家花灯”曲调婉转悠扬,和谐动听,动作优美,唱词多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恭贺主人人财两旺、飞黄腾达。“傩戏”神秘莫测,“上刀梯”、“下油锅”、“趟火海”、“踩犁头”,让人惊魂不定,不忍睹视,意为通过这些方式驱逐鬼神、扫除邪恶,期盼主人吉祥如意,幸福安然。 峦峰捋热歌瑶,夕阳西下,登高远眺,古镇掩映在群山环抱中,是那么忧寂,好似欲道尽多少才子佳人在古镇上演绎的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是那么宁静,仿佛悉数着它曾经的辉煌。 红色记忆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务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被迫战略转移,开始长征。为了给中央红军转移探索道路,中央军委命令由萧克、任弼时、王震等率领的红六军团为长征先遣部队。红六军团先后转战湖南、贵州,1934年10月7日,途经平头溪附近甘溪时,遭遇湘、黔、桂三省24个团兵力的围追堵截,发生了激烈的战斗,红军英勇作战,顽强御敌,战斗场面十分惨烈,鏖战时间长达旬月之久,史称“甘溪大战”。终因敌众我寡,红军失利,受伤的红军由当地群众转移至平头溪古镇休整。为给受伤的红军补充食物,古镇上的村民们将玉米用石磨碾成粉状,柴火蒸煮后伴着可口的南瓜汤给红军食用,以补充营养。目睹伤痛难忍的红军,稍微懂点“医术”的村民自告奋勇的当起了“医生”,年轻漂亮的姑娘主动当起了“护士”。他(她)们悄悄地为红军清洗、包扎伤口,并为他们“炮制”治疗枪份的草药。慈祥的阿妈给红军缝补衣衫,嘘寒问暖,家长里短,如照顾自己的孩子一般,殷切周到;年长的大爷则给红军赶制草鞋,红军给他(她)们讲述在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的英雄事迹……休整期间,红军与古镇上的村民结下了深情厚谊。 红军伤稍瘉后,踏着革命的步伐继续前进。临别之日,古镇上的村民不约而同地聚集在红军留宿地门前,他们与红军拽襟扯袖,含泪惜别。红军远去了,再也没有回来,古镇上则留下一段红色记忆,世代广为流传。 续写新篇 新中国成立后,平头溪古镇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发展,但离小康社会还有一定差距。 2017年,古镇经过修复打造,面貌焕然一新,恢复了它明清时期的“庐山真面目”。8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凤冈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打响。为响应号召,“战士”们毅然奔赴平头溪战场,他(她)们肩挎印制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挎包,无畏山高路险,如履平川。无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他们整日奔走于扶贫的田间地头。他(她)们“抛妻(夫)弃子”,始终坚守在扶贫一线;他们昼夜繁忙,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召开群众会,发展产业…… 在战士们的共同努力下,古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电、路、房、寨、讯翻新变样,改头换面,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彻底改善。 曾经桀骜不训的乌江,如今高峡出平湖,磅磚变轻柔,雄浑变宽厚,为航运、水上交通旅游、沿岸发展带来了明睸的春天。昔日沉寂的古镇乌江岸边,重燃生机,兴起了珊珊宾馆、青松鱼庄,卖上了石锅鱼、酸菜鱼、麻辣鱼、清汤鱼、片片鱼,应有尽有,随叫随点。尽兴之余,可乘坐游船尽览乌江风光。古镇上经营着“红军餐馆”,炒菜,、火锅、紅薯饭、南瓜汤,品种齐全,任由你挑选。服务员、厨师清一色着红军服装,红色文化在这里充分展现。古镇上的酸鱼、荞皮、米花、土家油茶、土蜂蜜等农特产业颇具特色,远近闻名。 如今,当你走进平头溪古镇时,洁净的石板街道,古朴的楼牌,靓丽的村庄,漂亮的瓦房,纵横交错的公路,淳朴的民风,丰富的美食,凡此等等,我们无不为之感叹,也为古镇昔日之辉煌、从未封存的红色记忆高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