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碗面的短行

脂玉凝

<p>  “三虾面”是一种时令面点小吃,每年的赏味期只有短短的三个月。最早研究出这种吃法的是讲究的苏州人,而发扬光大这种吃法的却是上海滩。“三虾面”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度成为上海滩高级筵席的点心。所谓"三虾",即虾身上最宝贵的虾籽、虾脑、虾仁这三样东西。生虾时取籽、过筛,用油炒干;剥出虾仁,上浆腌制;虾売煮透,剔虾脑、剥去膜。这些都需要手工制作。再用秘制配方将上述的料制备、调味,素雅清亮的虾浇头与细细的汤面相合,一份赏心悦目的代表江南水乡清丽娟秀的“三虾面”出炉了。</p> <p> 工作人员用娴熟的手法将浇头与面拌合,再配上开胃小菜和一碗熬虾清汤,让人不自觉地吞口水。一份面,看上去白汤清透,红色鲜艳,虾籽虾脑一黑一红,星星点点散落在面条上;吃上去虾肉清甜、鲜嫩、滑爽,面条柔韧劲道,汤浓味鲜,滋味绵长。</p> <p>  2020年5月21-22日,初夏时节,籽虾当令,正是苏州“三虾面”登场之时。和朋友相约前往苏州打牙祭。6:30出发,一路汽车高铁地铁再公交,终于在中午的11:30落座于苏州石路的这家店。</p> <p>  江南人讲究“不时不食”。每年农历四月到六月,“三虾面”绝对是苏州面馆里的头牌。奢侈的价格并没有阻挡住餮饕客的脚步,小小面馆里座无虚席。</p> <p>  心心念念的一碗面下肚后,去宾馆放行李,然后补给精神食粮——参观苏州博物馆。</p> <p>  和永安行借了一辆自行车,一边骑行一边观光。</p> <p>  路过报恩寺,并未停步,右行前往苏博。</p> <p>  苏博是需要预约的,且在下午16点就停止入场。我们因为还车耽误了时间,竟然在临近关门停止入馆的前一分钟,凭着有约才得以入馆。</p><p> 这里其实是苏博的新馆,2006年10月对外开放。门前“苏州博物馆”这几个字是郭沫若所写。馆舍由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被贝大师称为小女儿。</p> <p>  苏博新馆是太平天国忠王府旧址,占地面积并不大,由入口、大厅、花园组成。</p> <p>  贝大师擅于利用几何图形和光线。所以八角形大厅内的立体几何形天窗将光线引入,自然柔和又变幻莫测。</p> <p>  东西两侧连廊连接着东西两个展区。</p> <p>  东区主要是艺术画廊,并连通忠王府。</p> <p>诺大的紫藤廊架</p> <p>  西区有上下两层,4个常设展厅:“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展品有字画、双塔瑰宝和明清瓷器等,主要展现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和东吴文化。</p> <p>  园林景观中,一组泰山石的贴壁假山和曲桥、碧水,将苏州园林的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p> <p>  苏州园林名扬天下。框景、借景是造园艺术中常用手法。贴壁假山后面的树是真树,还是拙政园里的树。而池边的两棵树,也是贝大师亲自挑选,就为了凸显园林的韵味。可惜目前馆西的林顿路正在修地铁施工,一架塔吊入镜了。为了保全时景,我并不想修图。</p> <p>  一小时的浏览并不尽兴,可是17点钟闭馆,不得不离开。只能寄希望于下次,备足宽裕时间,认真参观学习。</p><p> 苏博与东边的拙政园、南边的网师园紧挨着。这里黄牛很多,一见我们就围扰来问候,低声嘀咕着价格要领我们入园。我们不理睬不停步,拉客入园的人只好止步而停在河道小船上的船工,却高声吆喝着“30元一位坐船游览”,邀请坐船。再不理,拉黄包车的车夫走上前来,用车子围堵着,堆着笑脸询问去哪儿。这些人衔接的倒是顺畅,弄得我们不好意思一再拒绝,只好提供一次机会,让黄包车送往观前街。</p> <p>  观前街,顾名思义,首先是一条街,其次是位于玄庙观前面的街。观前街,自诞生以来就代表着苏州市肆的繁盛,也是外地人来苏州的必备打卡地。</p><p> 观前街的发展一直紧跟着时代步伐。如果你想以怀旧的心态去观前街,那是要大大失望的。</p> <p>  己有2500年的苏州,历史悠久,经济繁荣,一直是文人雅士、达官贵人们喜爱的生活之地。</p> <p>  平江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的缩影。“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风貌,近年来深受广大文艺的、不文艺的人所喜爱。</p> <p>  城墙、河道、桥梁、街巷、民居、园林、会馆、寺观、古井、古树、牌坊等,昭示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p> <p>  无事瞎蹓跶。在巷子里停停走走,依着桥栏杆吹吹风,看看河里的小船慢慢前行,听着不知从哪条里弄飘来的软绵绵的评弹。</p> <p>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p> <p>  偶遇一婀娜女子从桥上走来,穿着旗袍手撑油纸伞,袅娜娉婷,仿佛时光倒流。</p> <p>  挑一戸门楣旁挂着大红灯笼的饭馆,满心期待着一边吃地道的苏帮菜,一边听着苏州评弹。</p> <p>  可惜疫情让饭馆请不起唱曲师傅,只好退求其次,听广播中的评弹,吃了一顿油腻的晚餐。</p> <p>  过石桥,只见一户人家的青瓦白墙上写着这四个大字,你会怎么念你又知道怎么理解吗?</p><p> 鱼食饭稻,稻饭食鱼,正读反读都能知道是吃饭搭鱼。往大了想,寓示着太湖流域从打鱼为生发展到种植水稻,鱼食在先饭稻在后;狭义上,只是店家表达出以鱼为主的杭帮菜经营理念。</p> <p>  纤手轻拢慢捻,</p><p> 启点莺语宛转,</p><p> 唱的是情长纸短,</p><p> 听的是意犹未尽。</p><p> ——苏州评弹声音宴</p><p> </p> <p>  平江历史街区里有评弹博物馆、昆曲博物馆,还有一些老苏州才有的旧迹。</p> <p>  这些文化人留下的丰厚家产,需要我们去慢慢逛、细细品,才能越逐越有滋味。</p> <p>  苏州的新地标——东方之门,俗称秋裤。耸立于金鸡湖畔,曾获“中国结构最复杂的超高层建筑”。</p> <p>  夜幕下的秋裤璀璨夺目、风骚异常,引得无数人留恋不已。阳光下的Ta却端庄典雅、静若处子,默默守护着家园。</p> <p>  位于阳澄湖畔的这个欧洲小镇,既是吸晴之地也是撩妹高手。每隔一段时间,集美们忍不住要去释放能量。在扇形街的各个门洞里出入,穿脱、脱穿,心甘情愿地奉上银两若干,将钟情中意的东西揽入怀中,心理获得极大安慰。</p> <p>  小镇的布局呈扇形结构,东北园子是点,泼向西南的是扇形面。靠近中心点的最小一圈布局着餐馆,余者皆为艳丽之地。扮一回贵妇,悠然自得地在大牌间穿行,乐此不疲。</p> <p>  时间这东西,真不厚道,悄悄地溜走,生硬地逼着我们离开,恋恋不舍地离开。并粗暴地结束了我们两天的短行,重回现实继续一地鸡毛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