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学校语文阅读训练】阅读《蜜蜂与排雷》并回答问题

发现的智慧

<h3><strong>不要没做完就偷偷看答案哦!</strong></h3></br><p data-width="80%">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蜜蜂与排雷</b></p><p><br></p><p> 有些动物天赋的生理机制和特殊本领,可利用来造福人类。</p><p> 科学家发现,经过特殊训练的蜜蜂可以在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上大显身手。美国蒙大拿大学研究人员还发现,蜜蜂在寻找地雷以及其他爆炸物方面同样具有非凡的能力。与警犬相比,蜜蜂除了容易训练且工作起来更吃苦耐劳外,在寻找“猎物”(各类爆炸物品)的准确性方面也显得高出一筹。</p><p> 目前世界各地约有1.1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约有2.6万人因触雷而死或致残。小小蜜蜂可以为搜寻这些重大隐患开辟新路并做出贡献。</p><p> <u>为什么蜜蜂能有这种本领?因为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u>加之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探雷蜜蜂”只需要接受短短几天训练,就可以适应搜索地雷的要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题目</p><p><br></p><p>1. 本文第2段告诉我们,蜜蜂探雷比警犬探雷“高出一筹”表现在( )、( ) 、( ) 三个方面。(3分)</p><p>2. 善于捕捉关键词语,有助于把握主要信息,快速理解语意。上文画线句子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关键词语是口口和口口。(4分)</p><p>3. 画线句子运用了( )方法表达意思。(3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闻鸡起舞</b></p><p><br></p> <p>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p><p>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p><p>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p><p>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p><p>【释读】</p><p>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参考答案</b></p><p>1. 容易训练(训练)吃苦耐劳(工作)准确性高(准确性)(3分)</p><p>2. 嗅觉 敏锐(4分)</p><p>3. 设问。(3分)</p><p>你答对几题?得多少分?一定要多练习哦!</p><p><br></p><p><br></p> <p>扫码关注我们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