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5月22日,人民银行总行货币金银局全国发行库安全风险大排查动员电视电话会召开。会议通报了相关情况,分析了当前体制机制存在的不足,发行库、保卫管理工作形式和面临的挑战,武汉、南京、西安分行就进一步加强发行库安全管理进行了经验交流。玉树中心支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主持工作)冶晓东、分管保卫工作的副行长尼玛才仁,及货币金银、保卫部门负责人、全体管库员参加了会议。</p> <p> 会议强调: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深刻认识到发行库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业务操作中要严格持续有效落实规章制度,保卫发行部门要建立部门间的协作机制,要提升发行库管理理念,筑牢风险意识,以案促改,深入分析此次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认真对照开展大排查工作。</p> <p> 会议结束后,人民银行玉树中支党委高度重视,结合电视电话会议工作要求,立即研究部署,召开玉树中支发行库安全管理工作专题研究部署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副行长(主持工作)冶晓东主持,中支分管保卫工作的党委委员、副行长尼玛才仁,纪检监察室、货币金银、保卫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p> <p> 冶晓东行长和尼玛才仁副行长,分别结合会议要求和玉树中支发行库安全管理工作实际,提出了意见和要求。</p> <p> 冶晓东行长指出:发行库安全管理工作责任重大,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该案件的发生,是对我们进一步开展好发行库安全管理的警示,我们要以案为鉴,深入分析案件发生原因,明确严格执行制度要求和履行好监督职责的重要性。货币金银部门要根据全省发行库安全风险大排查工作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翻箱倒柜式”的大排查工作,管库员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角色意识和风险意识,坚守制度底线,确保发行库安全管理零风险。</p> <p> 关于玉树中支发行库安全管理工作和下一步工作要求,冶晓东行长强调:</p><p> 一、强化货币金银安全保卫人员要害岗位精细管理。一是加强管理引导管库员及相关岗位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二是组织开展管库员风险排查,加强监督考核,加快培养发行库业务骨干和值守骨干,把好选人用人关。三是加强人员思想行为动态的监督,掌握要害岗位人员道德品质、兴趣爱好、生活作风、交往对象、经济状况,对不符合任职条件的及时调整。</p><p> 二、强化制度规章流程的执行力。一是充分认识严格按制度流程操作是防范风险的关键所在,要适时开展制度测评,及时改进不足。二是要严格执行管库员“同进同出同操作”,严禁单人操作,严禁擅自动用和调换发行基金,要严格执行倒库制度。三是规范日常业务操作,每日业务终了管库员要严格按照规定碰库,对组合锁密码进行乱码,密码使用时间要按规定定期更换,设定和开启组合锁时要严格遵照一米线回避制度。</p><p> 三、强化发行库领导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落实。一是严格执行库主任、库副主任、科室负责人三级查库制度,查库过程要严格按照制度流程规定操作,包括将查实物与查账务、查登记簿、查监控录像相结合,对库存实物的检查将核对大数、移位和倒袋抽查相结合,要将查登记簿、查监控录像作为事后监督和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交接、密码锁变更、倒库、同进同出同操作等环节要进行重点检查。二是货币金银部门负责人跟班作业、实时监控制度要落实到位,要时刻督导管库员按制度规定操作执行,对不规范、不严谨的行为要及时纠正和提醒。</p><p> 四、强化制度学习和警示教育。一是组织发行库相关人员全面、系统学习货币发行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培养良好合规的业务操作习惯。二是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筑牢底线思维、纪律意识和制度意识。三是纪委要加强对货币金银要害岗位人员的纪律监督、摸排和廉政教育。</p><p><br></p><p> 冶晓东行长对中支发行库安全大排查下一步工作提出以下三点要求:</p><p> 一、及时传达会议精神,结合全省工作方案,由货币金银科牵头制定中心支库大排查工作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排查工作,重点排查业务风险和基本的制度流程执行情况。</p><p> 二、推进落实保卫和货币金银两部门协作机制,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监督,确保发行库安全管理。</p><p> 三、重视关心货币金银及保卫工作。对此,冶晓东行长提出了“两个坚持”,即坚持严格管理、严防风险确保万无一失,又要坚持以人为本、严管厚爱确保人心温暖,在人员和绩效考核方面,向发行保卫部门倾斜。</p> <p> 中支分管保卫工作的尼玛才仁副行长立足发行库安全保卫工作实际,从库区监控、发行库技防措施、发行保卫安全责任归属、安全保卫工作意义、进出库区安全措施等多方面对发行库安全管理工作做了部署要求。</p> <p> 人民银行玉树中支将结合青海省人民银行系统发行库安全管理排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在全面梳理业务操作流程和基本制度执行情况基础上,联合中支安全保卫部门,开展大排查、大整改工作,确保中心支库操作、管理安全无风险。</p> <p>审核:董晓博</p><p>供稿:靳晓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