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18年6月党组织做出了派遣我去担任第一书记的决定。得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一种激动、一种向往、当然还有一种对未知的担忧齐聚心头。当我将消息告知爱人和母亲时,她们似乎很平静,她们理解她的丈夫、她的儿子,虽未过多言语,但都是支持我去。看来,下乡入村我已经有了一个稳定的家庭大后方。</p><p> 那天夜晚,辗转难眠,我似乎已经进入了朱集镇刘坟堂村,但愿未来我能用自己的一片赤诚、一颗真心 、一份担当,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有人说,一名干部的成长必须有在基层工作的历练与经验,这次驻村对我来说就是补上这一课,但愿我这次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p> <p> 7月8日上午,在县几位领导带领下,我到村里与村两委见面,并到镇政府报到,得到了镇、村的热烈欢迎。进村的路上,一辆车陷在了前面,无法错车,我们只好等待,好不容易得以继续前行,又遇到一辆拉渣土的三轮,一路尘土飞扬,我当时心里就在想,从现在起,这就是我的村子,在这里,我将要用三年的时间去发现去改变……</p><p> 9日包村干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开始走村入户。虽然,过去搞帮扶我也来过农村,但是今天使命不同、职责不同、心情更是不同。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两天与村干部混熟、两周与贫困户混熟、两月与全村老百姓混熟。有句话叫做“用脚丈量大地”,而今天,我将要开始“用脚丈量刘坟堂村”的行程。</p><p><br></p><p> </p> <p> 一路的新鲜,随着进入贫困户的家庭逐渐消散,压抑、沉重慢慢堆满心头。想象,远不及这一户户走访中看到的真实。我们把贫困户大致列为因病、因学、因灾等原因。但是幸福的家庭总是那么相似、不幸的家庭却是千差万别,每一个贫困户的背后都是一段段辛酸的往事。看着那些呆滞的眼神,看着那破败的房子,我深深明白,脱贫攻坚为何要持之以恒抓的这么严、这么实、甚至是这么狠!没有过硬的手段、没有超常规的办法,对于一些深度贫困的群众,脱贫对于他们来说真是如同登天。</p> <p>我刚到村里的时候,有群众跑到村里要低保、要贫困户,各种骂村两委干部不公平、不公正,有的群众骂街的话难听到了极点。尚且不说支部书记没有尊严,连我这个初来乍到的驻村干部都脸上无光。</p><p>三年过去了,我和刘坟堂村的群众结下了友谊、赢得了信任、获得了民心,改善了干群的关系,在这里我找到了共产党员和驻村干部的尊严。</p> <p> 2018年,在县发改委和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村里完善了基础设施。一条条低洼不平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告别了多年无办公场所的历史。下拨基础建设资金20万村委会新购置了办公桌椅,办公场所“焕然一新”,村委会及党建的各项规章制度全部“上墙”,用规章制度约束各项工作的开展,对雨水冲坏的路面、桥梁进行了整修,让村民能够“安全出行”。2019年下拨扶贫资金90万元,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坑塘土地进行了平整,从而增加村集体的收入。</p> <p>以“抓党建促脱贫”为主要切入点,从抓班子、强堡垒入手,有效借助党建活动载体,凝聚发展合力。</p> <p> 一个村庄,有着美丽的田园,也有着白色的污染;老百姓,有他们的朴实,也有他们的刁钻,有他们的勤劳,也有个别游手好闲的令人生厌。这就是我要面对的村庄。</p><p> 但是,我相信,老百姓只要你真的以心换心,还是能融入他们。他们会以最朴实的干劲作以证明!</p><p><br></p><p><br></p> <p>2018年7月12日,查险情,看危房,排挖瘀堵的村路,水道,清除村民家中大雨流淌不畅的内涝积水,到贫困户家中慰问,查险情降低大雨带来的次生灾害,并转移住在险房里的贫困户,亲自动手,身先士卒,一马当先!</p> <p>带领帮扶人完善资料。</p> <p>我是朱集志愿者协会一名成员,业务时间带领女儿、儿子和志愿者成员一起参加“冬季送温暖,夏季送清凉活动”</p> <p>带领贫困户代表唱红歌!</p> <p>特殊时期,守好一线!</p> <p>刘坟堂村这几年的脱贫攻坚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果? </p><p> 很多人说:刘坟堂村变了,有人说村部变漂亮了,有人说村庄变干净了,也有人说道路变通畅了!而我眼里的刘坟堂村之变,主要变在民心、变在民风。</p> <p> 在宣传会上,特别强调扶贫先扶志脱贫应当着力处理好三个层级的关系——扶贫,解决物质之困;扶志,解决精神之困;扶心,解决情感之困。</p><p>扶贫先扶志,这个说法很早就已经提出,但是提出扶心的概念,但是扶心恰恰是当前脱贫攻坚工作最艰难的工作。当下的农村“人心散了”,面对这种“散”,如果引不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果不把农民群众的心有效凝聚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再好的政策也难得到响应。因此,扶心才是更高标准的扶贫。</p> <p>一批批贫困群众,脱离贫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