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优化教学模式,已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的基础,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的技巧,打造高效智慧课堂,格尔木市盐湖小学组织了语文组智慧课堂听评课活动,它犹如一个充满魅力的磁场,将老师们吸引到一起,一同经历着、感悟着、成长着、快乐着!</p> <p> 本次听评课活动,由刘校的示范课《绝句》拉开帷幕。古诗之美最醉人!刘校通过猜图背诗,让学生感知回忆美;通过初读古诗,让学生感知节奏美;通过吟诗炼字,让学生领悟画面美;通过品读古诗,让学生感受意境美;通过拓展迁移,让学生体会延伸美。刘校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在想象中感受画面之美。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中,领悟古诗的美,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刘校用直观、新颖的教学方法,传递新的教学思想、展示新的教学手段,真正对我校古诗文教学起到了示范作用。</p> <p> 李海梅老师在执教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时,突显了年段目标。安排了两次默读,并在默读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默读时要圈画关键词,做批注。对于这样的长篇,默读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学习方式,最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始终都是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李老师更加注意引导学生在遇到理解有困难的词语时,用猜一猜、想一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去理解,效果明显。此外,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朗读文本,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想交流,感受人物特点,既得文旨,又得文趣。</p> <p> 李秀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年级下册的《白桦》。她的课条理清楚、层层剖析、环环相扣 、结构严谨,用生动的语言吸引着学生注意力,并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诗歌内容,确定情感基调,读出诗歌蕴含的感情。课中,李老师引导学生用学习诗歌前三节的学习方法,自学第四节,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实现了以生为本。</p> <p> 许晓英老师在执教一年级下册《操场上》时,首先以情境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许老师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教学目标不仅全面,而且求精,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字、词、句的训练。教师语言亲切,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生字、结构讲解细致、清楚,教学环节详细,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p> <p> 刘洁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沙滩上的童话》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课文比较具有童趣,与孩子的生活相贴近,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刘洁老师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由畅谈从朗读课文中悟到了什么,让孩子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们”在沙滩上编织了一个什么样的童话。引导学生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的情境,感悟课文带给大家的乐趣。</p> <p> 张占琳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只小虫子》,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 , 想象自己变成一只虫子后的生活。故事内容生动、有趣 , 充分表现了小孩子神奇的小脑瓜里藏着的不为人知、不为人理解的心思。教师在开课伊始,用一个谜语就把孩子们吸引住了,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通过动画演示、汉字的演变、个人的表演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汉字,充分体现了阅读与识字结合的方法;而理解词语的方法也在理解课文,发展语言过程中渗透。</p> <p> 郑雅云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是一篇科普童话,充满了童趣也蕴含了一些科学常识。郑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很好地体现了低段语文教学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特点。郑老师教学思路非常清晰,课题引出非常符合低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富童趣和吸引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了图片、音效使学生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授课中更多地关注朗读,朗读方式多样且有层次,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在下雨前动物们的着急心情,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p> <p> 陈靖老师在执教《动物儿歌》时,在课堂上实现了“以读为本”,摈弃了教师的分析讲解和问答。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朗读,在读中感悟、理解、交流,通过举例的方法让孩子们掌握形声字这一类字的识记。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认字、识字和写字。凭借扎实的基本功,清晰完整的教学设计,井然有序的课堂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评价,学生们在陈老师的引导下畅所欲言,一度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令在场的老师们啧啧称赞。陈老师的课很好地诠释了智慧课堂下的师生成长的教育理念,使得课堂活泼灵动、生动有趣。</p> <p> 趁热打铁,在授课后,教务处及时组织授课老师们反思和听课老师们评课。老师们纷纷发表了对本次智慧课堂的评价及看法,他们评出了上课老师课堂教学的优点,也指出了上课老师的不足之处。教研组长芦芳老师在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后,刘校进行了总结。字字珠玑,每一条金玉良言都成为了今后老师们教学成长路上的一块石阶。</p> <p> 本次智慧课堂听评课活动为我校教师相互学习,提升教师素养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正是在这种学习与反思,探索与交流中,智慧的心灵才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同时,这次智慧课堂构建活动的开展,也增强了教师团队的意识,使教学研究更具魅力与凝聚力!</p><p> </p><p> 图文:芦 芳</p><p> 审核:刘地秀</p><p> 监制:刘春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