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延迟了师生相聚的日子。开学延期,教研有期。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结构,本着共同提高,共同学习的原则,建平县第三小学周周集体教研活动顺利进行着。5月21日下午,四年级语文组线上教学研讨如期举行,并邀请白校长、刘校长参加。</p> <p> 会议由康丽老师主持,以钉钉视频会议形式开展。我们共同研讨的内容是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自画像”》。</p> <p>一、解读单元主题</p><p> 本单元以“人物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p><p>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旨在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文本,发现人物的品质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并能够受到人物品格的感染。</p><p>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旨在帮助学生学会从多个方面介绍自己。</p> <p>二、制定教学目标</p><p> 三年级下册已经有过“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的练习,本次习作进一步提高要求,学习从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多个方面写出特点,以“写得像”作为评价标准,并能用具体的事例说明。</p> <p>三、突破重难点</p><p> “如何将外貌、性格、爱好、特长写清楚?”是我们共同研究的议题。老师们抓住这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畅所欲言,毫无保留地分享问题解决的办法,同时对提升线上教学质量献计献策。</p> <p>赵敏主任:写这一部分时,可引导学生复习三年级学习的习作要领,找事例,说事例,写事例,温故知新,巩固衔接利用,因部编教材推行的时间,存在着前面教材没有接触,在这节课里,可以查缺补漏,把以前缺失的语文要素及其他知识加以补充讲解。</p> <p>王秀杰老师:如果学生在描写外貌特征时,先互相说说对方的特点,便于学生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防止“千人一面 ”。 </p> <p>范素丽老师:写自己的性格特点、爱好时要结合具体事例,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将人物性格特点生动展现出来!</p> <p>李艳秋老师:姜老师说写人物外貌的时候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写人物的爱好和特长时,运用典型事例。在突出人物性格特点时,要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来写好事例。这些方法都值得我学习。</p> <p>姜亚红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如果结合以学课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从年龄、性别、长相、性格、兴趣几方面抓住各方面特点(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来介绍自己,学生更容易接受,效果会更好。而且强调介绍时必须按一定顺序。</p> <p>四、达成共识</p><p> 康丽老师根据研讨内容,制定最终教学流程。此习作教学分三部分:</p><p> 预学审题</p><p> 1、题目中的自画像为什么加双引号,旨用文字向别人介绍自己。2、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圈画关键词,弄清此次习作要求。3、填写人物卡片,让学生知道可以从外貌、性格、爱好和特长等方面加以介绍。</p><p> 共学探究</p><p> 第一,抓外貌特点,选择其中一个特点详细写。第二,选择典型的事例要突出性格特点。第三,写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p><p> 延学拓展</p><p> 完成习作,试着用修改符号修改,再主动与家人分享习作,根据他们的建议再次修改习作。</p><p><br></p> <p> 刘校长对本次教研给予了高度评价,发挥团队精神,发挥每名教师的特长,互相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使每名教师的个人优势被整合为集体的智慧。主备人以单元为整体,抓住语文要素分课进行落实,一课一得,并在这节习作中得以运用。教研气氛浓厚,组内教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这节教学设计由比较完善到更加完善。老师们通过对课例的点评和分析,共同提炼出平日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再合作设计突破的方案,是很有实效性的真正教研!</p> <p> 最后,白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充分地肯定,希望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经常性地组织这样的活动,通过听课,相互提高;通过评课,取长补短;通过交流,探索创新。由“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p> <p> 舞台改变了,但教育初心没变!四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努力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研”,力争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