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早就听说通州张家湾镇有个土桥村,村里有一座桥面垫土的古桥,村庄以此得名。</p><p>最近虽然疫情没有彻底结束,但也取得了重大胜利!在这大好形势下,一次机缘巧合,路遇一位健谈的本地高楼金第村村民,聊起这座“土桥”,介绍说,“土桥”最早是元代在通惠河上建的一座木桥,后在明代改为石桥。当年的石桥为独券平面,桥身比较高大,下面可以通行运粮船。桥两侧各有三块花岗岩长条石的矮护栏,雕回形纹。可惜现在看不到了,但你可以去看看镇水兽,挺漂亮的。</p><p>按这位朋友的指点,2020年5月中旬的一天晨途中,特意拐进了土桥村小区,看到了在北京小有名气的“土桥”镇水兽——广利石桥镇水兽,以及广利石桥埋入土中之后,露出地面的两条石护栏板的顶面……</p> <p>采取“一本正经”的“姿态”,顺利进入了土桥村,先找到了土桥村村委会,本想在这里找人问问,大门紧闭,只能问路人了。</p><p>问一位说话本地口音的五六十岁的女士,她一口否定小区里有什么“镇水兽”,只好谢而别之,呵呵😬</p> <p>又询问了几位男士村民之后,终于在穿行几十栋的楼群后,找到了藏在七、八号楼中间的“镇水兽”。</p> <p>通州土桥村,真的有“土桥”,如今只留了了两条桥栏板顶面。</p><p>“土桥”边上有个镇水兽,离开了它应该呆的地界儿……</p> <p>土桥.镇水兽</p> <p>镇水兽介绍碑之一。长2.15米,高0.5米, 宽0.85米</p> <p>现场有通州区与全国的四通镇水兽保护碑与介绍碑。</p><p>通州区的保护碑介绍,土桥及镇水兽在1959年7月24日列入通州区文物保护名单。</p> <p>这个镇水兽长着两只有点向绵羊犄角的前段弯曲的犄角。这一点与北京有名后门万宁桥及通州八里桥上的镇水兽细节不太一样,犄角的样子很不同!可以点看本人<a href="https://www.meipian.cn/2dxdogjn?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爷孙•八里桥,双桥•话沧桑</a>图集,看这不同镇水兽的不同犄角。</p> <p>土桥及镇水兽,在土桥村小区,现在已经围到了铁栅栏中,喜欢了解古桥或者大运河历史及现状的朋友,可以去看看。</p> <p>1959年就纳入通州区文物保护名单,为何2004年旧村改造时 ,可以把广利石桥掩埋?这只将遍体鳞伤的镇水兽离开了它应该呆着的地方,这又像我们诉说着什么……?</p> <p>2013年3月5日,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 <p> 这通应该是2018年树起的现介绍碑介绍:元代通惠河漕运繁忙而修建了木桥,因距离广利闸较近而称为“广利桥”,又因为桥面铺夯灰土,俗称”土桥”,明代改建石桥,清代进行过修缮。</p><p> 俗称“土桥”不改,一直流传至今。</p><p> 广利石桥上的镇水石兽,原嵌砌于桥东南向雁翅上,2004年旧村改造时,石桥被掩埋,镇水兽被拆离原燕翅。</p><p> 镇水兽形体巨大,雕刻精美,形态生动。头长双角,遍体鳞片,兽尾奇长呈蜷曲状,扭颈蹲卧,瞪眼看着下面,是明代镇水兽的典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p><p>也对通惠河河道的变迁提供了佐证——现在的通惠河离土桥村已经很远了,应该是在清代时(?),就是通过“玉带河”与通惠河联通的吗(?),这有点说不准确。</p> <p>镇水石兽腰中部有一道裂缝,介绍碑说,是因石质原有裂线,日晒雨淋,日久天长后断裂了。</p> <p>广利桥面两条护栏板,只露出两条顶面。</p> <p>应该是2018年左右,修建的围栏,一点也没有考虑游人方便,碑面是向外,但是围栏距离碑面太近,一是遮挡内容,不方便看内容,二是很不方便拍照。</p><p>文物要么管护不到位,随便让人糟蹋了;要么想管护,却不考虑方便游客欣赏,真没办法吗?我看还是没把这好东西当回事儿——北京这里好东西实在太多了,嘿嘿😁</p> <p>不知道有没有让埋入土中的,古老的广利桥重见天日的计划。</p><p>本人认为应该让老桥重见天日,再露真容,您认为好吗?</p> <p>镇水兽”——龙的一种,以镇伏桀骜不逊的桥下“水怪”。</p><p>还有一种叫螭,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称为螭首散水。在桥上则用刻在栏板柱头(如八里桥)或拱券龙门石上。石桥上较常见。</p><p><br></p><p><br></p><p><br></p><p>看到威武霸气的镇水兽,不由得想到了现今的世界抗疫形势,以美国为首的某些“水怪”们,不正是想把世界抗疫这潭水搅混吗?相信有中国这只镇水兽在,美帝甭想将世界抗疫之水搅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