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兴镇中心学校“展团队教研风采,做新时代创新青年”的三年组

洼兴镇中心学校

<p>  青春,应该是什么样的?青春,是被艰难打磨后的成长,是被现实压不垮的肩膀,是经历无数次挫败仍能挺起的脊梁。2020年,疫情的突然来袭,让洼兴中心学校教师团队开始了一条青春逆行之路,从3月初网课大幕开启到现在已历时两个多月,在校领导的科学引领和专业指导下,学校的网络教学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各项教学技能已日臻成熟,教师、学生和家长们对网课这位“新朋友”已越来越熟悉,这其中当然离不开“在线教研”的关键作用。 </p> <p>  老师们放下手中的“粉笔”,拿起了家中的“鼠标”,利用假期时间学习技术,为上好第一堂网课做了充足的准备!为了顺利上好一堂网课,老师们比平时准备的时间更长,除了备课、制作课件以外还要克服网速和电脑技术等难题。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老师们也学到了很多信息技术知识。课上,老师详细地讲解知识;课后,老师时刻在线答疑,细心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只要学生有疑问,再晚也会耐心回复,确保网课质量跟平时上课一样。看到耐心听课的同学们老师觉得付出再多的努力都值得。</p> <p>  感谢在这个非同寻常的春天,教会了我们许多:有敬畏,有珍惜,有升华悲伤的权利,有再相见的约定,还要有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意志。</p> <p>教师总动员,体现教研“全面性”</p><p> 为了确保线上授课顺利开展,及时掌握和了解各班在开课期间的学情,学校领导召开各教研组视频会议,听取班主任、各教研组长和各科任课教师的一周工作汇报,针对线上授课情况进行集体交流,博采众长。并对下一周工作做具体部署,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最大限度提高线上教学质量。</p> <p>教师积极参与,体现教研的“主动性”</p><p> 虽然教师们白天要上网课,课后还要批改作业到很晚,但这些都没有阻断教师们教研的脚步。每位教师都是“赶着脚步”去教研,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教研群里,大家各抒己见,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给其他教师提出意见或建议,同时也会吸取他人的教学经验。真正营造了从“要我研”到“我要研”的良好氛围。</p> <p>从实际出发,体现教研的“实效性”</p><p> 青春,是被艰难打磨后的化茧成蝶。在线上教研过程中,教师们从一开始就认定教研工作不是一帆风顺的走过场,而是要真抓实干,切实解决一些教学当中的实际难题。比如,如何能够让学生在家上课也像在学校上课一样认真听讲、如何通过教师新颖的教学艺术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通过教研促进网课教学质量、如何通过动静结合的课件来最大限度地提升线上教研的时效性……大家通过反复研磨,真正认识到了教研是提升网课质量的重要手段。</p> <p>研中反思,问题引发头脑风暴,体现教研的“批判性”</p><p> 教而不研则罔。教师们在教研中积极反思,由一个问题引发辩论,从而形成头脑风暴。大家各抒己见,从意见分歧的起点出发,经过争论,越辩越明,最后达成意见的统一。</p> <p>  反复观看视频课,重点知识,做到节节清。在第二天线上开课前,同组教师把视频课看一遍,明确线上的老师讲了什么,没讲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明确重点,辅导答疑时适当提问学生,便于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p> <p>  线上课结束后师生共同走进答疑解惑时间。对每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所产生的疑问。学生对难点是否解决,若存在问题,再次采取恰当的方法查缺补漏,做到线上开课节节清。</p> <p>  校领导们在线上答疑中严格把关,对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指导和帮助。除此之外,学校领导、教师进行线上巡课,做好检察官,当好质检员。局领导莅临我校进行巡课指导,激励教师们发挥出最佳的教学水平。</p> <p>  做好作业批改,及时订正问题,做到道道清。线上教学结束后,要结合当日的课程布置最基本的作业予以巩固。在辅导答疑时,把作业中的共性问题指出来,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并再次复批,个别学生采取线上一对一辅导,做到线上教学作业道道清。</p> <p>  其实,以上呈现的不过是三学年教师线上教研工作的点点滴滴,这些都是教师们的默默付出的成果,是教师们深夜在微光下苦心钻研教学教法的结晶,成绩斐然的背后尽显辛勤园丁的汗水的浇灌。东风解冻,蛰虫始振,在这满园绿色,充满生机的气息里,三学年的教师用自己的行动,让线上教学有深度,有高度,更有温度!&nbsp;</p>

教研

教师

线上

教学

网课

学生

答疑

老师

做到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