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清河水弯弯曲曲地流淌在三原大地,流过三原城关区把小城北部分割开来为北城。</p> <p>清河实际上是黄土高原上的一道裂缝,叫他峡谷也不为过。</p> <p>清河公园就修建于这峡谷之下,成为三原县一道美丽的风景线。</p> <p>十几年前我们来三原看望父母,常在清河公园里走走。</p> <p>那时候的清河公园刚刚开发,大部分峡谷都保持着原始状态。</p> <p>清河公园由于水流缓慢,到了城关区变得发臭发黑,两岸的陡坡上常常是城市垃圾的丢弃场。</p> <p>两岸长满了各种树木,人们走出来的小路弯弯曲曲曲径通幽。</p> <p>这几年三原县开始加大了对清河公园的开发力度,两岸滑坡地带都用钢筋水泥进行了加固。</p> <p>在河沟两侧修建了游览路线,铺设了木栈道和通往对岸的桥梁。桥梁造型优美,曲线流畅,给清河装点了几道彩虹。</p> <p>公园沿清河峡谷展开,西起龙桥西侧,东达三原县污水厂。如果从龙桥出发向东经污水厂的栈道过到对岸,然后返回龙桥,大约要走8000步左右。</p> <p>三原是个文化气息浓郁的县城,可能是因为有著名文人于右任的故乡的缘故吧?!</p> <p>于右任,生于1879年4月11日,字诱人,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祖籍泾阳,中国近代、现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等中国近现代著名高校的创办人。1964年11月10日,因为政治原因而长期郁闷成疾,病逝于台北。</p><p><br></p> <p>于右任先生生前致力于教育事业,捐资助学在三原修建了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p> <p>三原县文化设施很多,两座书院分别在清河两岸,文庙建筑高大威武,各村社文化气息浓郁,尤其书法是别的地方无法相比的。</p> <p>记得我们刚到三原就被这座小城征服了,那是近二十年前,大约在冬季,清裕河被白雪覆盖,我们沿着中山街往北就到了清裕河谷。</p> <p>清裕河河水不宽,一座古老的三孔桥把两岸连接在一起,两岸分别有两条青石铺成的盘旋斜道,要过桥先要从斜道下到沟底,过了河再从对面斜道爬上去。</p> <p>斜道很陡,但三原人似乎满不在乎,电动车、三轮车不下车一溜烟地窜下去又窜上来,从人流中窜来窜去。</p> <p>龙桥东侧有一个晒大酱的作坊,老远就闻到一股强烈的酱香。</p> <p>顺着峡谷边沿顺流而下是一处农家,几间瓦房,还有浓密的树木和悠闲悠闲的老公鸡和几只母鸡。</p> <p>河塘里鸭子排着队五从农家小道直奔水塘,嘎嘎叫声和扑腾翅膀下水的声音很是亲切。</p> <p>再往东,有一座架设在清河之上的木桥,木桥只有两根原木,走上去得有点儿胆量。</p> <p>记得我家庄稼和他的表妹在木桥上打闹,惊动了农家院里的老乡,被一顿臭骂。</p> <p>穿过茂密的树林,有一座废弃的游泳池,想必酷暑来临,人们闲来无事来此凉快凉快还是无限的惬意。</p> <p>经过几处游乐设施和凉亭小卖部,顺路向上攀登,左拐右转就到了清河公园的东大门,由此出去便是临履桥了。</p> <p>如果您还有精神,可以过桥顺着公路向北,然后向东,就到了另一座桥——池阳桥。这就是三原城关的三座桥。</p> <p>三原县城不大,但周边的著名景点不少。从中山街往西进入西关有著名的于右任先生故居。</p> <p>从龙桥过去往北,可以到著名民宅周家大院,再往北就是清凉寺和龙泉山庄,中途往右一拐便是李靖故居。</p> <p>从龙桥往南进入南关,再往东经过火车站,过西潼高速,转向北再转向东再转向南,就是我说的那个文峰塔,院子里种着好多的花草树木,煞是诱人!</p> <p>好啦,三原好玩的地方真不少,一两句说不清楚,欢迎您来三原,欢迎您光临海宁里美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