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红肚鸟

老温

<p>墙上红肚鸟,孵育红二代,不喝稀稀饭,专用牛奶灌。</p> <p>  张文宏医生在心罐期间,抛出了他的“心罐牛奶稀饭学说”。虽立马遭到“卖国崇洋”的群起批判,但有幸在境外北国偶然得到了上帝的肯定和证实。在北美心罐高峰期间,俺家外墙上角落里突然有了一红肚鸟鸟窝。鸟妈妈(应该老爹也轮流上班)不畏严寒(晚上多是零下3-5度),不怕人烟,一动不动,孵了20多天,5个小鸟完美出世。</p><p><br></p><p> 鸟妈妈开始寻食喂鸟。因恐怕疫期的食物缺乏(最大超市沃尔玛,好市多也限量供应),老温赶快去店里买来顶级五谷鸟食(纯粮食,应该等于没下锅的干稀饭),撒在地上,挂在筒里。这鸟妈居然对老温的关怀不屑一视,几天了,地上的粮食几乎完好无损!鸟妈,鸟爸坚持在草地,菜地辛苦寻虫(绝对等于浓缩的牛奶),一二十分钟才能发现一个,不掺假,不偷拿,全部带回,坚持高蛋白鸟食,精心哺育红二代。</p> 筑巢,咦,发现一个安全躲雨的地方。 孵蛋,终日不动,也不畏夜间零下5度的低温。 <p>红肚鸟对颜色有特殊嗜好。的肚子是红色的,蛋却是蓝色的。比起其他的鸟类,算是比较挑剔的一类。</p> <p>红肚鸟是抓虫高手,据说是只吃肉不吃饭的肉食主义者。营养高了既防心罐小的长得也快,难怪老温给他备的谷物一口不吃,原来它们是早就参加过张医生的心罐牛奶学习班的!</p> <p>出世,远望鸟妈,嘴还没打开(以后几天是永远张开的)。</p> 干稀饭?近在咫尺?不屑一顾!营养太差! 寻食,鸟妈,鸟爸在菜地,草地,火眼金睛,不辞辛劳。 视屏,精心哺育,完美抚养。 <p>照片,亲切关怀,完美保护。</p> <p>  红肚小鸟们一日一变,小窝已变得拥挤不堪,妈妈也有点着急。快吃块长,健康成才呀,这不久的将来,你们即可验证咱们的理论:“红一代打江山,红二代坐江山。”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p> 长大,一天一变,拥挤不堪。 验证,健康成长,长大不少! 喔嚯,仅五天的时间,鸟去巢空!纯牛奶的功效,就是好啊! 得意!大功告成!光荣母亲,抗疫英雄! <p>  5个小鸟也来单不拒,照收不误,有虫就吃,坚持张医生理论,疫期天天坚持吃肉,不喝稀饭。还真不吹牛,这纯牛奶饮食果然见效,小家伙的体型一日一变,迅速长大,不到五天(!),毛发全齐,全部小鸟居然从张嘴婴儿,演变成完美青少年红二代红肚鸟,只给老温留下了鸟巢建筑,自己健康离巢飞走,在广阔天地去展翅高飞,大显身手。 </p><p><br></p><p> 试想刚孵出的小鸟,体重不足0.1两,不但要长肉,还要长骨头,长羽毛,5天时间每只都要长到一两以上,这十倍的体重增加,全是父母一口一口传授灌输的结果。而且,吃一两肉未必能长出一两肉来,还要供体温发热,这爹妈要捉多少虫子才能满足儿女的生长需要?一个人从婴儿长到成年,那可是要吃千斤万斤食物才做到的。</p><p><br></p><p> 小鸟小小年纪,初心永存,不用大鸟教导,不参加任何学习,长大了自动就会孵蛋喂鸟,传递基因,子报母恩,生养循环。回想咱人类一生,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加训诫,才会懂得感恩报效,真是人不如鸟了。父母的养育,历经千辛万苦,咱也一定要学习红鸟,尊老爱幼,不忘初心哟。</p> <p>享受,红花罩顶,绿草铺地,红肚小鸟,闲庭信步。</p> <p>  五天的实验,用最经典的实例充分验证了张医生的稀饭牛奶卖国学说,政治虽不一定正确,但其科学道理就是实在,完全得到了上帝的肯定:不吃高蛋白,敌不过新罐病毒!光吃清稀饭,绝不能健康成长!而且,只要吃得好,张着大口不戴口罩(限合格产品),也不会感染心罐病毒!</p><p><br></p><p> 仅用5天,吃好长好,圆满完成生长任务,无需鸟麻麻再操心抚养!厉害了,我的鸟!</p> <p>向张医生学习!向张主任致敬!稀饭牛奶学说必胜!崇尚自然规律必赢!</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5,记于法戈 谐宁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