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举世瞩目的文明成果。当今社会,文明礼仪更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是要学会做人,学做文明人,做有素养,底蕴的阳光少年!在南窑头小学党支部书记陈晓丽校长的引领下,南小学子积极践行文明少年的要求,争当文明的少先队员。<br><br> 今天的“文明礼仪”教育从个人礼仪方面进行介绍,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用心领悟,用行动践行。<br> 1.称谓礼仪<br>称呼老师、长辈时要用敬称,称呼同学、朋友时也要有礼貌。<br>(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br>(2)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不给他人取绰号。 2.问候礼仪<br>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br>(1)早起后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早上好!<br>(2)睡觉前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晚安!<br>(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br>(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br>(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br>(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br>(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br>(8)自己外出时:告诉家人我出去了。较远行走,对家人说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到了目的地记着打电话或发短信向家人报平安。 3.着装礼仪<br>(1)不穿奇装异服。<br>(2)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拴腰间,不披衣散扣。<br>(3)公共场所不敞衣、脱鞋。<br>(4)不盲目攀比。<br>(5)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br>(6)不涂脂抹粉,留长指甲,涂指甲油。<br>(7)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 4.行走礼仪<br>(1)走姿: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br>(2)坐姿:上身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br>(3)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场所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br>(4)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br>(5)行走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或有需要的人士让路。<br>(6)向别人打听道路,先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向年长者问时,称“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 美好心灵是文明行为的前提,文明的行动是美好心灵的外化。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br> 少先队员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摒弃陈规陋习,崇尚科学文明,弘扬社会新风尚。愿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每个角落,伴随着我们一同健康成长。<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