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生荣诗作集《温州行吟(一)十九首》<美篇之十九>

钱普平

<p>  温州依山傍海,山清水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1975年4月部队调防踏上这片热土后,足迹遍布第二故乡的山山水水。其间,随手写下了一些纪行诗词。现将近几年来零星发在朋友圈等群中的19首诗词辑于此,请大家品阅。</p><p> ※ ※ ※ ※ ※</p><p> 去年5月15日和6月9日至12日,全家去大门岛和南麂岛游览。因其时不会玩微信,今值小孙女即将三周岁之际,分数日补发当初的几组诗图。一为重温,二为分享。</p><p><br></p><p> 虞 美 人</p><p>自驾全家游大门</p><p> (2016.5.15)</p><p><br></p><p>红旗插上大门岛*,</p><p>从此长萦绕。</p><p>如今天堑变通途,</p><p>跨海飞虹畅享旅游福。</p><p><br></p><p>孙女两岁询声稚:</p><p>风景在哪里?</p><p>路边笑指卉芳葱,</p><p>小岛风光旖旎尽观中。</p><p><br></p><p>*《红旗插上大门岛》,是我在中学时代读过的一部反映我军跨海作战解放大门岛的长篇纪实小说。从那时起,大门岛就成了留在我脑中并一直想前往看看的地方。</p> <p>跨海游南麂(一)</p><p> 长 相 思</p><p> 南 麂 * 印 象 </p><p> (201 6.6.9)</p><p><br></p><p>天蓝蓝,</p><p>岛蓝蓝,</p><p>万顷波翻嵌翠盘。</p><p>南麂风景妍。</p><p><br></p><p>忆连连,</p><p>梦连连,</p><p>曾是边防最顶沿。</p><p>今朝展靓颜。</p><p><br></p><p> *南麂岛北距温州市区50海里,南至台湾基隆港140海里,陆地总面积11.3平方公里。全岛户籍人口2413人。该岛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五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之一;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生物圈自然保护区;是2005年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之一。享有“碧海仙山、贝藻王国”的美誉。</p><p><br></p><p> </p> <p>跨海游南麂(二丿</p><p><br></p><p> 美龄居*片思</p><p> (2016.6.10)</p><p><br></p><p>金陵梦逝霸业虚,</p><p>此地徒留美龄居。</p><p>北望家国归路断,</p><p>魂殒台岛失道孤。</p><p><br></p><p> *南麂美龄居,始建于1954年5月中旬,共有三间平房,约80平方米。为当年蒋介石来南麂岛时亲自下令建造,以备宋美龄于下半年率“战地慰问团″到大陈战区慰问来南麂岛时之用。但由于当时的战局变化,宋美龄最终未能成行。于是,专为其建造的美龄居遂成了一座空房。这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国民党日暮途穷的败落之相。</p><p> 2013年6月,南麂保护区管理局利用美龄居创办展览馆,专题展示1949年至1955年期间国民党残部在浙东南沿海一带活动的有关资料。“南麂美龄居″这几个字,系后来由原国民党主席、现任国民党名誉主席吴伯雄所题写。</p><p><br></p><p> </p> <p><br></p><p>跨海游南麂(三)</p><p><br></p><p> </p><p> 台湾相思园*盼想</p><p> (2016.6.11)</p><p><br></p><p> 相思园内相思林,</p><p> 寄寓颗颗恋故心。</p><p> 期盼神州早一统,</p><p> 从此游子得归亲。</p><p> </p><p> *1955年2月25日,国民党当局撤离南麂岛时,掳走了岛上全部的1996名居民。近年来,大陆有关方面经多方努力,终于与居住在台湾岛的原南麂岛乡亲有了联系和交往。2013年,南麂岛保护区管理局为深化两岸南麂乡邻乡亲的交流,专门建立了“台湾相思园″,供回乡探亲的台湾南麂岛同胞及其后裔栽种台湾相思树,并在每棵树上挂上认树牌,记载栽种人的姓名和栽种的时间,以及原来住在南麂什么地方,现在住在台湾什么地方等信息。充分体现了两岸南麂乡亲血浓于水的同根同源、同祖同宗的割舍不断的同胞情谊,也寄托着对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热切期盼。</p><p><br></p><p> </p> <p>  </p> <p>阳春三月,惠风和畅。我们军休所第四党支部的同志与所工作人员结伴去踏春赏花。想不到小时候在农村随处可见、毫不起眼的油菜花,如今竟成了人们争相前往、热衷游赏的风景。真不知是时代进步了,还是人们的情感回归了?亦或是二者兼有之。</p><p><br></p><p> 咏 油 菜 花</p><p> (2017.3.28)</p><p><br></p><p>乘 兴 踏 春 去,</p><p>为 赏 油 菜 花。</p><p>灿 若 黄 金 海,</p><p>香 清 透 云 霞。</p><p>无 争 姿 艳 俏,</p><p>素 压 群 芳 华。</p><p>意 在 资 民 用,</p><p>新 油 香 万 家。</p><p>今 我 休 闲 人,</p><p>心 关 事 桑 麻。</p><p>不 作 奇 卉 颂,</p><p>情 咏 大 众 花。</p> <p>新建的世纪公园,南北长约1800米,东西宽约200米,园地总面积33.85公顷,象一幅巨大的五彩绿轴画屏镶嵌在城市中轴线中段。这是温州近年来在城市改造建设中秉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理念的又一新手笔,为人们提供了又一休闲观光娱乐的好去处。今已初具规模,游后印象深刻,遂得此小令。</p><p><br></p><p> 菩 萨 蛮</p><p>初游世纪公园印象</p><p> (2017.5.1 )</p><p><br></p><p>绿轴一叶铺南北,</p><p>风光满眼花茵簇。</p><p>人在画中游,</p><p>景留心里头。</p><p><br></p><p>越瓯源脉厚,</p><p>春到舒奇秀。</p><p>美景匠心描,</p><p>古城添俏娆。</p> <p>单位安排今日年度体检。清早一到深蓝体检中心,顿感这里的服务管理水准较之往年大有提高,工作效率也就随之提高了许多。所以,上午体检完还有不少时间,就顺道去近处的水心道观和温州市规划展示中心游览了一番。归后,随感填了一阕《清平乐》小令。</p><p><br></p><p> 清平乐</p><p> 老 来 感 赋</p><p> (2017.5.3)</p><p><br></p><p>老年真好,</p><p>冗务无烦扰。</p><p>诸事自由随意了,</p><p>常葆身心不老。</p><p><br></p><p>晚来岁月闲悠,</p><p>余生寡欲少求。</p><p>愿与书香做伴,</p><p>乐活诗意春秋。</p> <p>玉甑峰是中雁荡山的图腾。其峰状如倒扣的铜钟,高耸独出,万峰伏首。峰的极顶更有一个冈峦起伏的山水桃源小世界。游人登临此处,举目远眺,四周美景尽收眼底,浩然之气油然而生。是日正值浓雾,此番未能领略,倒是经受了另一番所历所感。</p><p><br></p><p> 虞 美 人</p><p>立夏登玉甑峰遇雾有得</p><p> (2017.5.5)</p><p><br></p><p>日观台①上登远眺,</p><p>四顾云纱罩。</p><p>泉鸣鸟唱境幽然,</p><p>恍若置身世外在桃源。</p><p><br></p><p>熙攘社会糊塗看,</p><p>心净少烦懒。</p><p>鸿濛亭②下计流年,</p><p>莫忘人生苦短惜当前。</p><p><br></p><p>①日观台:又叫观日台,位于玉甑峰顶,海拔598.3米,是观景的最佳处。</p><p>②鸿濛亭:位于玉甑极顶拔翠峰下,海拔近500米。词中借此以意指。</p> <p>施想:</p><p>观日台上远眺,群山云雾缭绕,烟锁曲径通幽,心中烦郁全了。携手夫妇登高,只求幸福到老,历尽人间苍桑,是非只付谈笑。(读陈兄虞美人词有感,凑打油诗一首,见笑了。)</p> <p>  5月14日——母亲节。大家庭成员相约共度。</p><p> 上午,我们驱车前往座落在楠溪江畔的渔田村。汽车停靠在村边一片树林旁,这里依山傍水,风光旖旎,周边景色养目怡神。大家忙着搭建帐篷,准备午餐;几个孩子则迷恋于盘土戏水、逗狗嘻闹,乐此不疲。午餐后,孩子们仍是兴味盎然地玩耍着,我们在林荫下凉爽小憇,沉浸在大自然的舒适怀抱里。岁月静好,安然即福;儿孙绕膝,老来何欲?</p><p> 行前,我们到村里观览了一圈。这里的旅游布局已初具规模,正日臻完善,相信不久定会成为楠溪江畔又一旅游热点。归途中,又经停九丈滩林伫览了一番夕阳辉映下的江景,久久忘返……</p><p> 欢愉嫌昼短,恋恋几忘归。不知不觉中,夕阳西下,暮霭降临,秀美的楠溪江渐渐笼罩在夜幕中。我们在楠岸小舍吃罢晚饭,又驾车驶归灯火璀璨的闹市。</p><p> 到家后,倘无倦意,遂趁兴填得一阕小令以纪今日之游。</p><p><br></p><p> 菩萨蛮</p><p> 母亲节纪游</p><p> (2017.5.14)</p><p><br></p><p>绿荫一片岚烟袅,</p><p>楠溪九曲春波绕。</p><p>树茂好遮阳,</p><p>林深宜纳凉。</p><p><br></p><p>夏来多静美,</p><p>绮梦游云水。</p><p>暮至紧相催,</p><p>兴酣几忘归。</p><p><br></p> <p>昨日,我们军休所第四党支部的同志组织到永嘉石桅岩游览,大家都玩得非常开心。刘主任要我写首诗以纪其行,现草就小诗两首,与各位分享。</p><p><br></p><p><br></p><p><br></p><p>其一:</p><p><br></p><p> 游石桅岩即兴</p><p><br></p><p> (2017.11.28)</p><p><br></p><p><br></p><p><br></p><p>轻踩碇步跨涧宽,</p><p><br></p><p>漫行石道闲赏观。</p><p><br></p><p>水态山容收眼底,</p><p><br></p><p>诗情画意涌笔端。</p><p><br></p><p>流觞亭前谈韵义,</p><p><br></p><p>红军哨洞忆承传。</p><p><br></p><p>兴来不觉年岁老,</p><p><br></p><p>景美使人心畅欢。</p><p><br></p><p><br></p><p><br></p><p>其二:</p><p><br></p><p> 七 绝</p><p><br></p><p> 咏 石 桅 岩</p><p><br></p><p> (2017.11.28)</p><p><br></p><p><br></p><p><br></p><p>形似桅帆状若船,</p><p><br></p><p>岩峰兀立地天宽。</p><p><br></p><p>东君巧借催神力,</p><p><br></p><p>破浪前航绮梦圆。</p> <p>日前,我们夫妻俩随战友孙惠中夫妇应邀前往温大观赏银杏。一进入北校区,眼前杏黄柳绿,曲桥流水,错落有致,使我们深为惊羡赞赏,不由得久久地徜徉其间,流连忘返。中午,在温大宣传部工作的惠中的朋友热情招待了我们。这位有着豪爽和干练气质的北方人,就如同旖旎的校园风光,同样给我们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今日得空,发一组诗图与大家共享。</p><p><br></p><p>其一:</p><p> 七 绝</p><p> 赏 银 杏 树</p><p> (2017.12.6)</p><p><br></p><p>排排银杏蔚成林,</p><p>灿灿黄图满目金。</p><p>静美校园增暖色,</p><p>朗清冬日熨人心。</p><p><br></p><p>其二:</p><p> 采 桑 子</p><p> 温大观光即感</p><p> (2017.12.6)</p><p><br></p><p>校园风景堪为美,</p><p>不是园林。</p><p>胜似园林,</p><p>斯地读书好雅馨。</p><p><br></p><p>犹怀年少书生梦,</p><p>回首曾经。</p><p>慨叹曾经,</p><p>常恋黉门未了情。</p> <p>昨晚,在鹿城文化中心影视大厅观看了温州首部原创音乐剧《夕阳山外山》首演。该剧以温州史实为依据,以音乐剧的艺术形式,浓缩再现了当代传奇人物李叔同从世俗人生走向一代高僧“弘一大师"的人生历程。弘一大师旅居温州十二载,占到他出家岁月近一半时间,而温州以前的舞台上鲜有反映,就连他长住的庆福寺也已荡然无存,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如今,温州首部原创音乐剧将弘一大师的艺术形象展现于舞台,这确是温州文化界一件很值得称道的有意义的大事。故此咏记之。</p><p><br></p><p> 巫山一段云</p><p>观《夕阳山外山》</p><p> 随 咏</p><p> (2018.10.27)</p><p><br></p><p>世俗挥兹去,</p><p>禅门入意虔。</p><p>高僧演绎世奇篇,</p><p>佛界别有天。</p><p><br></p><p>居温十二载,</p><p>潜心修善缘。</p><p>笃诚泊澹抵彼关,</p><p>功满山外山。</p> <p>  五 律</p><p> 春 游 屿 北</p><p> (2019.2.6)</p><p><br></p><p>开春楠溪走,</p><p>新岁第一游。</p><p>屿北千年第,</p><p>尚书故里牛*。</p><p>古村流翰墨,</p><p>老宅蕴香幽。</p><p>漫步卵石道,</p><p>萦怀是史愁。</p><p><br></p><p>*屿北村早在唐、宋两朝就曾出过多位朝廷重官,更有一家两代尙书之荣。现村中仍存尚书祠、状元第、仕学堂等古迹,村人世代引以为豪。</p> <p>  再游青龙湖①</p><p> (2019.2.8)</p><p><br></p><p>又临青龙湖畔前,</p><p>缆渡无人客自牵②。</p><p>美味满桌朵颐快,</p><p>合家欢欣笑语甜。</p><p>春风骀荡情怀暖,</p><p>丽日和煦游兴添。</p><p>最是孙童玩畅爽,</p><p>攀岩戏水乐翻天。</p><p><br></p><p>①青龙湖是由个体开发建成的楠溪江唯一的“溪水环流”之景,该景形成了“人在山中,山在水中,水环山行”的独特风光。建在湖上的龙湖山庄古朴典雅,曲径通幽,堪称世外桃源。此地是游人回归自然、休闲养性的好去处,更是文人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好场所。</p><p>②从岸边去位于湖心的龙湖山庄,唯一交通方式就是乘坐缆渡,由游客自己牵拉往来。</p><p><br></p><p>附:</p><p>2012年10月全家游青龙湖时写的一首诗。</p><p><br></p><p>游青龙湖夜宿山庄</p><p> (2012.10.5)</p><p><br></p><p>澹澹湖光澹澹水,</p><p>爽爽金风爽爽吹。</p><p>悠悠山庄悠悠韵,</p><p>静静夜晚静静眠。</p><p>冉冉红日冉冉起,</p><p>灿灿朝霞灿灿飞。</p><p>美美风光美美赏,</p><p>恋恋斯游恋恋归。</p> <p>日前,军休所组织我们到丽水,瞻仰了位于南明湖畔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还参观了丽水市博物馆。受到了一次生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欣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华诞,谨将回响在心中的旋律,化着一首献给党和祖国的歌:</p><p><br></p><p> 心 声(歌词)</p><p> (2019.9.29)</p><p><br></p><p>征程万里回望来时路,</p><p>树高千丈感恩培根土;</p><p>不忘初心宗旨永遵循,</p><p>牢记使命奋斗不停步。</p><p><br></p><p>祖国强盛人民得幸福,</p><p>有党引领前进不迷途;</p><p>东风浩荡扬帆新时代,</p><p>中华复兴神州起宏图。</p><p><br></p><p>啊,伟大的祖国,</p><p>您的人民为您纵情欢呼;</p><p>啊,亲爱的母亲,</p><p>您的儿女为您深情祝福。</p><p>祝福祖国母亲更加靓丽,</p><p>呼喚中华大地春光永驻!</p> <p>  今年重阳节,秋高气朗,又恰逢国庆黄金周。侄儿、侄媳陪我俩及老友建民首乘刚开通的城市轻轨沿途观光,甚为心怡神爽。随填小令记之。</p><p><br></p><p> 采 桑 子</p><p>首乘城市轻轨观光</p><p> (2019.10.7)</p><p><br></p><p>风驰电掣穿空走,</p><p>满目秋光。</p><p>满目风光,</p><p>锦绣新华康乐乡。</p><p><br></p><p>人生如隙匆匆过,</p><p>回首滄桑。</p><p>回首榆桑,</p><p>且共菊香醉九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