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与时同行,大庆市第五十中学白丽娟

Kelly启航英语

<p>  2020年4月27号,我有幸参加了由大庆市教师发展学院和大庆市教育局携手大庆市国际剑桥中心、由大庆市英语教研员王红军老师为我们所申请的一次由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在疫情期间爱心奉献的免费课程。也是从那一天开始,对于量表的学习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从来没有间断过。</p> <p> 今天是2020年,5月22日。在26天的时间里,我努力地做到了学习不间断。每天坚持学习打卡,尽量分享,也努力把学习内容进行归类整理分享给大家,便于自己日后的再学习,也便于网络出现问题的老师们学习。感谢王老师,我们搭建的这个学习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当期待已久的学习机会变成现实,一路走来,真的就像是一个科幻片变成一部纪录片。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收获的是方方面面,改变的是点点滴滴,感受的是能量满满,看到的是人才济济,分享的是大同小异,期待的是下个课程里。</p><p><br></p> <p> 在学习第一周课程的时候。教研员王红军老师认为我在第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非常努力,善于思考,于是把我的学习感悟发在了大庆市初中英语教育平台,为了鼓励我也为了激励更多的老师参与学习。学习的时间很紧张,毕业班,还是班主任,自己还有其他的兼修课程,即使是前几天在出板报时从椅子上摔下来,右手受伤了,尽管写字很难,尽管打字费劲也很慢,但还是坚持住了。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因为发自内心的喜欢,因为来之真的不易,所以倍感珍惜。</p> <p>  英国专家的课程确实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你在第一周的课程里。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老师教的和学生学的之间并不是等量的关系。而我们大家要学的课程就是帮助老师去了解学生是否学到了我们想让他们学的内容。基于影响口语表达的三个重要因素—Audience ,Reason and Social conditions给出的具体建议,有语境的创设“说”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设置测试的内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间互评,这些都给我了很深的思考和启发。Language assessment 给我们全新的视角。我也学到了口语考试不同的方式,而当下还是应试教育居多。我们经常被一些题型所束缚。用一些比较固定的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在以后的日常教学当中,寻求更加科学,基于量表,结合教学实际,更加合理的创设课堂活动,带动学生向很高的等级去努力。</p> <p>  Week 2 里学习了阅读和听力的测试。阅读和听力测试的方法有许多的共同之处。其中的许多方法既可以用在检测阅读能力的测评也可以用来检测听力技能。在内容当中就提到了听写。现在老师们所做的听写往往都是只是听写单词或者是短语。回忆我们在大学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一个长句子或者是一个语段的听写。在学习了这部分的内容之后,应在内容上有所改变。把课文当中重要的语句进行分析。在学生写句子的时候可以给出几个关键词语。刚开始的时候很难。但坚持几天之后发现对于学生听力的提高和对整个文章的记忆也是很有帮助的,背课文就变得简单多了。我们都知道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能力将决定着一个孩子能够走多远。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我们所探讨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最为重要的。选择好的阅读文本材料是非常必要的。行之有效合理科学的评价方式是阅读能力提升的必然要求。给学生信心和鼓励,是助力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必然法宝。</p><p> 听读的部分,内容很多很细,参悟的过程中感触很深,Listening for attitude 给我了我跟多的思考。尤其是对听的分析数据,充分的证明了听的重要性,把听和读和普通意义的听见读到进行区分,需要思考的过程,会形成能力。里边的框架和方法,还有些可参与的问题有层次接地气也有高度。让我想到了省教研员在评广东省名师叶丽仪的听说课时所说的听的重要性,听的目标定位等等,听力题型当中分析了每一个提醒的优势和一部分题型的弱势,后边针对老师提出的乐分享问题真的非常好,我想到了一起教育科技4.26日金鑫鑫老师讲的中考听力理解讲座中的分析要点。我们平时没有的听力资源和阅读资源逐渐趋向于从网络获取,才能捕捉新的有思想和正能量的不脱离教材话题扩展的内容,让学生走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路上。</p> <p>  听的部分,on the day 处的细节太全面了,有提到选择和简答题容易出现抄袭,注意学生座位的调控等8条加上前边的六条注意事项,特别的详细,还有提到如果可能让别的老师来批改听力题,对于video这样的题,一定避免字幕,自创听力材料和网络听力材料各有利弊,以后选择听力材料上就得考虑的多一点。</p><p> 我同时开始了一个online teaching的部分,每一个都很吸引人。这些问题的创设真的是太棒了,能够激发我去思考,并且都是那么细致,不停留于表面,佩服这种思维的高度,广度和深度,教我学会去分析自己的工作,然后去分析自己的学生。在浏览世界各地老师的问题和回应时能够看到共性和个性的问题,教授们都给予解答和鼓励。我也参与了很多的问题回答,这是一个很好的过程,从思维方式上去改变。这里的小建议小分享小分析很开阔视野,真好感谢王红军老师和剑桥国际给我们的这次学习机会,我都长久学习充满好奇。</p> <p>Week3基于语法和词汇的教学与测评。词汇和语法,在英语教学中贯穿始终,占据了很多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学习明白了自己原来在教学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设置,和测试反馈方面的认识都是肤浅的。不脱离语境的教学和测评,及时给力的反馈,是我们需要深思和实践的。</p> <p>对于考察语法测试设置的细节考虑,在情境中进行语法教学,考试的设置依然不能脱离语境和语用。从什么是语法开始一直到我看到今天结束的Matching tasks,发现自己真的存在很多的漏洞,有一些真的被我忽略了。在怎么样选择词汇和语法的任务时,里面的内容让我触动。非常喜欢这个课程总会看Additional conversations的建议,思考,确实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也有我们可以借鉴的建议。</p> <p>这个部分对于线上教学的任务设置和怎样反馈,都给了明确的分析,包括逆向思维的问题,如何有效的反馈、注意事项和深层次的把握,给出了很明确的指导建议。有效的反馈对于指导教与学十分重要。停下来去思考而不是一味地重复,线上教学不仅是老师也是学生的巨大挑战,我们要放下老师的身份,我们在教同时也是在学,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去思考,去学习才能更好的适应线上教学去完成自己的安排调整和完善。这些都是今天课程里边感悟到的内容。越来越喜欢,还有一句话,印象深刻“有的时候我们花太多时间去思考如何减少作弊而不是如何提高教学效率”</p> <p>在第四周的课程Test Development中,只学习了4.1-4.3,多次中断,对 The Test development cycle产生了的兴趣,对它所包含的五方面,是一种敬意,因为挖掘的太入心了,以前对于有的是有个模糊的潜意识,看完以后顿悟原来是这样一个道理,可以这样表达。对于测试材料的研发分析所占的不仅仅是学习者的角度,还有教师专业发展层面的一个导向。思维方式和落脚点,还有善于反思或是说常常问问自己,这个问题有没有出现过,有没有考虑过这些在教学和设置任务的时候。一个老师的测评方向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在课前的思考定位和课堂活动观的把握。在每个可以分享的地方都写下自己的想法,让学习变得很慢,但是思考和回应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理解。让我对一个测评任务有了新的想法。还会继续探索。</p> <p>突然发现邮箱里多了几分邮件,发现自己参与的太多,在线上教学部分我学习有漏洞,有个活动没做,负责任的educators提醒我鼓励我去完成“作业”,当我把自己的课堂设计分享的时候,我发现这个过程,太赞了,因为要写很多,对自己所学的放在放在这里,变得有理可依了,自己也可以用一些专业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真的对自己的写作大有裨益。</p> <p>1.在我们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老师首先要明确学生与成人在思想、语言、注意力和行为等方面都不同的。当我们对这些不同做到心里有数,在评价时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点,才能使评价更为准确,进而更好的指导教学而促进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学习。评价的角度直接影响评价方式的选择。</p><p>2.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都有考试后进行大范围或是小范围的质量分析和数据统计的反馈。但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明确难易度范围并细致指出如何判定每一题的难度系数的测评表反馈。感触最深的是the-thirds,深度分析这两个层次学生的试卷情况,对于教学的指导是最准确的。在专家给出的样表excel,并且手把手教的操作视频教给我们如何计算facility value,让我感受到了课程设置的高明之处。</p> <p>3.the bank of teacher让我很有感触。平时我们学生积累错题本。老师整理错题再进行重加工。重新编排重新再考。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好的内容,也是需要记下来的。所以说这一部分非常实用且必要。随时随地把学生做错的易错的易混的和好的题就存储下来,形成自己的"bank",你日后更好地使用。</p><p>4.在第四周最后的ending quiz环节,让我非常感动,每个问题设计都非常的细致,还有下一步自己学习的需求,我在上面写了很多很多自己给提高的方面。这是一个大爱的课程。</p> <p>  最后提交后出现的调查问卷,好多好多的问题,还涉及到特朗普抗疫的做法还有评价国内的抗疫措施,自己在疫情期间的状态各个方面。回顾课程,还有许多没有明的地方,剩下的时间重新整理。如果有机会,还会继续下一个轮回。</p> <p>  对于第一周的1.1里七条学习小建议,今日再读,理解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建议了。</p><p> 对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平时做的不到位,或是说以少懂得那些太肤浅了,站的只是表面。</p><p> 感谢王老师和剑桥国际中心老师们的辛苦付出,最大的收获是让我学会了坚持,学会了思考和反思。</p> <p> 对于量表的学习从尝试到乐于其中,到返回再学再整理,是一个重塑的过程,有了之前的基础的积淀,回学时思路更清晰一些,原有的一些陌生的词汇和难理解的句子,不用停下来去查了,笔记有漏洞的地方可以补充一下。这里的内容需要一个消化的时间。</p> <p> 基于量表,自己审视自己,经常总结和反思,这些问题自己有没有,避免了吗,改正了吗,真的适合孩子吗。理清思路,让自己的教学思维更加有条理,同时量表一样关注孩子们的心里和个性化的内容,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量表调整自己的教学,通过量表分析,帮助学生们改进学习方法,让他们长远的学习态度和观念。</p> 感谢分享,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p>  最想说的是,感恩有你—王红军老师:请英语教师的引路人,一朵美丽的油城之花。始终把英语人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作为己任,把最前沿的教育理念我、最先进的教学方法带给英语人自己的指导思想,始终把大庆学子能够接受到更先进的教育放在心里。努力为我们去争取每一个学习机会。在这个残酷的还没有结束的一起提前。王老师,所做的一切一直温暖着每个人的心底。每一个日落晨起,不辞辛劳的助力英语人坚定的前行。</p><p><br></p><p> 最想说的是,感谢有你—大庆市教师发展学院:以发展教师专业素质为宗旨,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引领教师与国际接轨为指向,以优秀国际教师团队为保障。致敬大庆教师发展学院,致敬大庆一中剑桥国际中心。为大庆英语教师谋发展,为大气英语教育推波助力。</p><p><br></p><p> 最想说的是,感谢有你—志同道合的英语同仁。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分享,一起探讨,一起收获,一起成长。每一个老师的分享我都会认真去读。当许多老师的分享让我看到自己在学习上的漏洞,或是参悟的不够,那老师们的分享,就留在我的笔记本上。我深深地体会到。在线上教学期间,老师们的辛苦与不易。尤其是和我一样的班主任,尤其是那些疫情期间为全市的孩子提供同上一堂课的老师们,他们都那么努力,坚持学习。对我们大家是一种激励,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王老师的代领和勉励下,愿我们都能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更加坚定的扬起风帆!</p><p>让我们在学习中进步,在思考中提升,在实践中成长,在感悟中超越,与时同行,与你并进,在坚守初心的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