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曹家大院又称三多堂,是明清两代风格的传统民居建筑。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城西南5公里的北洸村,傍依108国道。</p><p>曹家大院是明清晋商巨富曹氏家族的一座宅院,占地10600平方米,整体布局呈“寿”字型。被誉为“中华民宅之奇葩”。1999年被辟为三多堂博物馆。太谷曹家大院博物馆有房屋277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p><p>这里也是《亮剑》《苦菜花》《狄仁杰》《白银帝国》等电视剧的取景拍摄地。</p> <p>2020年5月17日早上6:30,我们登上山西旅游红色大巴晋E-10588,开始我们山西人游山西的旅游活动,领队思雨。</p><p>6:40大巴车从金村收费站驶入二广高速。</p> <p>上午十点多,大巴车来到我们山西行的第一站,太谷三多堂。受疫情影响,游客并不多。大巴车直达景区大门外。在这里,65岁以上老人免门票,刷身份证即可入园。</p> <p>半价票30元</p> <p>乘年轻人购票之际,我们在门外留个影。</p><p>应疫情期间旅游的要求,我们带着口罩,持健康绿码,测完体温,刷身份证进入景区。</p> <p>曹家大院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北方古代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整体结构是篆书的“寿”字形。主体“三多堂”,取多子,多福,多寿之意,由三座四层的堂楼组成,楼顶还分别建有亭台。</p> <p>在三多堂拍摄的电视剧和电影</p> <p>曹家大院的设计以一条甬道分开的南北各三的院宅,北面为多子,多福,多寿院排列,老人居东,主人居中,子孙居西,立意为福如东海和寿比南山。甬道西高东低,宅中人迈出大门必朝西行,人往高处走。北面三座主楼是曹家大院精华,楼上分别建有三座以猪,牛,羊三牲为造型的榭亭。而主楼楼顶位于三多堂“寿”字型的顶头一笔,登楼之人就是站在“寿”字最上头</p> <p>特聘景区内导游带领我们游览。</p><p><br></p> <p>前面的大门就是原曹家大院的正门(南门),此时大门紧闭,景区大门实际是曹家大院的东门。大门上匾额为“耕读传家”。</p> <p>听导游怎么说</p> <p>西厢房门上匾额“和为贵”</p> <p>东厢房门上匾额“谦受益”</p> <p>北门上匾额“世昌弟”</p> <p>家佛堂</p> <p>多子院大门</p> <p>来到珍宝馆</p> <p>听导游讲说</p> <p>翡翠羽毛镜</p> <p>松,竹,梅岁寒三友镜</p> <p>翡翠烧鸡</p> <p>这就是传说中的金火车头</p> <p>庚子年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西逃入晋,盘缠不够,曾向曹家借数十万两白银。慈禧太后回京后不想还钱,便把乾隆年间法兰西使节送给清皇室的由黄金,白金和乌金精制而成的“金火车头钟”赐予曹家,算是了结了这笔帐。</p> <p>砖雕</p> <p>绣楼</p> <p>只能参观一楼,二楼上不去。</p> <p>多福院大门</p> <p>这是园内最大的八仙桌,加上条案上的四瓶,取“四平八稳”之意。</p> <p>百寿大屏风</p><p>三多堂馆藏家俱中最为珍贵的是这件百寿大屏风。此屏风高3.8米,宽5.02米,重达千斤,上下前后共镶有92块天然大理石,周围用象骨包边,屏风整体,由15块组合而成,上下各50个字型不同的中国古“寿”字,此屏风也因此而得名。屏风中间是三代帝王(道光,咸丰,同治),山西寿阳人祁隽藻的书法真迹。摘录十七位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帝王贤臣,启导告诫后人的名言警句。</p> <p>曹家银库在室内大炕中间</p> <p>登楼上屋顶</p> <p>三楼展示的是皮影</p> <p>二楼展示的是人物雕像</p> <p>多寿院大门</p> <p>墙边停着的老爷车</p> <p>雕花木窗</p> <p>在西边的曹家小花园内</p> <p>园内的桑葚熟了</p> <p>曹家地下酒窑</p> <p>园内的童帽匾额展览馆</p> <p>月季花开了</p> <p>东门楼背面“客亦三多”匾额</p> <p>出景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