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陪着”并不等于“陪伴”,<strong>比缺席孩子生活更可怕的是父母的无效陪伴</strong>。统计调查表明,有的孩子平均一天只能从父亲那得到7分钟的陪伴,从母亲那得到11分钟的陪伴,而被调查的很多父母却一直认为自己花了很多时间陪伴孩子。“陪着”只是单纯的陪在孩子身边,却缺乏一份彼此间的交流和沟通;而“陪伴”是全身心融入孩子的内心世界,真诚的接纳和欣赏孩子的缺点和不足,通过自己的行为和交流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正能量。</h3></br><h3><strong>“情感疏忽”对孩子的负面影响</strong></h3></br><h3><strong>1. 会让孩子变得孤僻,内心孤单,缺乏安全感</strong></h3></br><h3>单纯的陪着相当于放任孩子,不管不顾,只是表面上在孩子身边刷刷存在感,不能填补孩子内心的孤独感和空虚感,孩子会想到:爸妈玩手机也不陪我玩,自己玩自己的,那有什么意义。久而久之,孩子就觉得父母陪与不陪并没有太大用处,甚至也不需要父母的陪伴。</h3></br><h3><strong>2. 孩子容易出现小情绪,脾气差</strong></h3></br><h3>孩子的坏脾气,爱耍赖,霸道,都只是为了引起父母关注而已。孩子虽然表面上很开心,也没有物质的匮乏,但是内心却无比孤独无比焦躁,因为虽然父母在身边,但父母却没有把精力真正放到孩子的需求上,这种形同虚设的陪着只会产生更大的副作用。</h3></br><h3><strong>3. 会扼杀孩子原本应该快乐的童年</strong></h3></br><h3>曾经有调查发现,很多罪犯或不良青年,都与童年时缺乏教育和陪伴有很大联系,父母对孩子“情感疏忽”会导致孩子长大后出现心理疾病。童年有父母参与才算是快乐的童年,陪伴是一种参与,但是陪着只是过场白走走场而已。</h3></br><h3> <p><b>父母怎么样才可以做到高质量的陪伴?</b></p><p><br></p><p><b>1. 放下手机,充分利用好与孩子相处的时间</b></p><p><br></p><p>很多父母,下班回家后只顾着玩手机,走到哪里都带着手机。打开家门,就意味着你是一个父母亲的身份,无论有多忙,无论工作上遇到多少烦心事,在孩子面前,都要学会抛开那些与孩子无关的事情。家庭是一个需要互动与沟通而增进爱的港湾。放下手机,千万不要在孩子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忽略了这一重要时期,时光飞逝,岁月不待人。</p><p><br></p><p><b>2. 每天有固定的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孩子</b></p><p><br></p><p>高质量的陪伴需要父母每天拿出一段时间来和孩子相处,可以十分钟二十分钟,也可以半小时一小时。可以是一大段整块时间,也可以是几个小段时间。每天按照“123”法则进行一次高质量的亲子互动:每天1次,每次20分钟,父母与孩子做3件事的任意1种,3件事包括,一起读书,一起玩游戏,一起聊天。</p><p><br></p><p><b>3. 适当留白,给孩子一个独处的空间</b></p><p><br></p><p>高质量的陪伴,离不开留白,留白是给予孩子心灵上自由的空间,给予他们自我探索世界的机会。任何事物都是有一个度的,超量了就会产生反作用。陪伴也是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不是一整天都陪伴孩子,没有给孩子预留独处时间的陪伴也是低质量的。</p><p><br></p><p><b>4. 倾听孩子的想法,允许他表达自己的看法</b></p><p><br></p><p>孩子的想法虽然很天真,但有时却是很有道理的。他们小的时候总是会有许多想法,这些想法他们需要人来分享,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很好的充当这个角色。当父母认真的倾听孩子的想法与表达他们想法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一种被别人尊重的感受,长期以来会对孩子自尊心的建立产生很大作用。</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