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淹没了的吆喝声

皇上圣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在一个视频中看到:小伙从废品站淘了个玩意儿,把它拆解了,看清了该机器的结构和原理,可就不知道该玩意用来干什么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不就是那啥吗?”对,应该是商店卖碗盘柜台用在碗、盘里凿字电动工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见物思情,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家小村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我还很小,应该还未上学,整天与小伙伴们游逛在村子的角角落落。每当村子里响起一种吆喝声,大家伙便会一窝蜂似地簇拥过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钉碗哦——凿字!”吆喝声一落,大家便知道修补破碗、破盘、破彩瓶的“江西师傅”来了,因为他的声音很拗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判定都是来自大人平时的说道,什么江西有个景德镇,是专门做碗、盘、酒盅、茶壶等瓷器的,只有那边的人才懂得钉碗凿字,而且还得有金刚钻,“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似乎金刚钻只有江西人才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大伙儿围到钉碗凿字师傅跟前,很想一睹金刚钻这宝贝玩意到底长啥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金刚钻有点像木匠的抽拉钻,不过要短许多、细许多,钻头比芥菜籽还小,钻杆上缠绕多圈细线,拉钻那杆子像把二胡的短弓,钻起来会发出“叽咕叽咕”的声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补碗时,先要在在钻眼的地方放上一滴水,操起那把金刚钻顺着水滴钻下去,不一会水滴便变成白色糊状,拭去这些白色糊状,瓷器表面便露出一个小洞眼。裂缝的对面也钻出同样一个小洞眼,拿出用紫铜丝敲扁弯成的蚂蝗攀,用小锤子小心地一个一个敲钉上去,蚂蝗攀宛如趴在碗上的一条蜈蚣。这样,裂缝处就攀结实了,严丝合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是是一把开裂的瓷茶壶,经这样一番修补,盛上茶水照样滴水不漏,完好如初。如果是碎碗,把一个“碗离爿”装上去能“破碗重圆”,在裂缝处钻眼、钉上蚂蝗攀后照样可盛菜盛汤,不会渗出汤汁。不得不佩服补碗师傅手上的那支金刚钻和娴熟的修补手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尽管经济落后,资源匮乏,但每当姑娘筹备嫁妆或到年边时,总要去镇上百货公司或公社供销社买一、二桌碗盘(一桌好像就十只吧),买来的新碗、新盘都会请“钉碗凿字”师傅号(凿)个字,如主人叫孙悟空,那就会号上一个“悟”或“空”字,表明这碗盘就是谁家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凿字前,师傅会用很细的毛笔蘸上墨汁,根据主人提供的字样,在碗底恭恭敬敬地用楷书写上,然后拿出他独有的金刚钻尖头凿子,按笔画一个点一个点地把文字凿出来,用抹布揩去墨汁,一个漂亮的用小圆点组成的字就留在碗底了,无论洗过多少遍碗,凿出来的字是纹丝不变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当村里有姑娘出嫁或小伙娶亲,主人家都会用八仙桌办上几桌喜酒。于是会向本家亲戚或邻居借桌、借碗盘。酒席散去,碗盘洗净,按碗内所号的字,又一一归还原主人,十分方便,从不出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十年代中后期,在镇上百货公司卖碗盘的柜台上见到顾客买了碗盘后,营业员剪掉缚碗盘的稻草绳,拿出凿字的电动工具,根据顾客的要求,免费在碗盘里为顾客凿上文字,效率比手工凿字高很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是由于营业员个人素质、文字功底及使用工具的技术不同,凿出的字良莠不齐,总觉得没从前“钉碗凿字”师傅那种细模细样用楷体凿出来的字漂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时代的进步,“钉碗哦——凿字”的吆喝声已被时代前进的车轮所淹没,现在家里的碗盘也没有必要凿个字上去了。所以,钉碗凿字师傅早已退出人们的视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当时砸了钉碗凿字师傅饭碗的电动凿字工具,而今也渐惭被人们所遗忘,落得个走进废品回收站的悲惨下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