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一一5月16日王庆老师家长课堂笔记分享

游丽

<p>  2020年,孩子们的这个寒假时间特别长,一下子从冬到春、一直入到了夏。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教育部制订了“停学不停课”的方针,让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宅家上网课,<b>他们犹如笼中的困兽,因而被创造性地称为网络新词“神兽”。</b></p><p> </p><p><br></p><p><br></p><p> 像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所写: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b>家长们望眼欲穿,终于盼来了初三高三等毕业党的陆续开学,其他非毕业班的学生仍继续等待。</b>家长面对几个月孩子们仍开不了学的现状,孩子们上网课不认真、被网络游戏吸引痴迷等等现实的问题,会陷入反复的折磨之中,进而产生焦虑,打骂训斥孩子,从而引发各种亲子关系矛盾和冲突。</p><p> </p><p><br></p><p><br></p><p> 有的家长与孩子冲突后,会管上几天,可过不了几天又会死灰复燃、恢复原样,看来家长们的唠叨、训斥、打骂、讲道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需要我们再来看看、重新来梳理目前的现状,可以适时调整做出应对方法。</p> <p>  <b>其一,从现象上讲,孩子们上网课不认真、痴迷打游戏,引发了家长的焦虑、烦躁和恼怒。</b>其实孩子以前在学校就存在这种状况,因为家长看不见,也就不会焦虑。以前没有时间盯着孩子,可现在天天像个监控器一样,那谁家孩子的缺点都会被放大。 </p><p> </p><p><br></p><p><br></p><p><b> 建议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信任的空间,减少产生过激的言行。</b>我们家长往往看到孩子没好好学习,自然就会产生以后没有好前途好出路的想法。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通常是带着错误成长,而我们期待看到一个完美的孩子,不允许他犯错。</p><p> </p><p><br></p><p><br></p><p> 我们常常只看到别家的孩子优秀、别人的老公老婆好,这些光鲜的一面,经常拿别人的优点与自己家的缺点比,从而产生抵触和不满,应了那句“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b>如果我们不把“不认真学习≠不好的出路”划等号,那就不会产生问题。</b> </p><p> </p><p><br></p><p><br></p><p> </p><p><br></p> <p>  传统经典《大学》中有一句“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意思是说女人不是先学会养孩子而后嫁人,而是先结婚后养孩子。当孩子生下来,妈妈就会知道自己的责任,饿了就会知道给他喂奶,困了就会哄她睡觉。网络上曾报道出有一个有精神问题且有残疾的疯娘,却抚养出一个健康积极的大学生儿子的故事。</p><p> </p><p><br></p><p><br></p><p> 这说明<b>人在面对生存时都具有自我完善和积极的力量。</b>我们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担忧,那就需要反省自己,要相信每一个生命都会有自动适应和调整问题的能力,有问题≠糟糕,这样情绪就不会那么焦虑。</p> <p>  <b>第二,每个人都是带着问题成长的。</b>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问题,如果没有新冠疫情,那世界各地也会有各种灾难的发生。每个生命的出生都有美好和不足的部分,再尽心的妈妈也不能消除孩子身上的问题。世界上形形色色的问题与美好,都是并存的,这符合自然规律的法则。<b>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和顽固的问题,看到也不能马上消灭掉,这中间有一个接纳的过程,这就是接纳的意义和概念。</b></p><p> </p><p><br></p><p><br></p><p> 当我们面对灾难痛苦时,都不愿意接纳,而产生抗拒。面对孩子本来就有问题的部分,我们应该是接纳。面对鲜花掌声时,我们往往充满喜悦,也希望天天都是如此。理智上讲这是不可能的,那我们就会有恐惧感,想强烈的去抹擦掉那些不好的部分,这是不正确的态度和过分的追求完美。<b>我们面对孩子是接纳,而不是忍耐和压抑,接纳是对现象不起情绪或少起情绪,不生出嗔恨、愤怒、气恼。</b></p><p> </p><p><br></p><p><br></p><p> 我们要正确的看待孩子上网不认真的事实,面对大半年的疫情影响,我们每个人都是从未经历过的,都会有情绪波动的正常反应。每个事物都有正反两个面。我们说读书有益,也有不足之处。如果痴迷读书,缺少与外界的联系,就会失去了人际交往的能力。所以说,即使读书养成的好习惯也有正面和负面的作用。而打游戏和读书习惯的养成本身没有好坏,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就是好的,<b>而这中间需要个自律的培养,这是个最大的问题。</b></p> <p>  孩子和成年人的自律都是一样的,成年人小时候因为没有吃零食习惯的诱惑,所以能经得起零食的诱惑。现在的孩子有太多的诱惑,并且还放在手边,就很难谈自律,这与环境气氛有很大的关系。例如一个80多岁的抽烟老人,有一天他得了重病,当医生告诉他会危及生命时,他就会马上戒掉,把自律的能力发挥出来。当下疫情的危及还没有触及到普通孩子,故而自律激发不起来。</p><p> </p><p><br></p><p><br></p><p><b> 第三,每个人都有才华和习气,多些才华的发挥,少些习气的暴露,就需要有一个目标。</b>抽了一辈子烟的老人,会在危及生命时,激发出他的自律性成功戒烟。所以当在强烈的自我实现的目标挖掘时,他才会发展出自律。如何让孩子们积极上网课,挖掘孩子动力目标的过程是难点,我们家长往往用上名校、上好大学的目标来激励孩子,往往动力不够持久。</p><p> </p><p><br></p><p><br></p><p> 疯娘养娃成功,那是母亲保护孩子的力量激发出人的天性,我们家长要去探索和发现如何激发出力量感来。当今社会一个家长说“我家很穷”,可是孩子照样玩游戏,可见口头的贫穷不能激发其生存的力量。而过去多子女的家庭,儿女因亲身感受贫困想为家族的改变而产生巨大的动力目标,才会激发他内在的目标自律性。</p> <p>  在当前的疫情下,那我们家长只有尊重孩子,希望他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样子,才不让他产生迷失。<b>那我们家长就要善于发现他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进步,让他发现和体验错误发生的过程,唤醒他优秀的闪光点和自信部分,</b>他才会越来越实现优点的部分,减少玩游戏摸手机的时间,由进步的喜悦体验来替换,达到自律后的小目标的实现。</p><p> </p><p><br></p><p><br></p><p> 可以把父母管孩子、孩子对抗这个方式改变一下,当我们带着欣赏、赞美和发现肯定孩子的优点,暂时的允许和接纳当下的缺点,想办法挖掘出孩子的理想目标,方谓是长久之策。建议通过我们家长与孩子一起,经由传统经典文化的诵读与践行,来引发和激励出孩子天性的善良和目标的动力感,来实现自我成就的力量。</p><p> </p><p><br></p><p><br></p><p><b> 《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养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是当之无愧排第一位的,</b>唯有家长正确的引导,与孩子的共同努力与配合,才会有茁壮的花朵盛开、笑脸迎来!</p>

孩子

家长

我们

接纳

自律

目标

问题

激发

面对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