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济南市长清区的旅游景点比较多,比较有名的几个景点像:灵岩寺、园博园、五峰山、孝堂山汉墓、大峰山齐长城等我曾经去过多次。但位于大峰山齐长城西南山峪里的方峪古村还没有去过。2020年5月15日下午,天气晴朗,我们夫妻二人,决定到长清区孝里镇方峪古村去游览一下。</p>  <p>我们从平阴县城出发,沿220国道,由南向北走。因为知道大体路线,很快到达长清区孝里镇东风渡槽。在三义村附近右转进入张大路,沿张大路向东南大约行驶2公里,到达一Y字路口。路左边有一路牌,标示长清区和孝里镇旅游景点分布图。我们沿路向西南方向行驶1.5公里就到了方峪村。</p>  <p>方峪古村,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东南方向的山峪里。孝里古镇,不仅是“中国长城之父”,“世界壁垒之最”齐长城的起点,也是中华孝文化的源头,齐鲁两国文化的交融处。方峪古村2015年3月被评为“省级乡村记忆”工程试点村落。2016年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公布方峪村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p>  <p>进村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方峪新村,是一排排整齐的水泥砖混房子,无特色,再往南走右转就是村委大院。</p>  <p>过了村委大院向西南方向走大约400米左右就到了古村。</p>  <p>进入古村,首先在路边有一龟驮石碑,上刻:“重修观音五圣堂”碑,从上面文字可以看出该村原属于肥邑县(今肥城县)管辖。碑文:肥邑县治西北60里,环堵皆山,地号王峪。方世长居其间,中有观音堂,配以五圣……戍申岁大震以致此堂倾汜,神像暴露,故灾变使然,或亦神明之更新也。方氏父子不忍坐视,遂谋于族众,各捐资财……于是兴工整理,不日而功告成,又以其余创建钟楼一座,以视昔日之规模,又焕然改观焉……大清康熙八年,邑人王耀撰。</p><p>相传该村始建于宋代,明洪武年间由山西移民方姓后裔迁居于此,村名才改为方峪,距今也已600余年。现在村内建筑多是明末清初北方山地石头民居。整个村庄大约保留有300多栋石头房子。随处可见,石墙古院,石棚石屋,石板路,拴马桩,上马石,石槽,石凳,还有一大型石碾,两人推都费劲,估计过去是用牲口拉的用来碾米轧粮。</p>  <p>村头的影壁墙</p>  <p>影壁后就是五圣堂遗址</p>  <p>五圣堂大门,已残破。</p>  <p>五圣堂前的水池</p>  <p>水池西面的戏台,坐西面东。</p>  <p>影壁前,东面就是村外的田野。</p>  <p>五圣堂门前,东西走向的石板路就是古村前街。</p>  <p>古老斑驳的石板路。</p>  <p>石碾</p>  <p>拴马桩</p>  <p>古井</p>  <p>村中共有3口古井,其中村南靠东部的这口古井,水比较旺盛,常年不涸,滋养着村民。从井绳磨出的印痕,可以看出历史的沧桑。</p>  <p>古井旁有颗古槐树,据说历史比古井还早200年呢。</p>  <p>参观完方峪古村,我在想,作为明清遗留的北方民居,方峪古村就是一个头顶蓝天,脚踏石板路,手触石壁的原生态石头世界。是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自然,回忆历史,寻觅人文的好去处。这里虽没有多么出名的名胜古迹,也没有知名的文人墨客咏诗赞叹。但确是一个安静古朴,原汁原味,非常值得一看的深山古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