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休老教师强烈呼吁社会关注大龄优秀女孩婚恋“脱单”问题……

海歌

<p>&nbsp;&nbsp;&nbsp;&nbsp;人们习惯把年龄较大而没有解决婚姻问题的女孩叫“剩女”,而这“剩女”群体中,有很多是优秀女孩。优秀女孩反而嫁不出去,成为“剩女”,这不仅是一个“个人问题”了,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了。</p> <p>为什么说这是个“社会问题”?理由有三:一是因为这个现象越来越普遍。萧山南片地区的一个村子,人口1080人,32岁以上没有结婚的女青年有45人,其中35岁以上的有20人,40岁以上的有7人,甚至有48岁还未结婚的2人。在萧山的农村或城镇,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以前女孩的结婚年龄在23岁左右,随着时代发展女孩婚龄越来越迟,特别是在城镇,目前30岁不结婚的女孩大有人在。</p> <p>二是因为这个现象给社会带来一定影响。从人口学的角度来说,男女结婚年龄应保持一定的平衡,越来越多的“剩女”存在下去,就会影响这种男女之间的平衡,甚至影响下一代的人口质量。有人认为优秀女孩有优秀的基因,这些基因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传承,岂不是对国家的损失。当然,这部分大龄优秀女孩大多到最后是会结婚的。</p> <p>三是社会现象需要社会关注。大龄优秀女孩的婚姻问题虽然是个人私事,不受社会干预,但社会可以予以关注,予以倡导,做点辅助工作。各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工会、妇联等团体组织联谊活动,创造更多的交流平台,牵线搭桥,主动关心优秀女孩的恋爱婚姻问题。同时要规范婚姻介绍所、红娘微信群等组织,挖掘优秀“剩男”资源。</p> <p>那么,这些大龄优秀女孩是怎样成为“剩女”的?她们的心态又如何?让我们来作一个简要的分析。一是没有摆正位置。中国传统的婚姻观是讲究“门当户对”,优秀的女孩想挑优秀的男孩理所当然,文凭学历、工作性质、工资待遇、身体颜值、家庭状况等,都在考虑之列。招对象不是买东西,必须慎重考虑。但所有的标准中,人品是第一位的,大家首先应考虑的是性格是否相合。有些优秀女孩就是因为自身优秀而变得太清高了一人挑剔了,以为自己都好,人家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没有一个看得上眼的。如果适当放低位置,放宽标准,婚姻问题也许能够解决。</p> <p>二是没有抓住机位。一个人的年龄很关键,三十岁以内,凭着自己的优势可以挑选别人,超过三十二岁却要被人挑了,说你年纪太大,怀疑是什么原因成为了“剩女”的。而自己,哑吧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最早挑选的对象是最优秀的,后来挑的也还可以,后来的后来呢?越挑越不如,心里失了衡。最后发誓,这辈子干脆不嫁了!因为随着年龄增大,身价一年比一年贬值,但内心是后悔的。</p> <p>三是没有从长计议。现在的大龄优秀女孩,有很多是独生女,有些只从自身考虑,我不结婚很自由,结了婚生孩子,做家务,辛苦得很,还不如独身。殊不知婚姻是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一步。不结婚,没有后代总归是一生的遗憾。有句古活,人之不孝,无后为大。这话不无道理。从长远利益来看,独身主义不值得提倡。再从人的生理规律来看,生小孩的最佳年龄是在30岁以前,35岁以后容易出问题。所以从自己、从父母、从家人的长远观点来看,还是做一个“适龄”的妈妈最好。</p> <p>当然,成为“剩女”还有许多客观原因,例如,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地人口的涌入,使得我们当地的男孩子有了与外地优秀女孩谈婚论嫁的机会,致使我们当地的女孩减少了招优秀男孩的机会,于是慢慢成了“剩女”。也应当理解这些优秀的大龄女孩,她们的内心也够痛苦了,家人、朋友要予以理解,社会要予以关心。</p> <p>在大龄优秀女孩嫁不出去这个问题上,最苦恼的莫过于她们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好不容易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女孩,以前以她为荣,考取了名牌大学,光宗耀祖,想不到早已到了谈婚论嫁的时侯到今天还挑不好对象。人家到了三十多岁,外甥、外甥女已经上幼儿园甚至上小学了,而自己女儿还是单身一人,想来想去太辛酸了,弄得吃饭不香,睡觉不甜,经常为女儿的婚姻问题而愁得整夜合不上眼,整天心花不开。一位家长说,早知今日嫁不好人,当初何必送到那么高的学府去深造?言外之意是读书太好而害了她。</p> <p>在520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呼吁:关注大龄优秀女孩嫁不出去的社会问题。但是“解铃还需系铃人。”婚姻问题毕竟是青年男女自己的事,持别是那些优秀的大龄女孩,要面对现实,正确衡量自己,摆正位置,平衡心态,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而社会,要高度关注这一社会现象,因势利导,为优秀大龄女孩早日“脱单”而作出共同的努力。</p><p>(本文作者:萧山区临浦镇退休教师汤松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