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1><b>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2020年 5月19日第六节课,我们有幸聆听了刘鑫槐名师的授课, 这是一道文化大餐。 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 巧妙的教学设计、睿智风趣的课堂语言,扎实稳重的职业素养以及对课堂的把握和深度剖析给了我们巨大的冲击和震撼,让听课教师受益颇多!</b></h1> <h1><b><font color="#191919">“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font></b></h1> <h1><b> 他的课堂,真正实现了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他的课堂是授之以渔;他的课堂除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还教给了学生一些带的走的素质――思维品质。</b></h1> <h1><b> 仰止高山,方觉才疏学浅。<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学有所获,学有所思,思后践行!</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要想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首先要实现教师的深度教学。对学习的热爱程度决定着教师专业水平的高度,对教学的反思程度决定着教师专业素养的高度,教师专业素养的高度又决定着其教学的深度。</span></b></h1><h1><b> 我很喜欢一句话: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顺其自然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不是两手一摊的不作为。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我们的学校,让我们一起竭尽所能做一名勤学善思的数学教师吧!</b></h1><h1><b>自勉,与您共勉。</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