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 言</b></p><p> 西藏,一直是心中向往的地方,几年了也一直有进藏的想法,但是却总是在策划当中,而一直没能实现。2020年,由于疫情肆虐,很多人停下了前行的脚步,这个时候,萌发了出行的想法,毕竟各地人少,车少,去游览应该惬意的很,只是当时晓山提到去川北一线观览,可终因工作的原因,竟然未能成行,于是出行被又一次搁浅。</p><p> 一天接到佳胜电话,说咱们去西藏?我一听,正合我意,当即就答复说好啊,干脆进藏一游!想不到,西藏行就这样定了下来。随后晓山、秀萍夫妻积极响应,特别是晓山,买了车顶行李架,保养了爱车,期间又联系了远在北京的继英,也表达了强烈愿望。关于进藏的注意事项,需要准备的一些常用药品,必备的衣服等,由于之前都有了解,所以按照网络提供的帮助,积极购买了红景天,葡萄糖,氧气罐,头疼粉等,为了应对高原复杂的气候,都添置了冲锋衣等,考虑到西藏的气温,初步计划在5月16号左右出发。</p><p> 正当紧锣密鼓准备之时,突然晓山、秀萍接到开学通知,小学、初中5月18日全部复课,这一突发情况,使晓山、秀萍出行成疑,后来经过反复思考,为了这次出行,决定把时间提前,考虑到五一小长假人多的因素,决定5月6号再出发,但是,由于行程时间问题,又决定5月1号出发,而当时已经4月29号,继英决定30号返榆,并预定了5月1号成都的酒店。只是在晚上突然考虑5月1号是小长假第一天,从以往高速拥堵的情况看,路况绝对车多拥堵,所以决定5月2号出发,这样确保能一天直达成都,为了防止路上有事耽搁,大家一致决定5月2号凌晨出发。</p><p> 在历经周折,多次反复,不断更改出行方案之后,大家在5月2号凌晨两点半全部到晓山家集中,3点前,一行6人离开榆次,踏上了西行之路。好在前期准备充分,所以,尽管日程多次变动,但我们还是信心满满,而且各项工作都安排的贴切妥当。</p><p> 一行6人依次为秦继英(66岁),张佳胜(63岁),刘晓山(59岁),闫华峰(58岁),车彩云(57岁),王秀萍(55岁)。</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月二号</b></p><p> 今天一路还算通畅,虽然路上车多,而且部分路段拥堵,但还是在开行了18个小时,行程1300百公里之后,顺利抵达成都,入驻维也纳酒店,晚上儿子邀请大家一起品尝具有成都特色的夜啤酒。</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月三号</b></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由于昨天行程疲劳,大家七点多才起来,然后到街上吃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早点,大约八点半,离开酒店开始进藏的行程(这次西行我们采用比较经典的川入、青出(即国道318进,国道109出),沿途线路和日程,大部分参照几个自驾游俱乐部的行程,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时间临时调整)。</span></p><p> 今天的行程是成都—雅安—泸定—海螺沟。出行才知道成都的拥堵,从三环开始,一直到出城高速,路几乎成了停车场,一直经过几个分流出口之后,车速才开始上到七八十,但是依然行进缓慢,可想一号,二号该是什么状况。本来计划在雅安停留3个小时,参观碧峰峡,但因为路堵,到雅安已经11点多,只好放弃,向下一个目标前进。雅安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两汉文化历史底蕴丰厚,雅雨、雅鱼、雅女称为“雅安三绝”。</p><p> 经过雅安直接向泸定桥出发。由于雅康高速落成,二郎山隧道贯通,所以不再翻越二郎山,体验不到一山两季的感受。出了隧道不久,映入眼帘的是银白色的雪山(是为贡嘎雪山,后面还有近距离接触,所以这里不做介绍),这可是第一次,那个兴奋,毕竟五月了,感觉很神奇,赶紧在服务区停车,拍照留念的游人众多,大家颇为兴奋。</p><p> 在下午一点多,终于到达了甘孜州的泸定县。泸定桥又称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相传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桥,并在桥头立御牌。该桥建成于1706年,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泸定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汉族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飞夺泸定桥”,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和世界军史上“惊、险、奇、绝”的战争奇迹,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p><p> 停好车后,没顾上吃饭,就先参观泸定桥,这边管理比较严,进入景区必须佩戴口罩,量体温,门票都在网上预约,泸定桥只需10元,这个出乎预料。站在铁索桥上,俯瞰脚下滚滚而过的大渡河,不由得想起毛主席在1935年写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度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可谓气势磅礴,震撼人心。</p><p> 在泸定吃了饭,随手5元一斤买了一筐樱桃让我们大饱口福。泸定号称全国红樱桃产业中心,樱桃皮薄甘甜,一路走过,路边很多果实累累的樱桃树很是诱惑,我们停下脚步,拍照留念,还亲自摘了几个品尝。大约于下午5点到达了磨西古镇。到达预定酒店后,迫不及待的登上楼顶,几座雪山尽收眼底,贡嘎雪山的魅力又一次征服了大家!放下东西,顺磨西老街拾级而上,老街保留了过去的色彩,虽然街边的店铺,酒吧都充满了现代的气息,但是较具特色的1918年法国传教士修建的天主教堂,还是告诉我们,这里的古老与悠久。磨西古镇是红军进入甘孜藏区的第一镇。磨西古镇的天主教堂是红军长征时期毛泽东的临时住地,在此,红军召开了“磨西会议”,部署了飞夺泸定桥的具体计划。</p><p> 晚饭后,我们感受了无处不在的四川麻将,街边敞开的店铺,其特大号麻将是真正的四川特色,搬砖恰如其分,用四川麻将玩起了我们的缺坎边吊,实是快乐!今日行程300公里。</p> <p>首次目睹雪山的兴奋</p> <p>晓山,秀萍夫妻宣誓</p> <p>四个硬汉与欢呼雀跃的两位女士</p> <p>一行六人进藏前的合影</p> <p>红军22勇士用血肉之躯飞夺泸定桥</p> <p>大渡河,铁索桥</p> <p>跨越泸定桥,重温勇士路</p> <p>泸定是中国红樱桃产业中心,沿路绿树硕果累累</p> <p>磨西老街的魅力</p> <p>远望古老的街道</p> <p>酒店楼顶就可以远眺雪山</p> <p>休闲</p> <p>身后就是贡嘎雪山</p> <p>磨西古镇</p> <p>四川麻将,榆次打法,没有风的缺坎边吊</p> <p>贡嘎雪山远望,日照金山更有魅力</p> <p>今日我们走过</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月四号</b></p><p> 七点起来我们赶紧吃了早饭,带好行装向国家5A级景区海螺沟出发。</p><p> 从景区大门开始乘坐大巴,行驶一个小时后到达索道站,换乘索道缆车后直达4号营地。海螺沟一号冰川长达13公里,面积24平方公里,大冰瀑高1080米,宽约12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冰瀑。</p><p> </p> <p>壮美的贡嘎雪山</p> <p> 海螺沟最高海拔7556米,即贡嘎山顶,是蜀山之王,令人向往的“香巴拉门户”和进藏旅游第一站,以雪山、冰川、温泉、红石、森林、云雾“六绝”闻名于世。4号营地海拔3600米,却可以眺望7556米的贡嘎雪山。</p> <p>在3600米的4号营地,身后是6000多米的雪山</p> <p>留下一段记忆</p> <p>夫妻自拍</p> <p>雪地凉不凉?</p> <p>世界上最大的冰瀑</p> <p>女士与雪山比美</p> <p>随走随拍,扫了几个不知冷的美女</p> <p> 从海螺沟下来,我们马不停蹄就朝着今天的目的地新都桥开拔。沿路我们参观了亚洲最大的红石滩公园,翻越了第一个垭口雅家埂(海拔3800米),随后向康定出发。</p><p> </p> <p>色彩艳丽不?</p> <p>山清水秀石红</p> <p>壮观的贡嘎雪山与色彩斑斓的红石滩</p> <p> 爱情城市康定没有停留,继续前进,翻越了进藏路上第一个高海拔折多山垭口(折多山海拔4962米,垭口海拔4298米,素有“康巴第一关”之称,是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过了折多山就进入康巴藏区),除稍微感到气紧外,没有更多不适。</p> <p>垭口留影</p> <p>折多山垭口</p> <p> 下午六点多,到达目的地新都桥,入驻祥云大酒店(贵宾楼)。新都桥号称摄影天堂,不过由于季节问题,草木未绿,美景未现,不过民居特色还是值得称颂。本来晚上想出去拍点夜景,可是路两旁除了酒店,还是酒店,只好败兴而归!今日行程180公里,新都桥海拔3300米。当晚,我们就着青稞酒,吃了一顿牦牛肉涮锅。</p><p><br></p> <p>这是秋天的新都桥,观景台绿草成荫,如此远眺贡嘎雪山主峰,确实令人陶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月五号</b></p><p> 早晨八点离开新都桥向稻城亚丁出发。今天路上还出了一点麻烦,由于开车不小心,在过了雅江不久,与广东自驾过来的两个小妹发生剐蹭事故,期间处理事故花费了一个多小时,不过还好,两个姑娘还成了朋友,互留电话微信,此后在亚丁还又一次相遇,正所谓不打不相识。</p><p> 从雅江到理塘,翻越了剪子弯山垭口(海拔4659米),而著名的天路十八弯就在爬剪子山路上。</p> <p>剪子弯山天路十八弯</p> <p>十八弯观景台</p> <p>标志前留影</p> <p>随心所欲</p> <p> 此后我们又翻越了熊宗卡(海拔4281米),卡子拉山(海拔4718米),这里属于高原草甸,植被比较薄,此时草甸依然枯黄。</p> <p>熊宗卡的云朵</p> <p>视线极佳,数百公里以外尽收眼底</p> <p>来个全景,美不胜收</p> <p>卡子拉山草甸</p> <p>藏区分布最广的建筑,精美而富丽堂皇</p> <p> 中午一点多到达理塘。理塘是四川甘孜州的高原县城,被称为高原第一城,县城海拔4000米。我们简单用餐后,离开318国道,沿着227国道马上向稻城亚丁方向出发。</p><p> 沿途穿越海子山自然保护区。3287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平均海拔4500米,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体遗迹,以“稻城古冰帽”著称于世。区域内最高点为“果银日则”,海拔5020米,共有1145个大小湖泊,其规模密度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藏族人称高山湖泊为海子,所以这里叫做海子山。海子山也是四川海拔最高的湿地,如果秋天可以看到独有的红树林奇观。而且这里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就有十几种。</p><p> 海子山是天然石雕公园,铺天盖地,千奇百怪而又形神兼备,极为震撼。期间从兔儿山(海拔4696米)开始,在海拔4000多米上穿行近百公里的,直到稻城,入驻香格里拉扎西龙达酒店(海拔2900米)。饭后,热情的酒店老板免费为我们提供麻将娱乐,大家玩到十一点收场休息,今日行程480公里。</p> <p>龟兔赛跑之兔子山</p> <p>海子山海子的醉人美景</p> <p>海子山地质公园留影</p> <p>脚下是海子视而不见,都在往西眺望</p> <p>天路十八弯和海子山无人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月六号</b></p><p> 今天七点就赶紧吃了饭,往亚丁景区走。景区管理依然非常严格,扫二维码注册实名登记,填写健康码,量体温,而且坐车还的再次扫二维码实名登记,全程佩戴口罩。</p><p> </p> <p>亚丁景区游览线路</p> <p>身后就是央迈勇</p> <p>艰难的攀登</p> <p>这里的动物与人和谐相处</p> <p> 现在的景区,乘车成了景区赚钱的手段,从入口乘坐大巴,然后还要换乘观光车,仅仅车票就要二百,真乃生财有道啊!</p><p> 仙乃日(藏语观世音菩萨6032米,北峰)、央迈勇(藏语文殊菩萨5958米,南峰)、夏诺多吉(藏语金刚手菩萨5958米,东峰)三座雪山相距不远,各自拔地而起,呈三角鼎立,藏传佛教称为“日松贡布”,意为三怙主福山。从观光车下来,三座神山就近在咫尺。</p> <p>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p> <p> 今天是个艰苦的旅程,从观光车下来,到牛奶海,五色海大约5.7公里,但是几乎一直爬坡,特别是3公里后,开始六十度坡的爬行,然后到达海拔4600米的牛奶海,以及海拔4700多米的五色海。真的很艰苦,继英,晓山,秀萍步行一段后实在体力消耗过大,不得不返回,去短线景区浏览,而我们三个,咬牙坚持,依靠氧气罐,葡萄糖,中间又吃了不少东西,几乎走几步就得休息一下,硬是爬上了牛奶海。</p><p> 亚丁,被世人称为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这里的牛奶海,五色海,珍珠湖,一尘不染,景区也保留原汁原味,路都是石头,垃圾都要集中收集用马儿驮下去。</p> <p>五色海,牛奶海美景</p> <p>海子的魅力</p> <p> 到了牛奶海后,身体极为疲劳,我和彩云没有勇气再登五色海,佳胜又坚持上到五色海,用他的话说,就是靠着氧气罐走了一圈,返回途中又与广东两个撞友小妹相遇,寒暄之后赶紧下山。这一路确实疲惫不堪,甚至遇到高反严重到几乎休克的游客,不过景色真的很美,而且各种动物和人和谐相处,见识了岩羊在岩石上跳跃、戏嘻、奔跑的奇观。</p><p> 今天真正感受到了高原缺氧的困惑,不到6公里,我们用了6个多小时才打了个来回,而更为严重的是,四个硬汉面部全部晒伤(二位女士都抹了防晒霜,我们几个忽略了),第二天,面部开始脱皮。</p><p> 当晚继续入驻扎西龙达酒店,还好,下到香格里拉镇,高反全无,饭后又玩了一会麻将后就寝。</p> <p>亚丁一日游</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月七号</b></p><p> 早饭后,我们立即启程,沿227国道原路返回(另一条线是向南前行,到飞来寺,梅里雪山,然后沿滇藏线到达芒康,因我们一路上所见雪山众多,其美远比梅里雪山壮观,所以不再前往),大约12点到了理塘,简单用餐后,加满油继续前行。</p><p> 向西行驶大约三十公里就是著名的毛垭大草原,沿无量河穿行数十公里,一直到海子山脚下,草原面积达14000平方公里,并有多种珍稀动物,是中国六大最美草原之一。</p> <p>我们来时的毛垭大草原,草还枯黄</p> <p> 穿过大草原,我们来到了海子山(海拔4685米),来到了爱情海(姐妹湖,也叫眼睛湖)。</p> <p>爱情海—美丽的姐妹湖</p> <p>姐妹湖也叫眼睛湖</p> <p>姐妹湖短暂停留</p> <p> 海子山继续下行,穿过六个隧道,到达了美丽的巴塘(海拔2575米,气候非常好,也是四川与西藏接壤的最后一个县城),国道穿城而过,未做停留,沿着河流到达金沙江(金沙江发源于青海境内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冬雪山北麓,是西藏和四川的界河,是长江的上游),过了金沙江大桥,就进入西藏昌都地区的芒康县。</p> <p>桥中就是四川西藏的分界线</p> <p> 穿过海通沟(这里气候多变,地质复杂,是川藏公路上令人望而生畏的鬼门关),翻越宗巴拉山(海拔4150米),经过了318国道上的第一个兵站,海通兵站,到达今天的目的地芒康(芒康是川、滇、藏三省区的集合部,也就是茶马古道进藏第一站,滇藏线与川藏线在这里汇合,县城海拔3860多米,是这次沿途住宿海拔第二高,因为修路,路况不太好,还遇修路堵了一段),入驻昌都纳日源酒店,今日行程520公里。</p><p> 晚饭后,原准备继续打牌娱乐,但当地酒店,棋牌室都不提供,据说在2018年,西藏取消了棋牌室,禁止打牌赌博,随后都赶紧休息,今天住宿略感气紧,所以都准备了氧气就寝。</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月八号</b></p><p> 早饭后,继续向西开拔!</p><p> 首先翻越的是海拔4378米的拉乌山,现在海拔4000多米似乎太多了,大家感觉很平常,在经过藏式小寨(如美)后,来到气势磅礴的澜沧江,之后,汽车一直盘旋在长达30公里的觉巴山(海拔3940米),其后盘旋而下,从海拔4000多米一下又降到海拔2500米的边竹卡检查站,进藏开始,各种检查就多了,身份证,驾驶证,行车证,现在还必须扫码注册健康码,同时加油也需要各种证件,人车拍照,总之,进藏后检查非常多,而且各种限速也多了起来。</p><p> 我在从高到低的时候,突然发现身体有不适感,打开海拔仪一看,海拔低了,自己也有感觉,其后在多个起伏路段都有反应,似乎太敏感,后来查询才知道,这也和高反一样!</p><p><br></p> <p>东达山</p> <p> 一路爬升,终于到达东达山垭口, 这里海拔5008米,是行程中第一个海拔超过五千米的垭口,我们一下车就发现风好大,吹起来真冷,大家匆忙环顾并拍照后,不敢久留,又继续前进。</p> <p>东达山我来了!</p> <p> 经过数小时的跋涉,到达了海拔4400米的邦达。邦达是川藏南线和北线的交汇处(即318线与317线交汇),这里也有检查站,简单吃饭后,继续前进。</p> <p> 随后,开始翻越业拉山(海拔4839米),这是横断山最大的天险,这里地貌与之前草甸绵延不断不同,而是寸草不生,过了业拉山垭口,就是著名的怒江72拐。</p> <p>蹲下来,咱不要挡住那七十二拐</p> <p>怒江七十二拐</p> <p>标志前留念</p> <p> 天路72拐,从海拔4658米的垭口,经过12公里向下行驶,直接来到海拔3100 米的怒江边,随后沿着一边是咆哮的怒江,一边是陡峭的山崖开出来的国道前行,一路峡谷奇观不断,大约五点多,终于到了目的地八宿,入驻1980精品酒店,今天行程360公里,开行时间超过八个小时。这里海拔3260米,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在话下,而且除了芒康,每天晚上都要小酒伺候!</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月九号</b></p><p> 今天六点我们就起来,因为昨天前方下好大的雪,为了安全,我们决定早点出发,把时间安排充足。</p><p> 路上湿滑,但是未结冰,两边地上明显有积雪,可见昨天下的不小。大约两小时的路程,在翻越安久拉山(海拔4468米)之后,到达了“天堂有泪化作柔情然乌”的然乌湖。为了近距离欣赏,要离开318国道向南再走10公里。</p><p><br></p> <p>天气阴沉,形成了水、山、天浑然一体的然乌湖</p> <p>湖水清澈透明,水中石头,树木尽收眼底,可惜天气阴沉,直到离开才逐渐放晴</p> <p> 然乌湖位于八宿县城西约90公里的然乌镇,面积为22平方公里,湖面的海拔高度为3850米。然乌意为“尸体堆积在一起的湖”,传说中湖里有头水牛,湖岸有头黄牛,他们互相较量角力,死后化为大山,两山相夹的便是然乌湖。形成是由于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是藏东第一大湖,也是风景如画的西天瑶池,更是不需要门票的人间天堂,这里一年四季都景色怡人。</p><p> 湖畔西南有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向有伯舒拉岭。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构成了然乌湖主要的补给水源,井使湖水向西倾泻形成西藏著名河流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的上源之一。</p> <p>与美景相伴,心情特别舒畅</p> <p>天气不影响心情</p> <p> 这里继续往南,可以去岗日嘎布雪山和阿扎贡拉冰川,由于修路,一直间断放行,而且天气阴沉,担心路堵,有雨雪,另外之后一路上雪山,冰川接触不少,所以大家一致决定不再前去,所以又返回318国道继续西行。开行不久与一过路小溪相遇,停车小憩、戏水。</p> <p>这里山间溪水清澈流过马路,汇到另一边则水流湍急,这是帕隆藏布江的上游。</p> <p> 继续前进,路过米堆冰川,因前面雪山,冰川接触多,所以没有拐进去,一直到了波密县城,中午就在波密加油用餐后继续前进(进入藏区后,油价比内地高一块左右,加油一如既往需要登记)。</p> <p> 接下来进入被称为通麦天险的路段,不过随着通麦特大桥的落成,隧道的贯通,通麦天险基本不存在了。这里植被茂盛,空气非常清新,雅鲁藏布江与帕隆藏布江在这里汇合,江水湍急,波涛汹涌,水声震天。</p> <p>通麦特大桥</p> <p> 由于墨脱,波密一带修路,所以没有再去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一直沿318前行。</p> <p> 色季拉山(5134米),属念青唐古拉山脉,是西藏林芝县东部与中西部的分界带,是尼洋河流域与帕隆藏布江的分水岭,为川藏公路南线所跨越。登临海拔4728米处的山口,可观日出、云海、无际的林海和远眺南迦巴瓦峰峻美的雄姿。</p><p> 色季拉山最为壮观的是满山的杜鹃,在海拔3000米到5000米山峰,大约一千平方公里,25种杜鹃,在六月会竞相开放,颜色更是多达十几种,蔚为壮观!</p> <p>这是最近距离亲吻雪山</p> <p>脚下是厚厚的积雪,而蓝天白云更是衬托出雪山的壮美</p> <p>从美丽的然乌湖到鲁朗林海和田园风光,到色季拉山冰雪连天</p> <p> 翻越色季拉山后,与林芝越来越近,山势也逐渐趋于平坦,大约六点多到达林芝(海拔2900米),林芝古称工布,藏语意为"娘氏家庭的宝座或太阳的宝座",林芝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其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山南两地市相连,东部和北部分别与昌都市、那曲地区相连,南部与印度、缅甸两国接壤。被称为西藏的江南,以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著称于世。</p> <p>看看这张图,你就知道川藏线的魅力了</p> <p> 林芝所在八一镇地势平坦,街道干净整洁,道路都挺宽敞,是西藏最宜居的地方,进入西藏,发现天黑的晚了,八点半了太阳还未落山,而早晨七点路灯还没关。随之入驻如林酒店,当晚就着小酒品尝了著名的墨脱石锅鸡。今日行程450公里。</p> <p>品尝林芝名吃墨脱石锅鸡</p> <p>林芝天亮的明显晚,这是清晨六点半与七点的林芝</p> <p>这是七点拍的月亮</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月十号</b></p><p> 早晨七点用餐后,直接上了林拉高速(高速免费),因为沿途看多了雪山,湖泊海子,后面还要去羊卓雍错,纳木措,青海湖等,所以没有去位于工布江达县的巴松错,也没有翻越米拉山(海拔5018米),高速隧道已经贯通,下午一点便到达拉萨,入驻布达拉宫广场的城市特别快捷酒店。今日行程420公里。</p><p> 进到拉萨,感觉空气污染比林芝严重多了,而且周围植被基本没有,山上全是裸露的沙土,所以断不了就是扬沙天气,之后去羊卓雍措也是感受更深,山上植被很差。</p> <p> 酒店楼下有很多饭店,我们一路基本都选择川菜,所以吃饭不是问题。饭后到房间稍做休整就一起往布达拉宫广场走去。</p><p> 非常遗憾,现在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好多宫殿都处于关闭状态,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也停演,所以我们只能远观这些雄伟建筑的外观,远眺它们的雄姿。</p><p><br></p> <p>雄伟的布达拉宫</p> <p> 布达拉宫在西藏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是当时西藏的吐蕃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古老的宫堡也大部分被毁于战火,直至公元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建立噶丹颇章王朝并被清朝政府正式封为西藏地方政教首领后,才开始了重建布达拉宫,时年为公元1645年。以后历代达赖又相继进行过扩建,于是布达拉宫就成了今天规模。</p><p> 布达拉宫建在3700米的红山上,宫堡依山而建,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被誉为高原圣殿。</p><p> 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到布达拉宫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总是不计其数。他们一般由山脚无字石碑起,经曲折石铺斜坡路,直至绘有四大金刚巨幅壁画的东大门,并由此通过厚达4米的宫墙隧道进入大殿。</p><p><br></p> <p>拉萨,我们来了!</p> <p>布达拉宫广场非常开阔,对面是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在碑的后面就是自治区党委、政府</p> <p> 在拉萨,安检特别频繁,而且很严格,在进入布达拉宫广场,都要进行查验身份证,刷脸通过,哪怕是从布达拉宫前面的人行道通过,也要经过安检,其后在大昭寺,八廓街等都是如此,所以,几乎每进一个地方都要佩戴口罩,排队依次安检。</p> <p>布达拉宫四周转经筒很多</p> <p>拉萨著名的八廓街(也称八角街)</p> <p>八廓街民族建筑非常精美,偶遇几对拍婚纱照的,服装,风格真实反应了民族特色</p> <p>拉萨之夜</p> <p>布达拉宫之拉萨情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月十一号</b></p><p> 今天日程轻松,早晨七点多吃了早餐后,我们开车前往羊卓雍措。</p><p> 出了拉萨城,沿着雅叶高速(机场高速,免费)走到尽头,然后进入318国道,过了曲水雅鲁藏布江大桥,走一段沿河公路,转到s307山路。</p><p> 在景区管理处进行登记注册,测量体温,然后通过安检才能进去,门票是120元,不过现在免票。</p><p> 进入藏区后,限速非常多,由过去的发放路条,全部改成了区间测速,或者区间限速,30公里的时速随处可见,所以开车一定小心驾驶,不过中间可以找地休息耗时间,在爬岗巴拉山途中,就有雅江河谷观景平台,虽说景色不怎么样,却可以休息等待。</p> <p>这里就是雅江河谷观景台</p> <p> 时间差不多后,我们继续上行,翻越了岗巴拉山(海拔5030米,垭口4990米)后,终于到达羊卓雍措观景台,羊湖的美景一览无余。</p><p> 羊卓雍措,有的人简称羊湖(并非藏北的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p><p> 羊卓雍措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中段在浪卡子县与贡嘎县之间,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羊卓雍措面积67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p> <p>羊卓雍措观景台</p> <p>美丽的羊卓雍措</p> <p> 浏览完湖光山色,原路返回。在返程途中,路边的水果采摘吸引了大家,随之停车买了一个本地香瓜和西瓜,西瓜不大,但是口感极佳,回到拉萨后还又买了两个,在随后的行程中解馋。进拉萨时又是各种安检,验证,很是费时却又无奈,进藏后不知道已经是第几次了,总之西藏,尤其是拉萨,安检非常严格,昨天在广场、大昭寺、八廓街,特警,公安也很多。中午时分返回,饭后都回到房间休息,今日行程260公里。</p><p> 下午四点多,我和晓山绕着布达拉宫前面走了一圈,然后逛了广场西南的一个大型农贸市场,在拉萨,做生意的几乎都是内地人,就是这里也一样,全是内地人,蔬菜,水果,以及各种肉类,海鲜都很丰富,边走边咨询价格,发现价格都不高,而且肉类比我们那里还便宜,可见拉萨人的生活压力不大,也很安逸。</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月十二号</b></p><p> 今天我们出发时间是五点,快出拉萨时,路边早餐店开了,包子,稀饭,豆浆,我们几个快速用餐后就沿着109国道前进。开始路还好走,一个小时后,各种限速开始了,速度不能超30公里,而且都是几公里,十几公里多少时间跑完的设置,无奈既要看时间,还的看里程表,中间为了拖时间等速度,干脆停车休息。</p><p> 天亮后,可以看到青藏铁路就和109国道相伴而行,而且现在的京藏高速也在施工,不过高速有隧道贯通,所以与国道时分时合,进入当雄界,已经升入4000多米的高原,行驶180公里后到达当雄,随之离开109国道进入到纳木措的油路,还有60公里。</p><p> 从当雄行驶20公里就到达纳木措景区大门,换票后继续向目的地出发,一进景区,马上就又是限速30公里,那叫个郁闷!</p> <p>半山腰休息看对面雪山</p> <p>一边补给,一边观景</p> <p> 时间消耗差不多,开始继续爬那根拉山(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属念青唐古拉山脉,是跨过念青唐古拉山脉去纳木错的山间通道),就在快到山口时,路面积雪结冰越来越严重,这是昨天纳木措下大雪所致,到达山口,车已经堵了一长留,好多车无奈返回,有的则停下不走了,等待积雪融化。</p><p> 这是这次进藏最严重的情况,尤其是站在山口往下看,山路全被冰雪覆盖(山那面背阴,所以冰雪很厚),当时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继英,晓山和两位女士主张返回,而佳胜则主张继续前进,我也支持这个意见。艰难说服他们后,我来驾驶,启动四驱雪地模式,开始慢慢下山。</p><p> 一路上车很少,有的就停在路边不走,不过我们没有停下,一是家乡雪路常走,另外车子性能优越,当然,我还是全神贯注的驾驶,车子稳稳行驶在路上,直到景区。</p> <p>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20平方公里。</p><p> 纳木错最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错”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p> <p>四个硬汉合影</p> <p>天湖纳木措</p> <p>照顾藏族同胞,每人一百元骑马走了一圈</p> <p>马背上的合影</p> <p>马上倩影</p> <p>身后的纳木措天湖一色</p> <p>纳木措的渔鸥</p> <p>喂食渔鸥</p> <p>人与鸟</p> <p>羊卓雍措与纳木措</p> <p> 纳木措是咸水湖,但是含盐量只有2%,我曾取水品尝,但几乎感觉不到咸。现在还不能近距离接触,岸边都还是结冰状态,而且由于没有登高处(远方雪山可以登上去俯瞰,但我们估计没那个能力),湖面太大,根本看不到边,所以看不到湖面的壮观,只是一片墨蓝色。喂食渔鸥的地方是唯一可以接触水面的地方,因为这里结冰有所融化。</p><p> 留恋一个多小时后,我们依依不舍的再次启程。原以为山上路面依然积雪难行,谁知道行驶过来后发现竟然冰雪全无,而且路面都干了,真是冰火两重天的感觉。</p><p> 出来在当雄吃了碗面就继续赶路,此后路途顺当,依然在高原行驶不提。大约六点多来到那曲,今天还弄了个措手不及,原以为现在人少,就没有预定酒店,可是那曲海拔4650米,晚上依然寒冷,住酒店还要有暖气为佳,为此颇费周折才住下,连酒店名称都忘记了,办好手续就出外面找饭店吃饭,随后返回酒店,为防高反,每个人都拿了个氧气罐备用。今日行程460公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月十三号</b></p><p> 昨天晚上,是我们入藏以来高反最严重的一次,佳胜,继英都靠吸氧艰难的迷糊了一会,晓山头疼的服用了头疼粉才缓解,也是依靠氧气方小睡片刻,而我头疼又懒得起来服药,以为靠着氧气可以缓解,结果抱着氧气罐时吸时睡,还是不行,大概也就三两个小时,实在难受,干脆起来,吃了药就把他们全叫醒,既然睡不舒服,我们不如启程!</p><p> 还好两位女士反应不大,简单吸氧就能解决,不过也没睡好。于是大家收拾行李,在凌晨两点多就装车出发了,车上再睡吧。</p><p> 这一路基本在海拔4500米高原行驶,随时与青藏铁路相伴而行,日出时分,到达了唐古拉山口。</p> <p>这是在车上拍的初升的太阳</p> <p>唐古拉山口海拔标志,石头小的快看不到了</p> <p>这是兰西光缆竣工纪念碑</p> <p> “唐古拉”,藏语意思为“高原上的山”。唐古拉口海拔5231米,这里终年风雪交加,被号称“风雪仓库”。唐古拉是青海和西藏的分界线,是沿青藏公路进入西藏的必经之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青藏铁路也从唐古拉经过,其最高点为5072米,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铁路。</p><p> 翻越唐古拉山口大约十公里就是唐古拉兵站,这里可以吃饭住宿。汽车一直在5000米的高原上行驶,这里看不到多少高山,反而如同平原、盆地,视野非常开阔,有一望无际的感觉。进入青海省后,很快就进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也称可可西里无人区,从唐古拉山一直延伸到格尔木市的昆仑山脉。</p> <p>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4.5万平方公里。可可西里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可可西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在这里主要是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由于该地区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p><p> 可可西里保护区以高原草原和高原草甸为主,这个季节草还未返青,可以想象6月以后过来,那一望无垠的草原该是多么壮观!我们沿着可可西里东南穿行,基本与青藏铁路并行,沿途藏羚羊,野驴,野鸳鸯等各种动物随处可见。还看到一种鼠一样的小动物,晓山问是啥,回来查阅资料才知道,是藏鼠兔,煞是好看。</p> <p>可可西里保护区站点</p> <p>藏羚羊,藏野驴,藏鼠兔</p> <p> 保护区的动物看着非常干净,包括野骆驼,野牦牛,湖泊看到的鸳鸯,毛色都很漂亮。</p><p>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沱沱河,在一家陕西面馆吃了碗手工臊子面,调上我们带的老陈醋(来时佳胜带了一箱酒,一瓶醋,我还带了一壶,每到一处,只要海拔在3000米左右,总是小酒伺候),味道还是不错的,也是这十来天吃的口感最好的,尽管是高压锅烹煮,但很棒。</p><p> 沱沱河原是长江旧源,现在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p><p><br></p> <p>现在三江源设立了国家公园</p> <p> 昆仑山口位于青海西南部,昆仑山中段,格尔木市区南160公里处,是青海、甘肃两省通往西藏的必经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关隘,因山谷隘口而得名,亦称“昆仑山垭口”,海拔4767米,相对高度80-100米,寒冻风化剥蚀作用强烈。</p><p> 青藏线为109国道,格拉段是真正的高原公路,也是青藏线最繁忙,行程最艰苦的路段。格拉段先后翻越昆仑山(海拔4600米)、风火山(海拔5010米)、唐古拉山(海拔5320米)、头二九山(海拔5180米)等高山,跨越楚玛尔河、红梁河、曲水河、秀水河、北麓河、雅马尔河、通天河等河流,计长1161千米,其中属于平丘区的里程为1013千米,在重丘区为148千米。全段海拔在4000米以上。</p> <p>这是青藏线格拉段线路图及沿途垭口海拔</p> <p> 翻越昆仑垭口后,海拔逐渐下降,经过十六个小时的艰苦跋涉,才走完青藏公路的那拉段,这一路,由于路况差,非常颠簸,路面时不时就是搓板状,下午6点多进入市区,入驻凯斯顿大厦,行程830公里。</p><p> 格尔木市,隶属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是蒙古语译音,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格尔木是青海连接西藏、新疆、甘肃的战略要塞和中国西部的交通枢纽,青藏、青新、敦格三条公路干线在此交汇;青藏铁路已全线通车;境内有长江源头、万丈盐桥、昆仑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自然景观。</p> <p>唐古拉山与西西可里无人区</p> <p> 格尔木海拔只有2780米,大家所有不适几乎全部消失,感觉胃口大开,想找个清真饭店,好好的吃顿羊肉,不曾想,所有的清真饭店都不让抽烟,更不要说喝酒了,突然想起家乡清真饭店,不要说抽烟,喝酒猜拳也此起彼伏,看来正宗与非正宗有天壤之别,也许家乡的清真饭店实际应该叫牛羊肉饭店!无奈之余,拿出手机查找搜索,最后在一家宜宾人开的川菜馆用餐,味道还比较正宗。这是下高原后的第一顿饭,继英都可以喝酒了,所有的不适症状全部消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月十四号</b></p><p> 今天早上六点多我们出发,走京藏高速,计划参观茶卡盐湖、青海湖后直接到西宁。</p><p> 出城前加满油,直接上了高速。京藏高速现在只有格拉段还在施工,从格尔木到北京已经全部贯通,这里的高速几乎没车(现在格尔木是起点,而大车几乎全部走109国道,路况非常好),我们原计划到高速服务区吃早饭,结果通过两个都不经营,就是加油的也要八点以后才上班。好在带有开水,大家泡面就蛋糕,勉强对付后没有再停留,直接到了茶卡盐湖。</p><p> 十二点多,我们到达了茶卡盐湖。在扫码注册,填写好健康码后,我们进了景区,这里也是免票状态,从停车场看,全是私家车,以往熙熙攘攘的旅行团一个没有。</p> <p>茶卡盐湖也叫茶卡或达布逊淖尔,“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盐的海;“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p><p>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附近。茶卡盐湖位于茶卡盆地的西部,长15.8公里,宽9.2公里,面积154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059米;盐湖的边缘呈放射状展布的茶卡河、莫河、小察汗乌苏河等河水入湖,在湖区东部泉水发育,以地下水的形式补给茶卡盐湖湖盆。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结晶盐湖。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盐但不可直接食用。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质,使盐晶呈青黑色,故称“青盐”。初步探明的储量达4亿4千万吨以上。</p> <p>茶卡盐湖</p> <p>著名的天空之镜</p> <p>盐湖之盐路</p> <p>进入景区,脚下都是青盐,周围都是盐雕、盐池</p> <p>景区交通由小火车、游船和电瓶车组成,现在景区交通成了最赚钱的工具,远远高于门票</p> <p>九宫格展示</p> <p> 戏耍完后,我们就在景区出口一个四川小吃店,吃了酸辣粉、凉面、牛肉面等小吃,稍事休息就启程前往青海湖景区。</p> <p>去青海湖的路上,偶遇一群神雕</p> <p>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中国青海省内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内流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p><p> 青海湖湖面4456平方公里,东西长105公里,南北宽63公里,略呈椭圆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p> <p>晴空万里的青海湖</p> <p>蓝色的湖水与天相连</p> <p>天气马上阴沉</p> <p> 大约四点多到达青海湖,赶紧扫码,填写健康码,购买门票进入景区,并乘坐电瓶车到达码头,为了体验湖面景色,并到二郎剑观景,选择了乘坐游船。这是最扫兴的游船,竟然是全部在密封舱,窗户都被盐水腐蚀的看不清楚,全程如同在监狱,只能透过窗户,看着混浊的湖水。</p><p> 到达二郎剑都不能多停留,天气忽然巨变,等坐景区大巴来到步道,突然下起了雪,而且湖面顿时浪花四起,我们紧走,匆忙到码头处拍个照片,结果湖水已经漫过路面,暴风雪越来越大,所有游人赶紧出景区开车离开,而风雪越来越大,路上能见度很低,就这样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只好直接向西宁进发。</p><p><br></p> <p>茶卡盐湖,青海湖</p><p><br></p> <p> 上了高速不久,又是艳阳高照,在服务区休息,遇到刚从青海湖过来的几个游客,他们说青海湖下的很大,衣服、鞋子全部湿了,这天气果然捉摸不透,说变就变。</p><p> 晚上七点左右才到达西宁,由于市区修路,绕了一圈才到了酒店,入住星程酒店,今日行程810公里。</p><p> 安顿好后,我们在一个陕西饭店用餐,老板挺好,就着几个小菜,喝的是53度的青稞酒,最后臊子手擀面味道挺好。本来计划明天到塔尔寺转一圈,一查路程,西宁到西安还有近九百公里,没办法,明天依然需要早起出发,随即赶紧洗漱就寝。</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月十五号</b></p><p> 早晨五点起床,收拾装车后立马开拔。七点多在兰州南服务区吃了早饭后继续行驶,先后经过甘肃、宁夏、甘肃,中午在天水服务区就餐。一路人歇车不歇,大约五点半到达了西安,今天下榻金豪精品度假酒店,行程890公里。</p><p> 酒店紧挨着西安电影制片厂,出门还拍了几张照片才去吃饭。</p> <p>西安电影制片厂</p> <p> 晚饭在大雁塔广场边的一个西安美食城,各种特色小吃都有。西安热多了,要了几个小菜(西安八大碗),小酒不断,外加冰镇啤酒。我吃了碗biangbiang面,也就是扯面,伴着辣椒、葱花,少不了酱油、醋等调味品,吃起来够爽!</p> <p> 大唐不夜城位于西安曲江新区举世闻名的大雁塔脚下,是陕西省、西安市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总占地面积967亩,总投资50亿元;北起大雁塔南广场,南至唐城墙遗址,东起慈恩东路,西至慈恩西路;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480米。 该项目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以体验消费为特征,着力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商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消费天堂。</p><p> </p> <p>灯光下的大雁塔</p> <p>大雁塔北广场,都在等待九点的音乐喷泉</p> <p>此时可谓灯火辉煌</p> <p>现在的大雁塔周围打造的非常精美,尤其是夜晚,当灯光亮起,与大唐不夜城相映成辉,每天游人如织</p> <p>景区很大,只能走马观花</p> <p>照片太多,选几个放上来欣赏!</p> <p>音乐喷泉吸引很多人观看</p> <p>大唐不夜城与音乐喷泉</p> <p> 走走看看,街边建筑有着皇家宫廷风格,灯光下,不夜城更是五彩缤纷。因为时间晚了,有些街头表演已经收工,晚上大型花车巡游也未能目睹,那个网红不倒翁小姐姐也早早下班,只看到演员扮演的吊线木偶,扮演诗仙李白的悬空诵诗等,就这样走的都感觉好累!</p> <p> 非常遗憾的是,下午来了就迟了,没能去大唐芙蓉园走走,不过这难不倒我们,西安太方便了,只要有着这个念想,随时可达,当然,届时一定看一场盛唐歌舞表演!</p><p> 大唐芙蓉园位于大雁塔东南,是西安精心打造的又一AAAAA盛景,它是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园林式样重新建造的,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主题文化公园,占地1000亩,其中水域面积就300亩。</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月十六号</b></p><p><b> </b>今天是睡的最安逸的一天,八点多才准备出去吃饭。我们找了一家羊肉泡馍店(其实无所谓正宗与否,当初我吃正宗的还咬不动呢),吃着味道尚可,就是咸了。晓山、彩云不喜欢吃这个,去吃稀饭蒸饺。</p><p> 由于今天时间充足,我们晃晃悠悠的到九点才启程,沿着京昆高速向家乡驶去。</p><p> 中午,我们离开高速,进入韩城,到党家村一边吃饭休息,一边参观这个民居,党家村古建筑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党家村距韩城城区只有九公里,西东距黄河3.5公里,主要有党、贾两族,320户人家,1400余人,建村距今约670年历史。党家村俗称党圪崂,是明清古村寨,有“活化石”之称,元至顺二年(1331年),党家先人党恕轩定居于此务农。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其孙党真中举,拟定建村规划。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党、贾两姓联姻,合伙经商,富冠韩塬。明末清初,这里四合院建筑进入全盛时期。</p> <p>党家村门楼</p> <p>党家村风采</p> <p>党家村四合院非常完整</p> <p>爱情墙</p> <p>王婆谈判,结果把自己谈上了婚床,还是两房,看把新郎愁的</p> <p> 中午就在党家村景区门口辞的地方小吃,杂粮粉鱼儿,羊肉胡卜(羊肉烩饼),荞面河捞等。</p> <p> 下午六时返回榆次,今日行程600公里。</p><p> 晚上大家一起吃饭,喝酒,简单总结,至此,历时半个月,行程近8000公里的西行圆满结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后 记</b></p><p> 这本《眺望雪域高原》到这里全部结束了,回顾我们一行走过的路程,可谓坎坷而快乐,艰苦却又潇洒。</p><p> 从5月2日出发,我们几个信心满怀,而如今回来收获颇丰。一路经过6省25个市区,无数个县、乡、镇,有过日行1300公里,长达十七八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也有一天200公里的近距离出行,穿越了海子山保护区、可可西里保护区两个无人区。期间先后翻越了五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众多海拔4000多米的山峰,有318国道天路十八弯和怒江七十二拐大起大落的天险,也有海子山地质公园海拔4500米左右的空中走廊,以及青藏高原海拔近5000米的高原平原。</p><p> 这一路走来,一会与蔚蓝的天空相接,一会又与咆哮的江水亲吻,沿途风景煞是喜人,也真实体验了一天四季的感受。当山谷炎热只能穿着半袖之时,可能不久到了峰顶就是雨雪飘零,顿时把所有衣服裹上都寒冷无比,当纳木措冰雪道路走完以为再无艰难,想不到青海湖突遇暴风雪袭击,刚刚还是艳阳高照,瞬间就是黑云笼罩,而穿过暴风雪却又是阳光灿烂,高原的气候瞬息万变。</p><p> 这一路走来,有亚丁征服自然,成功登上无限风光的喜悦,也有停下脚步不得不原地返回的无奈!然而,这一路走来,几乎步步都是美不胜收的景观,雪山、河流、湖泊、海子,鲜花,硕果随处可见,就是泛黄的大草原也独具魅力,更有藏羚羊,岩羊,野驴,神雕等不时出现,我们在绿草边就可以触摸厚厚的冰面,伴着开化的湖水,却紧靠常年积雪的冰川雪山,这个季节,此情此景,也只有在世界的第三级才能化为现实。</p><p> 一路行驶了7600公里,我们凯旋而归,实现了“我要去西藏”的愿望。这一路吃住都不是问题,而且住宿性价比极高,吃饭则除了面食(高原都是高压锅烹煮,以压面、挂面为主)一般,饭菜稍贵外,川菜就是当家菜,而且非常美味可口。疫情泛滥影响非常大,与酒店和饭店老板聊天得知,今年游客的接待量也就往年的三分一,生意惨淡的很。</p><p> 当然,这一路走来,我们也饱尝了高反的困苦,包括继英的肠胃不适,佳胜时不时胸闷气紧,而我和晓山还伴有头疼等症状,尤其是在那曲高海拔住宿,四个硬汉几乎都难以入眠。好在我们准备了氧气罐,葡萄糖,头疼粉等,也一直服用红景天,缓解了不少。佩服我们的两位女士,她们一路几乎没有任何反应,看来女人的吃苦和耐久力确实比男人强。</p><p> 当然,旅游出行总有遗憾和不足,我们也如此。因为时间的关系,没能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深度探险,而有些地方则暂时关闭不开放,有的是道路维修过不去,有的则是因为天气突变,不得不撤离。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可谓是拉萨的代表景点,终未能进入参观朝拜,也就无法登顶俯瞰拉萨市容市貌。不过正所谓失望之处就是希望所在,也许这些会吸引着我们再度西行!</p><p> 这次出行,都得到了家人的关心和支持,一路牵挂的声音伴随始终,在此我们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感谢继英,年龄最大却精力充沛,一路边走边记录,为我们不断创作美文西游记;感谢佳胜事无巨细,都能把控得当,安排妥当;更感谢晓山、秀萍,为了出行对爱车进行全面检测保养,添置了行李架等必备物品。</p><p>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不断征求大家的意见,及时修改增补,而照片更是从千余张中精心选择,并做好后期处理才用。但终因手机、相机混拍,加之老眼昏花、内容繁多、时间匆忙、精力不足,所以造成诸多错误,在此希望大家谅解,并毫不客气地指出,以便总结经验,为今后的小册子编写打下良好的基础。</p><p> 我们胜利回来了,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现在平均六十岁的我们,即将开始踏上畅游祖国大好河山的征程,未来,我们将快乐无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