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p> 童年时总梦想着能有一顶八路军军帽,可是到如今已过知天命之年,仍未能实现这一童年的夙愿,心里总觉得是人生中的一大憾事。</p><p>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全家随父亲从城里插队落户到新宾一个很偏远的小山村,我就在这里上小学了。那时候,课文里学的是《儿童团长张德新的故事》,看小人书是《英雄小八路》,听广播是现代京剧样板戏《沙家浜》,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形象都是头戴八路军军帽,所以我想自己要是有一顶军帽那该多神气呀!我把这一心愿向母亲说了,母亲说:“等回城里串门的时候给你买一顶军帽”。可是我们村子却在大山里头,连电灯都没有,村里很少有人见过汽车,去过城里的人就凤毛麟角了。用根铅笔、算草本都要走山路到三十多里以外的公社去买,因此要想去一趟城里简直是太难了。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终于盼来了进城的机会,一辆大卡车不知为何开进山里又折返回去了,父母就带我搭乘这辆汽车,坐在后货箱子里,进城了。</p><p> 到了城里,百货大楼、三联商店都去看了,就是没有卖军帽的。没办法,母亲只好花了六角七分钱给我买了一顶与军帽颜色相同的灰色布帽子。可是在城里亲戚家住了几天后,临回小山村的那天,父母领我又去了一趟三联商店,一进门,我就望见远处卖帽子的柜台里,售货员头上戴着一顶八路军军帽,特别显眼。这时我就觉得眼前一亮,兴奋得飞也似地跑向售货员,果然售货员正在卖军帽,我记得很清楚,九角钱一顶。我抬头用企盼的目光焦急地望向父母,迫切地希望赶快买一顶,可是母亲却苦笑着摸着我头上的那顶新买的灰布帽子,轻声地说:“省点钱吧!等这个新帽子坏了以后再买军帽”。听了这话,别提我心里有多难受了,泪水止不住夺眶而出。但是,我并没有耍闹父母非要买军帽不可,因为我知道家里的状况,理解父母的不易。我只好擦掉眼泪,默默地,一步三回头地回望着售货员头上的军帽,带着遗憾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商店。</p><p> 参加工作以后,每次借公休假期间到外地旅游时,总想着去电影制片厂或电影城去一趟,或许那里有供照像用的八路军军装、军帽。如果能穿上军装照张像,也算是圆了童年的梦想,可是每次都是失望而归。后来到一些革命老区旅游,供照像的军装也都是红军时期的。结婚成家当了父亲以后,每当女儿要买什么心爱的玩具,我都毫不犹豫地给她买下。在女儿已经是大姑娘时,当她妈妈给她买衣服时,在颜色或款式上每每与她妈妈发生争执时,我都坚定地站在女儿一边,说:”我闺女说了算,想要啥样的,就是啥样的。”为此,女儿总说爸比妈好,可她妈妈总说我太溺爱孩子了,尽装好人。其实,我也知道太顺从孩子没有好处,可我总是怕孩子受委屈,特别是一想起“八路军军帽”的事儿,总怕在女儿身上发生我童年时的憾事,永远的憾事。</p><p>2016.4.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