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株洲过去那些事儿(29)“割资本主义尾巴”(上、下)</p><p>――非法购买牲猪(上)</p><p><br></p><p> 计划经济时代,尤其是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社员饲养的牲猪是不能随便出售的,必须送售给国家、集体的。城市人口吃肉,统一到国营肉食水产经营部门购买(有时凭票供应),市面上是看不到肉贩子的,否则以两条路线斗争(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论取,上纲上线以无视党的政策,破坏国家统一计划,扰乱市场管理和破坏国家价格政策。甚至把刘少奇的"三自一包"(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和包产到户)、"四大自由"(自由租地、自由贷款、自由雇工、自由贸易)挂上钩,戴高帽子。</p><p> 1970年,株洲铸铁管厂、清水塘饮食店等单位到农村购买牲猪,市革委会作出通报指出,违背了中央五号文件精神和株革(69)发出的134号"关于加强牲猪、肉食市场管理的紧急通知‘第三条’机关、学校、厂矿企业以上单位一律不准直接向生产队和社员采购牲猪(包括肉食品),更不能搞非法协作,违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的规定,并称实属违纪行为,错误是严重的。</p><p> 事件原由:该厂为改善职工生活,在明照公社家塘大队购买牲猪3头,计371斤,以零售(每斤0.78元)购得。清水塘饮食店在荷花公社大冲大队购买肥猪2头,以零售(每斤0.62元)购得。</p><p> 市革委会的处理决定:非法购买猪肉交当地肉食部门按零售牌价倒扣12%进行收购(即每市斤0.78元实际0.65元每市斤赔0.13元)。</p><p> 这帖子的目的是想告诉现在生活的人们,过去过日子不易。</p> <p>――非法抢购干椒(下)</p><p><br></p><p> 1970年10月25日至11月4日,先后有市制药厂、市汽车运输公司、株洲洗煤厂、市搬运社等11个单位,自派采购员到干辣椒产区立新公社和朱亭镇高价抢购干辣椒2071.1斤,金额达4038.15元,每斤收购价为1元至1.47元,比国家收购价多1倍多。上述单位到农村社队收购国家二类农副产品,市革委会商业局作出处理:严重违反了中共中央中发(70)5号文件中指出的"除了经过当地主管部门许可外,任何单位一律不准到集市和农村社队自行采购物品......"的精神和市革委会1970年7月16日"关于坚决取缔城市自由市场,打击投机倒把的通告"第一条的规定,开展路线分析和政策教育。对非法收购干辣椒除食用的部分外,现封存干椒2175.2斤,立即如数缴送交市副食品公司,按国家牌价收购,对其非法所得的利润应全部追回,上缴国库。建议当地领导对当事人作出严肃处理。</p><p> 以上是当年革委会文件以及政策,不妨了解那段历史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