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上批作业的那些事

水中月魔法袋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有人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全民成了厨子,医护成了战士,老师成了主播”。其实,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我,由于同组教师的分工合作,做主播只是我的副业,我的主业是助教:专门给学生批改作业。我和学生说:“风里雨里,我在数学群中等你;不管多晚,我要在群中看到你当天的作业”。</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每天晚上吃饱饭,刷完锅碗瓢盆,哄好老二。一顿折腾之后,便是我的自由时间了:坐在餐桌旁,戴上我的热敷盐,插上电,定时45分钟,我便开始了每天的批作业活动。其间任凭老二怎么撕扯喊叫我都纹丝不动,坚守我45分钟的热敷,否则怎么对得起我平举都成问题的右胳膊呢?</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拿起手机,找到我们的“六年级数学兄弟姊妹群”,打开当天授课老师发的作业,拿出我的“作业本”,开始认真做作业。我要把字写认真,把过程写全面;我要小心翼翼的确保全对,因为第二天我要把我的作业交给学生、家长,发到属于我的两个大群:六(5)数学六(6)数学。我要让学生们比着我的答案改错;所以我必须把思维过程淋漓尽致的展示给他们,做到最通俗易懂,尽量让所有的同学都能明白,都能学会如何做。万一有哪些情商高的学生或家长顿悟:老师都这么认真的写过程,作为学生还有什么偷工减料的理由呢?虽然每位教师都会把答案发到我们的五人群,但是我觉得自己不做一遍熟悉一下题目,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出错情况,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语音讲解,更大的私心还是那个事:万一学生被我的态度感染了呢?哈哈!</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答案有了,拿出我的作业批改记录表,进入我的六(5)或六(6)群,随机一个,有时候先五班,有时候先六班,公平起见,交叉进行。同学们的作业通常有三类:一类是打印的,一类是手写抄原题的,再一类就是手写只写答案的。而手写又分为写在本子上的和写在纸上的。不管学生们的作业属于哪一类,反映出的都还是他们在校期间对待作业的态度:认真的还是认真,应付的也还是应付。</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开始的时候我是批阅一个艾特一个,按照以前阅卷的原则:对的不做标记,错的打错号,答案不全的打半对号,只写结果不写过程的就写上补出过程。有时候批边上的题目,一下触到返回键:好了,白忙活了,所有的标记清零,又得重新开始。阅好后发送回本群,看一下是谁发上的,点上@,去八十多个人里找啊找,有时候一遍找不着,就从头再来,非发给本人不可。这样折腾下来,批一份作业至少也得二分钟。差不多一个月后儿子告诉我:直接长按发送人的头像就可以艾特他。(天呢,早知道该多好!能省下多少时间!)后来我尝试着偷懒:每个班批阅前15名学生的作业,然后根据这30个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纳同学们的易错点,觉得有必要讲解的发发语音,个别问题就在群里让他们自己提出来问。让我感动的是有的家长发微信给我:“老师,你讲的这个题解真的是太好了,昨天就是这一个题弄了一晚上。”我就很有成就感。</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但这一做法引出了三个小插曲:插曲一:我每天都会把前一天没发上作业的同学艾特一遍,其中一个同学的家长私信回复我:孩子作业做了,问他发不发?他说数学老师不看,就没发。我瞬间无语:是啊,我又不全给人家孩子看,凭啥让人把作业发群里呢?我真是太自责了,都是抽查惹的事。我只回复了:嗯,好孩子。插曲二:有一天我打开一个同学的作业:嗯?这不是吕伟硕的作业吗?一是因为上面刚批过去,二是我对他的字太熟悉了,不用看名字都知道是他的。我的火气“腾”的一下子就上来了,因为这孩子前一天的作业就是一字不差的抄的第一个发上的同学的,这次发上别人的作业绝不是不小心,即使是不小心,也有很大的疑点。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态度太恶劣了。我立即艾特他,让他和我解释一下,他不理我,我又艾特他,让他家长联系我一下,他依然不理我,我又艾特了几次,结果还是一样不理我,我更生气了,联系了他班主任石老师,石老师费心地联系了他的家长,好长时间得到他家长的回复:谢谢老师对孩子的关心,我马上让他重做!我瞬间不气了:孩子没有老师的管理,没有家长的管教,出现惰性其实也是正常的。插曲三:有位同学总是不发作业,我艾特他急了,就偶尔发一张小纸,一字值千金。后来我艾特他不理我了,我就去他班级群里艾特他: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几遍人家也不理我。班主任石老师出面艾特他,让他按时发数学作业,他才回复了一个:收到!然后就在数学群里发了个:有不会做的。我的回复是这样的:很多同学都有不会做的,你可以空下,也可以问我,疫情总会过去,我们总会再见,一天天的别总等着催啊!后来他依然不发作业,我从石老师那里了解到:又是一个家长监督不上的。孩子总归是孩子,大人都有惰性,何况他们?</span></p> <p>  再后来,为了能批完作业又适当节约时间,我就批完了发群里,不再艾特他们。这样问题又来了:好多同学根本不去管老师批没批?错没错?错了啥?就更别说改错整理了。直到有一天我在群里发了下面一段话:咱这作业我批了以后有多少同学会去认真改错?有的同学连个本子都不准备,就每每天随手弄张纸一写,拍完照说不定就不知去向了,会改错吗?改哪儿啊?起码咱保存一下,说不定哪天你成名了,翻出来一看:看看,这可是我2020年新冠病毒期间上网课时做的作业啊!多有意义!哈哈!很多家长就开始把孩子的改错发到群里并标注某某已改错,我就有一点小高兴,大部分孩子是好的,大部分家长是配合的,我给他们批阅时,对他们还是有一定的督促作用的,见不到面,这也许是我唯一能做到的,即使他们觉得这是给我做的,可毕竟得去做,是做就多少会有些收获,真希望所有的孩子线上线下的收获是一样的。</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45分钟过去了,我的热敷时间也就结束了,要是再不管老二的撕扯哭闹,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好吧,先看孩子吧。</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把老二哄睡之后,已经是十点以后了,再批一部分作业后,答案已烂熟于心,我拿出手机继续我的批改工作,这个时候就不能再艾特了,打扰别人休息就不好了,可是每次都有家长回复收到,马上让孩子改错,我会觉得很不好意思,都这么晚了,才给人家孩子批改,这么晚了,怎么还能让孩子去改错呢?我马上回复,先让孩子休息吧,明天再改也不迟。特别是庄昱佳同学的家长,每当我批完他的作业发上,输入@,还没等找到他的名字家长回复已经来了,收到!马上改错。之后,我会尽量早下手进行批改,觉得晚了就提前把答案发给他,对一个从发上作业开始,就等着改错的孩子,怎么好意思让人久等?两个班的作业,看下来有时候已经接近12点,对于我这个十点不睡觉都觉得熬夜的人来说,12点完成已成常态。有一次批完,看到有个家长在11点的时候发上这样一段话:夜深了,星星疲倦地眨着眼睛,我们敬爱的老师,一会儿,眉头紧锁,一会儿又露出微微的笑容……说声谢谢!致敬我们的老师,辛苦了!看到这段话,我只想说一句:理解万岁!平时不知批改了多少作业,只是觉得本职工作。而特殊时期这种手机上批作业的形式,使我的手机图库里装满了一张张学生作业的图片,竟使我有种别样的成就感!</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有位家长给我发微信说:“通过上网课我很荣幸的能看到孩子们的作业,在作业中我看到了有的学生很认真而有的就没有那么认真,特别是在做计算题或者是应用题时的写法上什么样的做法都有。在我上初中的时候,老师要求做计算题必须写解,不写的扣一分,而写了也不加分;做应用题必须写公式,不写的扣一分,写了也不加分。现在我不知道初一要求不要求写,但是班里有的同学这一点做得很好,可能是父母的原因。我要求孩子写但是孩子有时也不听话。如果初一初二不要求也就罢了,如果要求有还是老师让孩子们养成好的习惯。”</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站在家长的角度,我非常理解他,我的孩子也属于他家孩子这一类,有时我也想如果老师对他要求严格一点,强调的再到位一点,他是不是就做的很好了?站在教师的角度,我又很委屈,平时上课强调了不知多少遍的步骤,有些孩子根本听不进去,做起题来行云流水,随心所欲,根本不记得老师做了什么要求。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们之间的差距?父母也许觉得是老师的事,老师会觉得这是家长的原因,大家觉得到底是什么呢?</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三个多月的网课终于要结束了,马上要进入正常的运行轨道了,以此来纪念我那在微信上批作业的日子,来迎接我的神兽回笼!</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