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让我们在一起―天祝民中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天祝县民族中学

<p>  为了深入贯彻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一廊一区一带”行动,努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天祝县民族中学率先行动起来,认真学习领会中共天祝县委书记李鹏同志发表的署名文章,认真落实县教科局主要领导的重要指示,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努力争做全省民族教育排头兵,扎实有序推进学校各项工作。</p> <p>  天祝县民族中学创建于1981年,是全县唯一一所“双语”寄宿制完全中学,是自治县民族教育的窗口学校,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武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p><p> 学校现有教职工124人,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52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98.8%,是一个由藏族、汉族、土族、东乡族、回族、满族等六个民族融合的大家庭。</p> <p>&nbsp;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始终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紧扣“各民族共同繁荣,各民族共同进步”主题,民族教育硕果累累。截至目前,累积培养初、高中毕业生6973人,向各类中、高等院校输送优秀人才2747人,先后有22名学生考入中央民族大学。 </p><p>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校”“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示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中小学德育示范校”“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p> <p>  为了助力脱贫攻坚,热烈庆祝自治县成立七十周年,学校紧紧围绕2020年工作要点和“1+4”工作方案,制订了《天祝县民族中学关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方案》,从以下“八个方面”开展工作。</p> 一 <p>  升级改造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华锐民俗文化教育馆”,发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现实功能。 </p> 二 <p>  更新升级“藏族中学网”,开辟民族团结教育专栏,努力实现县域双语学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p> 三 <p>  精心打造民族团结文化广场,发扬各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p> 四 <p>  实施好“两进两不进一办好”,充分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及时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事迹,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p> 五 <p>  持续办好“百灵”校报,增设民族团结教育专栏,结合“八大系列”德育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综合素养。</p> 六 <p>  精心打造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一主二带三廊四苑五体六面”的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人文校园。</p> 七 <p>  持续做好“十个一”教育活动,围绕教育质量提升年创建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入心入脑,促使各民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p> 八 <p>  精心打造吞弥文化苑藏文书法室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阵地,成为天祝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p> <p>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我们将沿着“把方向、强阵地、讲故事、促融合、抓同创”的“12345”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思路,弘扬“坚韧、崇善、团结、奋进”的新时代天祝精神,发扬民中人“踏实苦干、团结奋进、追求卓越”的实干精神,打好“五套”组合拳,做到“六个一”,探索“539”教改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争做全省民族教育排头兵,把民族中学打造成河西走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审核:华岩 蒋海滨 秦生权 王小东</p><p>校对:俞东升</p><p>编辑:蒋拉什吉 牛官却尚</p><p>摄像:白恩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