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山中的古村落-2:李家坑

上海老哥

<p>我们第二站的目的地是古村李家坑,一早我们便驾车行驶在这华东最美的盘山公路上;路虽美,景也不错,但这扭曲的盘上公路着实让驾驶者刺激,让乘坐者晕眩。</p> <p>这里的盘山公路180度的转弯很多,看似好像有些陡峭险峻,陡地转弯却又延绵而去,这里并不陡险,蜿蜿蜒蜒,两面全是群峰斗妍,竹木蔽日、溪水潺潺。</p> <p>五月的四明山,千峰竞翠,万壑争秀,枫红茶绿,泉水叮咚。我们沿路欣赏着四明山的美景,感觉就像如鱼得水,乐趣无穷,人与自然的相处总能让你心旷神怡。</p> <p>沿途我们还路过一片水杉湿地;看那水杉树的树形秀丽,既古朴典雅,又肃穆端庄,树皮呈赤褐色,叶子细长,很扁,向下垂着。</p> <p>水杉湿地的周边,到处都是春天的绚烂,水光潋滟,层林尽染,好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美好得像是一幅幅色彩浓烈的油画。</p> <p>我们一路绕山而行,高低起伏,坐拥满山青翠;驶过茅镬大桥向右,沿溪而上,一侧是茂林修竹、遮天蔽日,另一侧山溪潺潺流水,嶙峋怪异的溪坑石争奇斗异;至李家坑村口,一大座古村豁然入目。</p> <p>李家坑村原名徐家畅村,始祖李龚荐自清初于永康长恬迁入定居,因见李家坑山环水绕,景色秀丽,随即披荆斩棘,垦地开荒,建舍发族,迄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p> <p>李家坑村溪水潺潺、廊桥蜿蜒、街巷深幽,俨然一处世外桃源。</p> <p>立在大皎溪边,环望李家坑,人与村庄,有那么一种一见钟情的感觉,一个转身,恐怕一生不再见面。</p><p>&nbsp;&nbsp;&nbsp;&nbsp;</p> <p>村口一座新造的廊桥上,不少村民在出售山里特产,笋干、烤花旗、芋艿、六月霜等。</p> <p>走进李家坑古村内,白墙灰瓦,墙基都是用大小不一的鹅卵石砌成,圆润有致,与鹅卵石铺成的村道相互辉映。</p> <p>徜徉在李家坑的山水之中,悠然自得;</p><p>漫步古道,穿行在古村,沉醉花海;</p><p>忘却都市的钢筋水泥,体验难得的轻松惬意</p> <p>&nbsp;这个村庄是清幽而莹亮的,我在巷中清滑的卵石路上走,闲适地转悠着,仿佛这是自己的村庄,巷中极少遇到一个人;我喜欢这个村庄的小巷,轻轻踏在鹅卵石上,能听见带着春意的回声,我站在巷中,想象着自身在这巷中的意象、感动。巷中任何一扇门都是敞开着,只要迈进去就可以进入村庄的深处。</p> <p>李家坑的小巷,是温润的、惬意的、质感的,鹅卵石、一人高褐色墙基、青砖、高而又不凌厉的马头墙,让久羁闹市的心灵的鸟,停落在巷道里,仿佛这才是它栖息、徜徉、溜达的地方。</p><p>&nbsp;</p> <p>一座座明清建筑风格的通转四合院遍布村落,屋与屋之间是高耸的马头墙,台门上镶嵌的砖雕门匾。</p> <p>一条条承载着沧桑历史的小道曲径通幽</p><p>高山巍峨,古树参天,溪水清澈,风光旖旎</p><p>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惬意安闲。</p> <p>站在巷道中,一条巷子仿佛已是尽头,走过去,另一条巷子就在迎接;有时,转过一个墙角,一棵杏树、一簇翠蓝的草、一只瓜棚架、架子还开着黄色小碎花的丝瓜藤蔓,袅袅地垂了下来。</p> <p>这是座在清康熙末年修建的庙宇原址重建的庙堂,曾经是小山村民的精神寄托,保佑着蜗居李家坑、传说中的大唐李世民的后裔。</p> <p>李氏家庙始建于康熙末年,距今300多年历史,历经四次修缮,供奉李氏家族祖先。</p> <p>李氏书塾:李家坑第一代的办学先驱、清同治七年(1868年)的李家坑绅士李圣良创办的书塾;光绪25年(1900年),村中绅士李怀科创办“李氏学堂”并亲自任教;1912年更改为“私立李家坑善教小学”,以李家坑村50亩土地作为“学田”,“学田”所得为应资教。</p><p>李氏传家格言是:“农耕之余,读书不止”,古村有着非常浓厚的读书氛围。</p><p><br></p> <p>李家坑文化礼堂,馆内展示着曾经让敌寇丧胆的四明山游击队的英勇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