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100篇 谈谈我写美篇的故事

恒心马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章千古事,雅士自风流。</span></p><p>个性难改,向来自负。</p><p>活在当下,让我诚心佩服和敬慕的人,神洲有位好汉当数其一。</p><p>十分赞赏这位好汉的两句名言:</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所有商业最终都会消亡,惟有文学是永恒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前一句说的有些苍凉,但后一句肯定是真理。谨此为题记。</span></p><p><br></p> <p>若非美篇的电子记录,我真不敢相信:自己自2018年5月27日加入美篇的行列,已接近两周年;创作发布的文章,连此篇在内,刚好一百篇。</p><p>根据美篇的统计,我关注了84人,拥有576名粉丝,阅读量达到5.5万人次。</p><p>此外,还获得1.2万朵的赠花鼓励。</p><p>根据赠花的数量,屏幕会分别显示出"下笔有神"、"文釆斐然"和"行云流水"等祝福语,让你自个陶醉一番。</p><p>由衷的感到高兴!感到欣慰!</p><p>真心感谢美篇提供的创作平台,让我度过许多美好的时光,留下了幸福的回忆!</p> <p>涉足美篇,我特别要感谢三位亲友。</p><p>第一位是Sanina。她是我老伴的好友。</p><p>因为我第一次看到的美篇,是分享她自己创作的游记,有文字,有图片,还有动听的音乐。</p><p>我当时就对老伴说,这个比发朋友圈好玩,是文学创作的新途径。</p><p>于是通过老伴,请教她如何创作美篇。</p><p>她很热心的指导我,第一步要注册一个美篇公众号。有了美篇号,就可以慢慢摸索发表文章了。</p><p>故此可以说,Sanina是我加入美篇行列的引路人。</p><p>第二位要感谢的,是Bobo,他协助我开通了美篇号,帮我搭起了一道写美篇的桥梁。</p><p>第三位该感謝的,是我的老伴。</p><p>感谢她的包容、理解和支持,让我能心安理得的花费许多时间来写文章。</p><p>故此可以说,她是我写美篇的坚强后盾!</p><p><br></p> <p>创作美篇,我也走了好些弯路。</p><p>记得我写的第一个美篇是《枫之歌》。</p><p>从我的相册查获,5月27日晚上开通了美篇,第二天便发布了巜枫之歌》,真个"兵贵神速",落笔成文。</p><p>新鲜热辣,有三百多的阅读量。</p><p>后来我想作些修改,又不懂得可以修改编辑,只好删了,再重新写过。</p><p>此后学会了重新编辑,但有一次要赶时间接小朋友放学,手忙脚乱之间,将保留点成删除,又将整篇文章删了。真让我哭笑不得。</p><p>还有文章的设置,摸索了好些时间,才弄明白。</p><p>无论如何,到了今天,才敢说一句有些"得心应手"了。</p> <p>我的第一篇加精文章是巜夕阳颂》。于今年的2月23日发布,这是我创作的第79篇文章。</p><p>美篇的巜加精进阶宝典》开宗明义:加精是一种桥梁,让优质的内容有机会展示给更多的美友;加精是一种嘉奖。是感谢各位的辛苦创作,贡献了这么优秀的文章。</p><p>写了78篇文章竟然没有一篇加精,真让我怀疑自己的智商和创作水平,甚至于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是中文系的毕业生。</p><p>事实可能又并非如此。因为我对投稿没啥信心,导致没啥兴趣,所以甚少投稿。</p><p>巜夕阳颂》的加精是一次转机,随之而来的是频频加精,仿佛我的文章上了另一个台阶。上周投稿3篇,包括一篇去年十月的旧作,全部加精,首次获得"满堂红"。</p><p><br></p><p><br></p> <p>最快的一次被"加精"的文章,是今年5月12日发布的巜庚子护士节,致敬白衣天使》这篇文章。</p><p>当天早上看到了美篇发出的征文启事。晨运后约十一点半开始找材料。好在以前收藏了画家胡涛的画作巜白衣天使》。她曾上传到雨轩诗社,并表明大家可以创作使用,注明出处就行了。梁敏的画早已授权给我,可随意创作使用。这样就省去协商的环节。</p><p>约下午三点十五分发布了文章。然后我去公园散步。四点四十五分回到家,原来经"圈子现代诗歌精选"的诗南哥推荐,文章已经加精。</p><p>一个半小时文章被加精,破天荒般给我带来一个小惊喜。</p><p><br></p> <p>在一百篇文章里,阅读量最多的文章是巜瞬间》,获得3816人次的点击率,144个点赞,91条精选点评,有65人转发了此文。</p> <p>获得打赏最多的文章是巜曼妙诗配画》,共有27人打赏。</p><p>在其他文章里,我收到单笔打赏最高的是380元人民币,有几回,是友人所为。之后我告知,打赏的钱我不能提现,只能印书,故赏个3岁5元,讨个彩头就十分感谢了。</p><p>值此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感谢世侄女雪莲花,乡里承颜,中学同学黄恒娣,大学同学萍果树、张连生、潘国树、一土人和汤九,中大校友会的陈怡大姐,还有好友Ken明、蓝天白云、Shoron等对我的文章作出多番的赞赏。借此道一声谢!再送上一句真诚的祝福!</p><p>诚然,血浓于水。老姐志芳和老妹万英几乎逢文必赏,给我打气,鼓励我要为李家争光,总让我热血沸腾。感恩有你俩。</p><p>为了避免误会,通常我会关闭赞赏功能。但有时大意,美篇会自动开启,请朋友见谅。</p><p><br></p> <p>最让我引以为豪的文章是巜南歌子十阕》。</p><p>因为邀请了十一位书法爱好者,分別帮我手录十首巜南歌子》。他们之中,有行时得令的国家一级书法家钟志武大师,有名扬海内外书法界的陈世豪和吴国华两位大师,有红遍半边天的陈天才大师,有誉满澳华文化界的蒋行迈博士,有深厚隶书功底的李海东学友,有每天早上给悉尼诗会和雨轩诗社行书抄录集句的林观贤老师,等等。</p><p>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国粹。能请他们用书法诠释自己的十首南歌子,这是何等荣幸!何等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p> <p>写作美篇,我最初的想法只是想写个回忆录,将来给后代留个纪念,寻根有记。</p><p>随后又想介绍一下悉尼的热门景点。</p><p>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也不懂的如何投稿。</p><p>2018年秋回到广州,请教一位从事传媒的年轻人,才知道要找个圈子投稿。而我找的第一个圈子是巜文笔汇》。当时的圈主叫吴百兰。</p><p>渐渐地懂得了一些门道,又增加了几个圈子。</p> <p>待文章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后,我将文章分门别类,列出了6门作品集。分别是:《往事堪回首》,《人生多感悟》,巜寓情山水间》,巜梨城趣事多》,巜岁月蕴诗章》,巜精华作品集》。</p><p><br></p> <p>阅读与创作,前者分享别人的文学成果,后者分享自已的创作成果,这是人世间最美的一道风景线。</p><p>我时常阅读别人的作品,收藏了一百多篇精品。</p><p>在分享别人的佳作时,除了点赞,偶尔还会点评。</p><p>我在张振宇Alfred Zhang巜从去过七大洲风景摄影精选25张,做一本100年不褪色影集》这篇文章中,留下了"视觉盛宴,美的享受👍👍👍"的点评,竟然获得其他读者的35个点赞。妙!</p> <p>美篇像一根红线,将我与中山大学澳洲校友会、悉尼诗词协会和澳华悉尼雨轩诗会联系在一起,发出了几缕人生的光彩。</p><p>两年来,以这三个团队的活动为题材,先后编写了数十篇文章。</p><p>其中中大校友会有巜芳草心 学子情》等15篇文章;悉尼诗词协会有巜春花秋月总是情》等26篇文章;雨轩诗社有巜雨轩诗荟两度梅》和巜凤谷行》共两篇。</p><p>去年九月,全球汉诗总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悉尼隆重举行,我写了一篇巜九月的国风华章》。</p><p>文章发布当天的午夜时分,澳大利亚汉诗分会陈玉明会长与我视频,大赞从未见过如此精彩的美篇。</p><p>去年十月,我为诗会写了一篇巜春游纽卡素》的游记,好评如潮。</p><p>汪学善老师读后诗兴大发,一口气写下八首巜七绝》佳作,写在留言里,后让我辑入正文。</p><p>诗词协会的副会长张青还赋诗一首赞扬。诗云:</p><p>老马恒心最识途,美篇高手擅文图。</p><p>诗情画意荧屏展,幻化神奇也绝殊。</p><p><br></p> <p>美篇又像一条友情联系的纽带。</p><p>通过阅读和欣赏,认识了好些才华横溢的美友。</p><p>欣赏一些精华的作品,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文章如行云流水,再配上优雅的音乐,品一杯茶,真是一种高级的享受。</p><p>因为美篇,让我与书法名家陈世豪、绘画名家梁敏、摄影名家凌永雄等大师不期而遇。</p><p>借助他们的才华,让我好些文章被美篇审核成功加精。</p><p>借力,合作,共赢,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歌。</p><p>通过美篇,又让我与失联数十年的老友陈天才有了联系,从而又联系上其他的一些老朋友,续写了一段友谊的新篇章。</p> <p>今年成了我创作美篇的丰收年。</p><p>从元旦到目前为止,我先后发布了33篇文章,其中加精的有11篇,加荐的有13篇。</p><p>老友东Matthew送我一顶帽子:质高,多产。</p><p>广师班的校友汤九感慨的说:当年中文班五十多号人,到头来还能坚持舞文弄墨的,竟然还是李作恒。这话说的有点偏颇,因为我知道还有一个潘国树常有作品问世。</p><p>曾几何时,我曾在恶梦中惊起。</p><p>梦见广师班又举行毕业典礼,而我却拿不到文凭。眼泪就情不自禁的落下来。</p><p>世人说,文凭就是通向幸福生活的"敲门砖"。</p><p>针对汤九校友的说辞,我曾在广师班的微信群发表了一番言论:</p><p>人生的奋斗婉如涉水渡江。你们早已游上岸,用"敲门砖"敲开了幸福之门,得道成仙。而我还拿着这块砖头赏两岸风景,舍不得上岸。</p><p>又是一段往事,有感而发。</p><p>真诚感谢美篇,让我谱了一段黄昏颂,唱了半首夕阳红。</p><p><br></p> <p>岁月悠悠。2000年是我的人生转折点。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仿佛一切都渐入佳境。</p><p>然而,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总觉的欠缺一点东西。那是一张拿得出手的名片。</p><p>如今,美篇送给我一张发亮的名片,此生无憾了!</p><p>最后,还是用一首拙诗完篇。</p><p>七绝 渔舟唱晚</p><p>文/李作恒</p><p>舞文弄墨莫蹉跎</p><p>学海扬帆荡碧波。</p><p>笑看风云滋硕果,</p><p>渔舟唱晚谱欢歌。</p> <p>【后记】文章获得美篇推荐。</p> <p>作者李作恒,笔名恒心马。祖籍广东河源人。曾进修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和广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八七年移居澳大利亚。业余文学创作爱好者。现为悉尼诗词协会理事,澳华悉尼雨轩诗社成员,中山大学澳洲校友会会员,美篇个人专栏作者。</p> <p>选用了中大康乐园杨廷忠、雨轩诗社Caiyan两位新鲜热辣的数张红叶图片,谨致谢意!</p><p>The end.</p><p>17.05.2020.于悉尼.</p><p>18/9/2020.作出修改,更新了部分数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