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族谱》五次纂修浅考

<p>  以新城县(今桓台)斜沟村王昱、王叙为始祖的《王氏族谱》,至今经过五次纂修,时间依次是(清)嘉庆九年、光绪十二年、民国八年、1963年、1993年。</p><p> 据《王氏族谱序》记载“自洪武十四年始迁山东新城县东偏”,得知族谱记载的起始时间,或者说两位始祖的生活年代,至少可追溯到明朝初年。洪武十四年相当于1381年,至今639年了,王氏族人已由原来的“兄弟二人”繁衍成万余人的大宗族。</p> <p>第一次纂修:嘉庆九年《王氏族谱》</p><p> 时间:(清)嘉庆九年岁次甲子,相当于公元1804年。依据:序中有明确文字表述。至此王氏世族有了较为完整的谱系记载。从迁居山东到第一次纂修族谱,时间跨越了四百余年,难能可贵,居功至伟,意义非凡。</p><p> 地点:王家庄(今桓台县索镇王家庄)。</p><p> 发起人:王献瑛等人。</p><p> 参与人:王献瑛、王汝奎等。</p><p> 撰序人:王汝奎(奎上有艹)撰《王氏族谱序》一篇。</p><p> 成书方式:疑似手抄。序中没说明,从后世修谱序中说的“各处前人仅有序记,前人未得合辑”来判断,应是存世量稀少的手抄稿。 </p> <p>  族长:王丹书(十二世),字敬胜,太学生。“公天性孝友,胸怀坦荡,善,坎与有求必应,不择贫富、不受馈遗。晚年益施药饵,活人无算。王太守修《济南府志》,博采硕德寿者,任采访者曾备录公生平行谊,汇册呈送士林,咸谓无愧云。”由此可见是一位德高望重、乐善好施的中医。《王氏族谱》卷二33页。</p><p> 族长:王思儒(十二世),字势远,例授修职郎八品职衔。公为人聪明果毅,胆量过人,居乡里之中排难解纷无以尚焉。以故四方文人学士咸郑重之。《王氏族谱》卷二46页。 </p><p> 王献瑛,字渭阳,十三世,官至乡饮僎宾七品衔。《王氏族谱》卷二33页。</p><p> 王汝奎(奎上加艹),十四世。《王氏族谱》卷二46页。</p><p> 以上人员都是王家庄人。</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纂修:光绪十二年《王氏族谱》</p><p class="ql-block"> 时间:(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春至年底,历时不小于八个月。 </p><p class="ql-block"> 地点:王家庄(今桓台县索镇王家庄)。</p><p class="ql-block"> 发起人、采访人:王兴龙、王电龙、王正夏等人。</p><p class="ql-block"> 编修人:王汝济、王建昌。 </p><p class="ql-block"> 撰序人:汝济撰《王氏合谱序》;图南撰《王氏合谱序》《宗支变讹序》;建昌撰《合谱小序》。此次编修,新增序四篇。</p><p class="ql-block"> 成书方式:手抄。汝济的序中写明“未能印刻”“暂行抄录”。</p> <p>二次纂修涉及人员情况:</p><p> 王汝济(十四世)字作舟,号渔村,恩荣乡饮僎宾八品衔。《王氏族谱》卷四36页。</p><p> 王秀龙(十五世),字图南,邑庠生。《王氏族谱》卷二35页。</p><p> 王兴龙(十五世),《王氏族谱》卷二4页。</p><p>王电龙(十五世),《王氏族谱》卷二38页。</p><p> 王建昌(十六世)字曜宗,例贡生。《王氏族谱》卷四119页。</p><p> 王岫蓬(十六世)恩荣乡饮耆宾八品职衔,徐斜村人。《王氏族谱》卷六42页。</p><p>王象孟,(十六世)西果里村人。卷六68页。</p><p>王正夏,(十八世)《王氏族谱》卷六56页。</p><p> (人员情况仅供参考)</p> <p> 第三次纂修:民国八年《王氏族谱》</p><p> 时间:民国八年清明至民国九年农历正月(1919年4月~1920年2月),历时十一个月,是编修时间最长的一次。</p><p> 地点:徐家屯。</p><p> 发起人兼指导:王建昌,王家庄人(资料同前,这是他第二次参与修谱。)</p><p> 采访人:</p><p> 王家庄——王清龙、王中科 </p><p> 徐斜村——王象贵、王中厚</p><p> 联络人:王象厚、王中源、王中选</p><p> 编辑:王中选,字子青,号拙斋,邑庠生,徐家屯人。 </p><p> 撰序人:王中选撰《王氏合谱重修序》《合谱小序》两篇。</p><p> 成书方式:手抄。序中写明“以力不赡,暂抄录”。</p> <p>民国八年修谱人员在《族谱》中的位置:</p><p>王清龙,卷二66页,王家庄人</p><p>王中科,卷四89页,王家庄人</p><p>王象贵,卷六83页,徐斜村人</p><p>王象厚,卷六80页,徐斜村人</p><p>王中厚,卷六42页,徐斜村人</p><p>王中选,卷三60页,徐家屯人</p><p>王中源,卷三80页,徐家屯人</p><p>(因存在重名现象,以上情况仅供参考)</p><p><br></p> <p>第四次纂修:1963年《王氏族谱》</p><p>时间:1963年春</p><p>倡导人:王正德(西毛村人)</p><p>地点:槐树务村</p><p>编辑及参与人:待考(无记录)。</p><p>成书方式:手抄。</p><p> 后来版本的序中说到“癸卯(一九六三)年春,毛河族人又倡修家谱,族人闻之无不忻悦应从,能者服其劳,恐后而争先,不三月谱稿即已草成,始印之际,不幸又逢世乱,其事因此而未竟”、“族侄正礼又凿垣得谱以献之”、“正礼自壁龛中偶得一谱,献于族局,了却无米之炊,正礼可谓献谱之功臣者也”。</p><p> 由此判断,壁龛中得到的家谱,很可能是1963续修的家谱抄本,因逢政治运动,怕被收缴损毁而封藏到墙龛的。序中所说的“世乱”指的应是1963年农村开始的“四清”运动,农民划成分,人心惶惶。</p><p><br></p> <p>第五次纂修:1993年《王氏族谱》</p><p>时间:1993年</p><p>地点:槐树务村</p><p>发起人:王经正、王民正、王峰</p><p>编辑:王中贵</p><p>撰序人:王正尊《序》;王中贵《族谱重修序》《王氏世族支派义叙》;王得云《王氏族谱再纂序》;本次纂修新增序4篇。</p><p>成书方式:制版油印。六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