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灯说话48:人形灯

王军云

<p><b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人形灯,也叫人俑灯,我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仆俑灯,一类是童子灯。</b></p><p><b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仆俑灯的滥觞是“执烛”,也就是在周朝的时候设置的管理和负责执火把的官员,因此,仆俑灯就伴随了整个油灯的发现史。</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目前,国内考古发现最早的制式油灯是战国时期的,但总体数量有限。就在这有限的发现中,人俑灯就占了五盏。因此“这五座战国铜人形灯出土……表明人俑灯是战国时期最受人们喜爱的装饰灯具。这些人俑多显恭谨,当与当时执灯者身份为侍者有关,在灯具发现阶段,以现实生活中持灯侍者为原形,以艺术手法加以表现是合情合理的、正常的。”(《古灯饰鉴赏与收藏》孔晨 李燕著)这也是为什么我把这类人俑灯叫做“仆俑灯”的缘故。</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汉代是青铜灯具发展的巅峰,而“仆俑灯”更是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就数“长信宫灯”了,那个低眉顺目、面容姣好的侍女家喻户晓,享誉世界,我在写仿生灯的时候专门介绍过她,这里就不再赘述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汉代仆俑灯的队伍当中,有一些特殊的人加入,这就是“胡人”。在古代,有把俘虏沦为奴隶的习惯。有汉一朝,北方以匈奴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始终是国家的祸患,为此也培育出了像卫青、霍去病等这样一些抗击匈奴的旷世名将。“胡人”就是对这些少数民族的统称,把他们的形象做成执灯的侍者,日夜为皇家屈膝服务,既表示了对他们的藐视侮辱,又解气解恨。</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与长信宫灯一起出土于河北满城陵山汉墓的“铜当户灯”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一人单膝跪地,手托灯盘,灯盘上刻铭文“御当户锭一,第燃于。”“当户”是匈奴的官职,显然,这位是匈奴人,而且是匈奴的“公务员”,把他的形象做成执灯的仆役,反映了匈奴与大汉帝国的臣服关系。更有意思的是,北方因为与“胡人”为邻,对胡人有这种征服的心态是在情理之中的,远在天南的广州,人们居然也有这样的心理表达。在广州西汉墓出土了几件陶俑灯,和铜当户灯的造型几乎一样,人物裸体跣足,深目高鼻,张嘴吐舌,身上划毛,是十足的胡人形象。是为了表示与中央政府高度一致,同仇敌忾,还是本来就是中央政府的赏赐?不得而知。</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瓷灯替代了青铜灯后,很多灯式就此失灭,但人俑灯却被变本加厉地继承下来。直到油灯被电灯取代之前,人俑灯一直倔强地存在着。我收藏了几盏清代的仆俑灯,她们或者是年迈的老仆,或者是风华正茂的侍女丫鬟,一贯还是那种低眉顺眼、小心翼翼、恭谨谦卑的表情,这种表情穿越时空,默默地传承了几千年!</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而接下来我要说的另外一类人俑灯,却恰恰相反,他们总是笑意盈盈,欢快喜庆,这便是“童子灯”。</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自然经济社会,人,是最重要的资源与生产力,所以,子孙繁茂,人丁兴旺,多子多福,一直是史前各个历史阶段和历朝历代的美好追求,这种追求,表现在各种艺术形式和器物生产中,最直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婴戏图、百子图和婴儿造型。</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镇江博物馆藏有一只唐代鎏金婴戏图小银瓶,在小瓶的腹部分三组刻画三幅婴戏图——斗百草、胡旋舞、杂剧,据说这是国内发现的最早的“婴戏图”题材。</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进入宋代以后,童子题材的艺术品就更多了,从皇家器物到民间小玩意儿,各种材质,各种表现方式的童子艺术品比比皆是。比如杨柳青年画代表作“连年有余”的胖娃娃,武强年画代表作的“六子争头”,所有民间年画都有的“百子图”,瓷器上的“四妃十六子”等等。因为宋辽金夏至元明清,北方冲突不断,连年征战,生灵涂炭、土地荒芜、人丁凋落,人口锐减,人们对人口增殖更加渴望。也正因为如此才有明代洪武年间的大移民。</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收藏了几盏童子灯,一只童子荷荷灯,两盏童子托举灯。</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童子荷荷白釉灯特别俏皮,一个漂亮的小男孩儿,光溜溜的,肩膀上扛着一枚荷叶,仿佛刚刚从池塘里尽兴戏耍而归,而那个肩上的荷叶就被巧妙的做成了灯盏。这是个水乡常见的情景,每每见到他,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童年。我的老家在文安洼,村子的四周全是池塘,炎炎夏日,远远地扑进池塘,是最惬意的享受。</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两个托举童子灯,就没有荷荷的小朋友这么幸运了,他们被家长捉来举灯,实际是个辛苦的活,可他们正是不知轻重的年龄,就跟干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一样,表情愉悦又快活。这种童子灯,有的时候是童男童女一对,头上梳着小髽髻,身上只穿个小兜肚,唯一的区别是:男孩儿兜肚上画兰花,女孩儿兜肚上画梅花。他们脚下踩的是太平鼓,既辟邪又象征平安吉祥!</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些童子灯萌萌的憨态可掬,这种灯式,从宋代就有,都是“一个模子刻的”,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几无二致,所以,有时很难区分他们的年代。不过,不管什么年代,日日看着他们笑眯眯的,很快活,全不像仆俑灯那么死气沉沉的不情愿!</b></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王军云,牧斋主人。喜文乐画好收藏,宅于一室,牧山牧水牧身心。所好皆出本心,每有所获,欣欣然,淘淘然。献于诸君,倘博一笑,幸甚;若得共鸣,幸莫大焉,或曰阿弥陀佛,同道同道!</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