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知青”驻地,感叹“知青”岁月

金秋

<p><b>红尘弄巧,岁月传恨,光阴迢迢暗度。</b></p><p><b>过去今日一相逢,便感叹、人间百味。</b></p><p><b>真情永驻,曾经如梦,忍顾骄阳当头。</b></p><p><b>青葱困境忆旧时,又岂在、朝朝暮暮。</b></p> <p>  想到知青岁月,一个充满了希望和诱惑的名字,就会在我脑海中出现。昨日我和同龄人一道,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来到了麟游县崔木“知青公社”旧址,观看了当年“知青”生活过的地方,让我感慨万千。所幸的是我们同行的人都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对当年的“知青”有所了解。当这个“知青公社”出现在眼前时,我们都感到特别的兴奋,都会想起昔日与“知青”的一段特别的缘分,睹物思情遐想在这里发生的那些故事。些许的知青岁月便涌上心头。这里给人留下了青春浪漫的情怀,同样也开启了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 “知青”曾经用自己狂热的青春去拥抱这场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运动,不辱使命地驰骋在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在共和国的篇章里浓墨重彩地书写了属于一代人生璀璨的一页 ! 今天我们相约怀着对“知青”的怀念,带着怀旧和追寻,回到“知青”曾经生活耕耘过的地方,寻找当年他们的印迹。</p> <p class="ql-block">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主席针对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并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引述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老三届知青告别城市,告别家乡,告别父母亲人,随着推湧大潮,流向了祖国的荒原戈壁、田野山村,到农村广阔天地去接受再教育。</p> <p>  知青,一个亲切、励志,却又五味杂陈的名字;一个举世无双,只有在中国大地那个特殊年代才被创造出的称谓。被称之为"知青"的这代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而是仅有初高中文化旳青年学生。冠以"知青"这个名字,则意味着这代人稚嫩的肩上要扛起共和国大厦的历史使命和责任。</p><p> 在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还未停息,在全国停招生、停招工、就业无门、学生无处安顿的六十年代末,在这特殊的历史、生活大前提下,伟大的导师毛泽泽主席英明决策,让这代知识青年人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是党和国家为他们安排的就业之路,这也是这代人唯一的出路,首当其中的就是1966一1968年初高中毕业,被称之"老三届”的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蹉跎迷茫的日子里,在接受再教育的汗水泪水浸泡中,在起伏崎岖的人生道路上,老三届知青经受了雪雨风霜的洗礼,艰难困苦的磨砺;经历了胫骨锤打旳锻造,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蜕变。正是这段艰辛而难得的经历,知青这代人才真正懂得了人生的真谛、珍惜旳可贵。正是有了知青们用青春和热血浇注共和国大梁,才有了祖国繁荣昌盛今日的辉煌。"知青"不愧为共和国的脊梁。</p><p>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距今整整五十周年了。当年风华正茂的老三届知青,如今已是两鬓染霜的古稀老人。如烟的往事也随着递增的年龄,在脑海中渐渐淡去。唯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段峥嵘岁月的特殊经历,却始终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  记忆扰新,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天清晨,大队党支部书记马奓、革委主任王家成,带领着贫下中农和大点的小学生,在村口迎接省城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大人们敲锣打鼓,学生手拿着纸折的花朵翩翩起舞,站在路旁看热闹的老汉老婆裂开没牙的嘴,笑迎着这些城市下来的年轻人。广大社员对知青的到来,给予了极大的热情欢迎与友好接待。可是知青们却站在卡车上不愿下车,不管是公社带队的人还是村支书马奓的催促,他们始终是不吭声不下车,急得迎接的人群出现一阵的喧嚣。这时,公社带队来的干部和颜悦色、循循善诱的询问,才知道大队支书和主任一拐一矮的模样,让他们望而生畏,都不愿在这恶劣的环境下去生存。这时公社干部语重心长地做起工作来,可村支书马奓就不高兴了,他一走三拐高一脚低一脚走上一堆粪土顶上,居髙临下说道:"你们都放灵醒些,要不是毛爷爷要你们来接受我们的教育,我们是不会接收你们的。既然来了,就必须老老实实接受我们贫下中农的再教育……"。</p><p class="ql-block"> 他们听到这位貌不惊人,但每句话都是上纲上线,语气十分逼人的话语时,感到十分尴尬,感觉到了前途未卜的慌恐,心情格外沉重,便违心地依次下了车。知青们暂时被分别安置在生产队正副队长和五保户的家里。他们常因不会打井水、不会烧灶做饭、吃饭前没有向伟大领袖毛主席请示等事情,经常遭到村支书严厉训斥。一个叫陈亮的知青因给村支书提了意见,而被扣上反党的帽子。他们每月虽有50斤粮食定量标准,全都是杂粮。</p><p class="ql-block"> 知青点设在一处饲养室隔壁的窑洞中,他们与牛群、粪土为邻,站在床铺上就可看到院中牛的吃喝拉撒,他们经受了蚊虫肆虐、老鼠横行、毒蛇入室的恐惧与痛苦,但也磨练了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坚毅。</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村里没有电灯,更不要说电视。晚上照明,就是一盏用小墨水瓶自制的油灯。娱乐和消遣,就是在昏暗的油灯下看看书、写写日记。想家的时候,就吹灭宝贵的油灯,躲进被窝里任由泪水湿衾枕。生活单调而枯燥乏味。</p> <p>  有幸的是有勤劳、质朴而善良贫下中农,他们常到知青点送来温暖与快乐,还送给一些生活用品,手把手教授做农活。在他们的指导帮助下,知青们很快学会了生存旳本领,自留地种植的蔬菜长势也不亚于村民家的。知青们还将自己种植的菜挑到集市上,换取一点购买油盐和寄发信件的小钱。我们村的主要农作物是高粮、小麦,辅之油菜、大豆。繁重的农耕磨练了他们的肌肤,强壮了他们的体魄,他们已从弱不禁风、五谷不分中蜕变,基本掌握了播种、育苗、栽培、灭虫、施肥、田间管理的工序和技术。</p><p><br></p> <p>  1969年3月,国际形势严竣,中苏边境发生珍宝岛武装冲突,我国处于苏美夹击的危险,战争一触及发。9月,中央根据毛主席"要准备打仗"“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全社会掀起了深挖地道的备战备荒的战略运动。10月,我村大队民兵和全体知青掀起了地道建设大会战。以生产小队为单位,户户开挖,知青承担了地道的开挖和搬运土方的主要任务。在当时生产条件十分简陋,全靠人力肩挑背扛、车拉手提。当时形势紧迫,时间是争分夺秒,每天都是十几小时的超负荷高强度的劳动。有一天,第三生产队的女知青陈小花挑土上坡时滑倒,不顾伤痛却念叨着"不要紧不要紧,地道建设要抓紧”,爬起来继续劳动着。政治上的高度得到了思想上的集中,他们的双脚双手在劳动中磨烂了,也没人顾得上喊疼痛。直到组织分配的任务完成后,才能出一口长气,喊一声痛。</p><p><br></p> <p>  这是一段无法忘却的历史,有幸成为“知青”生活的见证人,是我今生拥有的最大财富。作为知青同龄人的我们,有着很特殊的历史使命,虽然没有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却在红旗下长大,经历了共和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渡期,是极富革命理想主义的一代人,责任感、服从原则、集体主义、勇于牺牲的精神,贯穿于青少年时期的全部生活。文革前,接受的是净化心灵的、传统的熏陶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尤其是历经十年文革的一系列政治风云变幻,使得这一代人在特殊的环境中,磨练出了惊人的毅力,这种毅力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是一种经得起打击甚至是摧残的意志,一种处于劣势下仍然奋发向上的人生境界。知青所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韧性十足的性格和群体的凝聚力,在他们身上可以触摸到共和国的脉搏,他们心中装的是山河万里,他们的血脉里融入的是家国情怀 !</p> <p>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是那个年代谁也无法抗拒的一项政治任务,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印记里没有谁能说的清楚到底蕴涵了多少心酸和无奈。 作为那个年代的青年人,我也曾反思过,也曾唏嘘过,尽管文化大革命和上山下乡让他们为之付出了尊严、青春、血泪甚至生命。但也正是因为插队落户,让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轻人通过社会底层的农村、农民,看到了中国社会的真实状况,明白了人生的艰辛与不易,也获得了人生难得的历练,这一场不亚于“八年抗战”灵魂深处闹革命的人和事,虽然很无奈,但对国对己不言后悔 ! 这一段经历也为以后“继续革命”蓄积了动力和薪火。</p> <p>  在“知青”上山下乡的青春岁月,他们虽然历尽磨难,但与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朝夕相处的村民们,却结下了深厚情谊,留下了刻骨铭心的难忘记忆。</p><p>返城后,在各自工作岗位忙碌的他们,始终怀有一颗感恩之心,魂牵梦绕当年插队的地方,思念在人生最困难最无奈时,为他们遮风挡雨的第二故乡。感恩善待的村民父老、兄弟姊妹。他们多次回乡看望村民,领略乡村巨变。现在想起哪些知青岁月,一个充满了希望和诱惑的名字,就会在脑海中出现。每当它出现时,我都会感到特别的兴奋,都会想起昔日与他们朝夕的一段特别的缘分,想起在那年代发生的那些故事。我就有了留恋青春浪漫的情怀,和他们相处时开启的我人生历程,我很羡慕他们。他们曾经用自己狂热的青春去拥抱这场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运动,不辱使命地驰骋在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在共和国的篇章里浓墨重彩地书写了属于自己人生璀璨的一页 !</p> <p>当年的知青,这里是他的第二个故乡。</p> <p>火红的年代,人人负荆奋进。</p> <p>伙食虽贫,却一目了然。</p> <p>饭好了没有?吃的啥――</p> <p>集体大灶,食之有味,吃的碗底朝天,喝的水杯见底。</p> <p>代购代销站,是“知青”的生活保障前沿阵地。</p> <p>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形象,尽在蓄积了革命动力。</p> <p>为怀念年轻时的旧梦,我们和当年知青有缘的人相约,跋山涉水来“知青”们曾经生活耕耘过的地方,寻找当年他们的印迹。</p> <p>久违的宿地、久违的住宅今日又见,怎能让人不在炕沿上合影留念呢?</p> <p>这位是否坐在这里,静想在哪个艰辛年代里的峥嵘往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