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求真务实——临高中学物理组青年教师再摘桂冠

詹先生

<p>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2020年5月12日—14日,临高县高中物理青年教师课堂评比活动在我校举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本届课堂评比活动共有九名青年教师参加。我校选派梁燕斌、苏娜、吕安尘、林诗凤四位青年教师参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全县高中物理青年教师课堂评比活动,每两年一届,是我县物理教师交流教研经验和彰显课堂风采最佳平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经过实验考察、教学设计评比、现场教学等环节评比,我校梁燕斌老师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并获得代表临高县参加海南省第十四届青年教师物理课堂大赛的唯一名额。苏娜、林诗凤、吕安尘分别荣获二等奖。</span></p><p><br></p><p><br></p><p><br></p> <p>  谭又平老师对四位参赛选手的赛课点评如下:</p><p><br></p><p> 苏娜老师,课题《向心力》。</p><p> 优点:教师教学理念突出了核心素养的地位,教材处理恰当。重视实验教学,关注学生学习体验,敢于创新,能用传感器定量研究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课堂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课堂实施过程整体较为流畅。</p><p> 不足:未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导学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不够。课堂实施过程细节不够细腻,实验数据的处理不够严谨。老师讲和做的偏多,给学生思考展示时间太少。重点不够突出,难点尚未突破,教学效果不太理想。</p><p><br></p><p> 林诗凤老师,课题《碰撞》:</p><p> 优点:教学目标设置合理,重点突出。教学过程能够有效的整合教学资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教材处理灵活,理论分析透彻。</p><p> 不足:部分实验结论的得出无事实依据,课堂实施过程出现重复讲解、情节拖沓,节奏缓慢。内容多杂而不精,课堂重点不够突出。</p><p> </p><p>梁燕斌老师,课题《碰撞》:</p><p> 优点: 教学设计凸现核心素养要求,教学资源选择科学合理。教学目标设置合理,教学结构层次分明,能有效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重视实验,关注学生数据处理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训练。能够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指导生活。注重学以致用:引导学生用碰撞规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前呼后应。教师课堂与学生互动热烈,整节课听下来感到轻松。教学节奏轻快流畅,学生能够保持较为长久的关注度。能够顺畅地完成教学目标,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得益彰。</p><p> 不足:教学语言不够精练,部分教学细节尚待优化,教学设计里的教学目标除知识目标外还须设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p><p> </p><p> 吕安尘老师,课题《碰撞》</p><p> 课题设计理念很前卫,采用平抛仪来研究碰撞中的动能损耗问题,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由于未了解学情,探究成果有限,预设目标未实现。</p> <p>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育教学质量关系人民教育事业,容不得弄虚作假,经不起瞎折腾。我校物理组向来以“求真务实”为教育宗旨,在历届教研组长的带领下,逆流而上,不断焕发新的活力。特级教师谭又平的引进,再次激活物理组的顽强生命力。</p><p> 本次比赛,高一物理备课组勇担大梁,备课组长梁燕斌亲自挂帅出征,吕安尘、林诗凤老师倾力相随。谭又平老师担任指导老师,詹政名老师全力协助,其他组员鼎力支持。</p><p> 集体备课阶段,谭又平老师从评委的角度对参赛选手进行集中培训,詹政名老师根据梁老师设计的初案逐一分析,对每一个环节提出自己建议。梁燕斌老师全力以赴,经历两轮试讲,三次修改教学设计,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精神,给学生和听课老师带来一场科学探究盛宴,让人余味悠长!</p><p><br></p><p><br></p><p><br></p> <p>  我们坚持认为:教师的第一职责就是上好每一节课,上好课是关爱学生的体现,更是对社会的承诺。</p><p> 临高中学物理组将在名师的引领下,在梁小仙组长的带领下,恪守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传统,争取再创佳绩!</p><p><br></p><p><br></p>

教学

课堂

老师

学生

青年教师

物理组

评比

我校

梁燕斌

谭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