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知己(三)

杜永红

<p><br></p><p><br></p><p> 从哪个角度赏诗?象、境、志、情、理、气,还是韵律?</p><p><br></p><p> 合辙押韵、平仄相协没那么简单。律诗,押哪个韵部都有严格规定。如果是和诗,不仅诗意要合,韵部也要一致。</p><p><br></p><p> 平仄相协就更难了。就拿五言律诗来说吧。起句要求是“平平平仄仄”,对句必须是“仄仄仄平平”,下联以此类推。即使第三字可以平仄不对,但对句必须得“拗救”。因此,写出一首绝佳的律诗难度相当大。这也就是“苦吟”的原因所在。像诗鬼李贺喜用险韵,那就更难了!</p><p><br></p><p> 我大学那会儿,声韵学没怎么好好学,得过且过,六十分万岁。也从未想过诗词与我结缘会如此之深。</p><p><br></p><p> 年近四十,不免受些挫折,起初,只是读诗遣愁,借诗度灰烬岁月,企图找几个更倒霉的诗人以求精神胜利。</p><p><br></p><p> 诗,读到今天,忽然觉得它属于每个人。无论生活过得如何,有无成就,至少有一首诗属于你。</p><p><br></p><p> 属于你的诗,不是因为你走进了诗人的内心,而是你找到只那一瞬的相似。只一瞬竟感动了一夜。</p><p><br></p><p> 所以,我觉得读诗,就是读诗之象、境、志、情、气。诗之句式及韵律因境、志、情、气而定。诗因意境而妙不可言,诗因志趣而契合心灵,诗因情真而感人肺腑,诗因浩气而荡气回肠。</p><p><br></p><p> 以后,当补上声韵之疏;以后,定注重气韵生动;以后,要不时吟诵。通过推测、想象来还原吟诵,不免有失偏颇。吟诵,没那么简单。一诗一法皆因情,不是每首诗都可吟诵。</p><p><br></p><p> 因才疏学浅,古诗韵律只好避而不谈。我还是从诗意的角度来读那些属于我的唐诗吧!</p><p><br></p><p> 今天,我想劝劝这些诗人,当然劝勉他们也是自我劝慰。</p><p><br></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夜静昼喧咸大适,随俗出尘皆融然</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留别王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孟浩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送孟六归襄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p><p><br></p><p> 劝王孟,人生不是非此即彼,大可做第三种、第四种选择。既知宋之问,何必居辋川?</p><p><br></p><p> 王维,其实你没有必要在辋川造田园。生活存在多少种可能,人生就应有多少种选择。</p><p><br></p><p>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你选择江湖,远离庙堂;“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你选择佛老,穷水看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你选择田园,望月听泉。这都没有错!谁不想万事不烦心,一生享清静?</p><p><br></p><p> 你错就错在穷理不通。</p><p><br></p><p>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渔歌从来不欢快!归隐自古需资费。你入浦实数无奈,幸运的是,王右丞你赚足了资费。</p><p><br></p><p> 你可曾听懂了庄子的话语:“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也。”乐天,无关穷通。</p><p><br></p><p> 快乐若关穷通,就是不快乐。苦,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乐,是心里的状态。先苦后乐、苦乐参半,都是善良的谎言。智者苦过,为了救赎后人,一句先苦后乐的哲言,挑逗出不少天道酬勤的憨人。智者苦过,为了勉励后人,一句苦乐参半的数学逻辑,平衡了不少容易失衡的人心。</p><p><br></p><p> 快乐的人本就快乐,也许他什么都未曾思考,只是傻乐着生活。</p><p><br></p><p> 也许人生根本不需要费尽心思地做选择。一切只能顺其自然。你的知己孟浩然欲归田园,你又何必劝慰?</p><p><br></p><p> 他苦苦求索,无处容身。你偏偏要说:“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你这真是伤口撒盐不怕盐多。世情为何?你王维最清楚,何必揭人伤疤,为世态找借口?</p><p><br></p><p>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醉歌”用得不妥,孟浩然被逼退田园,怎能乐以忘忧、狂歌五柳?“笑读”更不妥,孟浩然为世弃用,吃饭都成了问题,怎能笑读古书?</p><p><br></p><p> 知己落魄,你若无能为力,那就不要多言多语,深情相拥,目送归去,当是最好的别离。</p> <p><br></p><p><br></p><p> 孟浩然,其实你应该再坚持坚持。想要成功,你得坚持到最后一秒。有时候,很多人事,离成功只差一秒。</p><p><br></p><p>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洞庭若不蒸气,焉见烟波浩渺?波浪若不时时扑向城池,焉知水波浩荡?你既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道理,为何不垂钓碧溪?人呀!最怕心里尽知道理,却迈不开双腿。</p><p><br></p><p>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道家,不是一失意就去它那里逃避。没有强大的内心,即使天天吞食太上老君的金丹,也难增寿。没有刚毅,即使日日偷食王母娘娘的蟠桃,也难寿终。</p><p><br></p><p> 你要知道,人生无处可逃。真正活得通透的人,既能享受夜晚的静谧,也能适应白昼的喧嚣;既能登大雅之堂,也能安之若素于山野柴扉;既能曲水流觞,也能采葵为炊;既能文质彬彬,也能指斥怒骂;既能超凡脱俗,也能入乡随俗……</p><p><br></p><p> 人,有多个性情,何必囚禁多面自己,仅以一面示人。真正活通透的人,只知一心向善,从不自我禁锢。</p><p><br></p><p> 人活一世,就是在处理人与物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生物,何者为尊?其实,三千大世界全在微尘里,哪有什么贵贱与高低?人与自然,谁定胜谁?天灾一场自分明。</p><p><br></p><p> 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身处什么样的人文环境,就得按照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去交往。</p><p><br></p><p> 通透的人,不仰人鼻息,不鄙夷他人;通透的人,不附庸风雅,不委曲求全;通透的人,不趋炎附势,不仗势欺人;通透的人,不自命清高,不亦步亦趋;通透的人,不自视甚高,不俗不可耐……</p><p><br></p><p> 通透的人,一双慧眼,看透世事不厌世;通透的人,一副菩萨心肠,悲天悯人不避祸福;通透的人,一股不竭的热情,积极用事,少有消极情绪;通透的人,一腔热血,执着但不执拗;通透的人,满腹诗意,总能点燃枯燥的岁月;通透的人,豁达大度、有容乃大,与什么样的人都能相处,同什么的环境都晏如,遇到什么的事都应对自如,过什么样的生活都乐道。</p><p><br></p><p> 王维,长安道上多少人?又自长安道上回,你是幸运儿。王维,饥饿未曾驱你去,想想陶渊明,你是幸福人。</p><p><br></p><p> 活得通透,不与过往纠缠;活得通透,不删昨日度今朝;活得通透,不闭门绝交游,不另辟三径,不只话桑麻。</p><p><br></p><p>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放下骄矜贵气,便可和光同尘。弃绝凡俗机心,万物生灵不疑。</p><p><br></p><p> 孟浩然,三径苦无资,襄阳愿无违,你的人生不算悲。孟浩然,你带着寂寞离开长安,离开王维,可谁不是空自归呢?</p><p><br></p><p> 我本空来空自去,一抔黄土掩孤魂。你空自归,王维迟亦归,虽非同一座山丘,终殊途同归。</p><p><br></p><p>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你的江岸,风鸣叶渐黄;别人的江岸,难道有别样的风景?你,孤舟月行;别人的旅程,难道不是风一更雪一更?</p><p><br></p><p> 活得通透,不自怜;活得通透,不悲己。活得通透的人,万物生灵都是他的知己。</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鸥鸟百从翱,千虫随翩跹。</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起送天籁,掬水见婵娟。</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