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吉亚--姆茨赫塔“生命之柱”教堂

江南风

<p>  “生命之柱”教堂(斯维特•特斯克维里教堂),格鲁吉亚成为基督教国家后的第一座教堂,其地位堪比耶路撒冷,公元四世纪圣女尼诺用奇迹点化皇后娜娜和国王米利安三世,引领格鲁吉亚举国信仰基督教,把十字架竖立季里瓦教堂后,便着手开始选址兴建这座教堂。是格鲁吉亚信仰象征,蕴含独特宗教和历史意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现在看到的建筑是11世纪重新修建的,整个教堂被四方形城堡所拱卫,垛口箭楼齐全,高墙上能清晰看见季里瓦修道院屹立在山顶,与之相互呼应。</p> <p>  东墙外地上圣尼诺十字架古老又神秘,不少到访过的信徒都说看到神迹,愈发让修道院增添神秘色彩。</p> <p>  教堂地位崇高,源于建在耶稣长袍安葬地。公元1世纪,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犹太裔格鲁吉亚人艾利亚斯带着耶稣长袍回到家乡姆茨赫塔。路上遇到姐姐茜多尼亚,茜多尼亚接过长袍激动不已当场死亡。下葬时谁也没法把长袍从她手中拿出,只好一起合葬。不久墓穴中长出一棵雪松,逐渐成为参天大树。公元4世纪,圣尼诺选中茜多尼亚墓穴所在地兴建教堂,7根柱子由墓地雪松制成。修建过程中第7根柱子一直漂浮在空中,圣尼诺祈祷一晚上才落下。这幅画描述了这个传说,现挂在季里瓦教堂西墙。</p> <p>  教堂与教堂模型。教堂由巨大石块拼接建造,大量拱形圆顶石块严丝合缝,拼接完美,墙面笔直平整,装饰精细,不愧格鲁吉亚宗教建筑典范。</p> <p>  高墙上有个半截手臂拿着木工尺的雕塑,这是一个关于建筑师阿舒克斯基的传说。因为他的技艺超过师傅,师傅妒忌生恨,断其手臂,不让他再建新的作品。一块石碑上刻着碑文:神的仆人阿舒克斯基手,为他祈祷吧。</p> <p>  教堂大厅,正中巨大的耶稣像。</p> <p>  巨石块墙壁、穹顶,没有装饰,雕刻精美,千年原生态,粗狂豪放美。大理石地面圆润不涩,光洁度极高,拱门连接侧厅。</p> <p>  大小祭坛,有门的小空间或许是忏悔室,巨型十字架精雕细刻圣经事迹。</p> <p>  塔状造型建筑,塔身内外壁画故事似乎与生命之柱教堂有关。</p> <p>  埋藏圣袍的茜多尼亚墓,生命之柱遗址。</p> <p>  教堂地上满布若干王室成员墓,包括格鲁吉亚末代国王。有的国家不介意与逝者为伴,很多教堂内葬有王室成员、科学文化名人,靠近墓地的房价也比别处贵。</p> <p>  南面墙壁大片壁画,残缺不全,画面细节很有意思,有海洋生物、狮身人面像、帆船、恐龙等,描绘创世纪吧。</p> <p>  壁画上部圆形,中间耶稣,外圈十二门徒,再外圈有太阳、月亮以及动物、人物、天平等共12个,不知是天文节气,或是生命轮回。</p> <p>  画像,有圣母、圣父与圣女尼诺、国王米利安三世。</p> <p>  这幅应该是耶稣与他的十二门徒,怎么数也少一个。</p> <p>  墙壁石雕。</p> <p>  精美的烛台。</p> <p>  使徒圣安德鲁脚骨。圣安德鲁,耶稣十二门徒之一,格鲁吉亚教会传统认为圣安德鲁是格鲁吉亚境内第一位基督教传教士,教会创始人,而圣尼诺300多年后才到格鲁吉亚传教。12世纪一位格鲁吉亚僧侣写了一篇论文,将圣安德鲁故事与圣尼诺 4世纪格鲁吉亚人皈依的早期证据进行了调和,并解释了尼诺 “第二次洗礼”的必要性,1103年格鲁吉亚教会理事会认可该论文。现格鲁吉亚每年5月12日和12月13日为圣安德鲁节,属公共假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