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学生习作:</p><p> </p><p> 一朵蘑菇游千山</p><p> 华岳学校 八年二班 周思彤</p><p> 我是一个蘑菇,当我还是一个孢子的时候就扎根在千山上了。</p><p> 不知过了多久,我长出了菌柄和菌盖,从土里钻了出来。周围是湿软的泥土,厚重的土地遮盖了地下的万千景象,只余平淡的一层,引人无限遐想。顺着我的目光望去,是漫山遍野的郁郁葱葱。那繁多有力的树根沉默地扎在泥土中,用厚重掩盖自己生命的根源。向上看去,那粗壮的树干冲天而起,上面无数道深刻的纹路彰显出它存在的悠久。风轻柔地拂过这片土地,翠绿的叶子随风而舞,金灿的阳光从树叶的间隙中星星点点的洒下,如同一匹被揉碎的绿绸缎。</p><p> 一根洁白的菌丝从我的菌褶里伸出——这大概是我作为一个软软的小蘑菇唯一能移动的部位了。那洁白的丝线沿着树干攀援而上。实在是清幽极了,空气里充满绿叶的青苔味,似乎置身于琼楼仙阁的香火缭绕之中。我渐渐看得痴了,那丝线带着我全部的感官长长久久地矗立在树梢,沉寂在这和谐的美景中。</p><p>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这静谧被一群人类打破。我听到他们“之乎者也”地高声赞美千山,听到他们激动兴奋地讨论。我看到他们砌起一个个石阶,在盘旋陡峭的山路上,在大智若愚的土地上。渐渐的,他们身上穿的衣服从宽袍长袖变成了利落的短衫,手里拿的羽扇和用来随手在石阶上题诗的毛笔变成了轻摁就能记录景色的黑匣子。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或兴奋或平静地踏上石阶,坚定地向上走去。我久久地注视着他们,直到再看不见为止。</p><p> 于是娇娇软软的小蘑菇有了一个斩钉截铁的梦想——跟随那石阶,直到高于一切。</p><p> 我释放出无数道洁白的菌丝,沿着隐蔽的小路在树叶中荡秋千般穿行。我看到一只胖墩墩的毛毛虫艰难地翻滚着去舔舐一滴晶莹的露珠;我看到一只大眼睛松鼠摆动着毛茸茸的大尾巴将松果埋入泥地里;我看到一只色彩艳丽的小鸟绕着我的菌丝欢快鸣叫,而后高歌离去。</p><p> 我终于离开了我的小天地,终于见到了那陌生的、藏在树叶后的湛蓝天空。我见识到了这个世界的精彩纷呈,我的身与心在这里极度放松。</p><p> 我终于累了。千山又高又险,登上它对一个脆弱的小蘑菇来说还是有点勉强。于是我将雪白的菌丝藏在荫郁的树叶下,小憩片刻。此时已然到了半山腰。远眺望去,绿色是这场视觉盛宴的主色调。苍青色的起伏群山一座叠着一座,像大海的波涛,无穷无尽地延伸到遥远的天尽头,消失在那云雾弥漫的深处。</p><p> 我望着那美景出神。几天后,我又坚定地操纵菌丝向山顶蔓延开来。哼,一个坚定的小蘑菇才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p><p> 气温慢慢降低,柔软的叶片也慢慢变成了尖锐的松针。刺痛感没能让我停下,我再无暇顾及周围的景色,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向上!”</p><p> 终于,我的第一缕菌丝带着我的执念踏上山顶。它代替我站在那里,那一刻,我以一个蘑菇的方式走完了千山。我确信我见到了世上最美丽的景色:这是我离天最近的一次。露出云层的群山似岛屿般一簇簇一抹抹地悬浮着,如同调皮的孩子躲在云雾后捉迷藏。那云雾随风而舞,如同一块洁白的幕布,将那背后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色半遮半掩,流露出一种别样的美感。群山交叠,风月同天。在这里,造物主尽情卖弄它神奇的创造力。</p><p> 我没有像人类一样站在山顶欢呼雀跃,诉说着征服千山的喜悦。寿命不过弹指一挥间的人类如何能征服永恒呢?只不过你踏在它身上的这一刻,它不屑与你争罢了。我只是静静地站在山崖边沉默。我面临着此生最重要的选择——要不要把我最珍贵的孢子、我的后代留在那里,让它们一出生便能看到绝美的风景,一出生便达到其他蘑菇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呢?</p><p> 我犹豫良久,最终悄无声息的离去,没有留下孢子。</p><p> 我无数次问自己,土地是什么?落叶归根是在土地,生命诞生也是在土地。就连自诩高级的人类死后也要魂归大地。所以土地是什么?</p><p> 是轮回。</p><p> 这里的一切都有始有终,却能容纳所有不期而遇和久别重逢。天空也许很美,但大地才值得我们敬畏!</p><p> 我缓缓地将洁白的菌丝收回,它们带着我的眷恋最后一次抚摸这山体。当洁白不再,只剩一朵娇软小蘑菇时,我仿佛听到万物对我说:</p><p> 世界灿烂盛大,欢迎回家。<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p> <p><br></p><p><br></p><p>学生感言</p><p> </p><p> 撰此篇前,读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p><p>那滴脆弱易散的水跨越百年,历经波折,走完了它的丽江。</p><p> 忆起曾与父母同游千山。我们顶着烈日向上攀援,历尽艰辛,终于登顶。墨黛色的浓云缠绕山间。山依偎云,云照映山,静静的和谐。这里明明美如画卷,明明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明明是艰难过后难得的静谧,却萦绕着淡淡的孤寂。</p><p> 我不知这感觉从何而来,却注意到脚边泥土里的一个小蘑菇。它那么矮,却长在山巅,所以它高于很多事物;它那么脆弱,却有着顽强不屈的生命力,所以它闯进我的眼帘;它低到尘埃里,却是自由坚韧的,所以它在尘埃里开出花。</p><p> 这样矛盾到极点的事物就出现在好像我一只手就能折断的小蘑菇身上。</p><p> 鬼使神差,我俯下身,用手刨开了它周围的泥土。然后我惊住了:小蘑菇埋在土里的部分比它露出的大得多。那一簇簇茂盛的菌丝尽管与泥土相拥却依旧掩盖不了那抹亮进人心里的白色。那洁白的菌丝狠狠的往土里扎着,似乎地心深处有什么在吸引着它。</p><p> 在我看到地下奇景的那一刻。</p><p><br></p> <p><br></p><p><br></p><p>教师评价</p><p> 这篇文章构思新颖独特,以一个小蘑菇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已属难能可贵。</p><p> 更可贵的是作为游记单元的练习作文,这篇文章把游记的三要素完美融合,所至、所见、所感不是分隔开来,而是随行随感。小蘑菇从开始有着坚定的梦想,到见识了精彩纷呈的世界,再到放弃高处回归泥土,层次清晰,结构完整,我们跟着小蘑菇也一同领略到了千山的优美风光:那山脚的郁郁葱葱、山腰的生机勃勃,还有山顶的云雾缭绕。在景物描写中,多重感官和各种修辞交错运用。句式长短结合,句子与句子之间连贯、流畅,追求整体的氛围和韵味,文字优雅,读来如口齿嚼香。</p><p> 而最难能可贵的是文章最后的立意,小蘑菇在见证灿烂盛大的世界之后,选择了放弃高山之巅,重回大地。当我们在世间急速奔跑的时候,是不是也要提醒自己,缓一缓过快的脚步,找一找丢失的初心。我们最初拥有的和最后将陪伴我们的,都是这份对世间本源的爱。</p><p> 也希望周同学不忘初心,一直拥有这份对文学的热爱,继续努力!</p><p> ——华岳学校初中 孙琦</p> <p>审核:冯祺</p><p>编辑与制作:田秀月 刘莹 渠琳 史泽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