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退休前享受的最后一次疗休养在嵊山岛结束。四天的嵊泗行让我享受了难得的休闲,每天上午九点多出发玩一个景点,下午午休到3点多再玩一个景点,在山海胜景的大自然中一扫疫情带来的紧张,放松身心,放飞心情…</p> <p>嵊山是我国渔港重镇,古称乘名山、神前山、陈钱山或尽山等。位莱园镇正东35.2公里处,西近枸杞岛,两岛的最近岸距仅700米。 嵊山旧名“尽山”,意"诸岛至尽也,而曰尽山"。也有叫"陈钱山"的。清光绪时,已形成渔港集镇。光绪《江苏沿海图说》载"陈钱山、二百户、渔时约千户。船只七八十号,客渔船千号"。渔汛时节,开行设店颇多,市场十分繁荣,1934年建镇,1949年为国民党嵊泗县政府和江苏省政府驻地。1950年7月8日解放,同年11月建嵊山镇人民政府。岛上现有行政村9个。2000年有居民3287户,9835人。周围海域即为著名的嵊山渔场,处舟山大渔场中心区,盛产各种鱼、虾、蟹类,有“天然鱼仓”之称。渔场在20世纪70年代全盛时期,仅浙江渔民在该海域的捕获量就有40万吨,最高年达60万吨。尤其冬季带鱼汛期间,江、浙、闽、鲁、辽、冀和沪、津6省2市的15万渔民,万艘渔船云集嵊山海面,堪称全国最大渔汛,捕获量占东海渔区首位。嵊山渔港处岛西侧,港区由大玉湾、泗洲塘、箱子岙湾和枸杞岛的三大王湾、里西湾组成,面积695万平方米。港埠繁荣,已列入国家一级渔港和二类开放口岸,建有全国最大的渔业通讯电台 嵊山集中台。近年发展海洋养殖,成为浙江省最大的鲜活海产品出口基地。渔港之夜是一个诱人的场景,每当船舶避风,连樯结橹,灯火绵亘10余里,形成华丽的海上都市。</p> <p>嵊山岛域面积4.22平方公里,形如"7"字。最高峰陈钱山,海拔213米,登此山可鸟瞰全岛。元代前已有人定居岛上,在明代又为海上御倭要冲,嘉靖三十四年(1555),名将俞大猷曾率水师屯泊于此。1934年始建嵊山镇,镇政府驻箱子岙,为全国文明城镇,居民约1.1万人。岛上景观除渔港风貌外,自然景观也相当怡人,可爱的奇石象形有双人石、夫妻峰,峻险直泻如东崖绝壁等。东崖是分布于岛东部的一组海蚀崖,岩性为浅肉红色钾长花岗石,自后岭头屿至鳗鱼头岛,势自山腰颓然直泻入海,形成连绵3公里的陡崖绝壁,最高处达70余米,山花藤萝附壁悬挂,长波涌浪穿礁拍崖,激荡轰鸣,气势雄浑壮观。</p> <p>嵊山岛为浙江省嵊山镇政府驻地,是马鞍列岛的政治、经济中心。位于嵊泗县境的东部,距县城菜园镇33.3公里。陆域面积4.22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9.26公里。岛呈北西--南东走向,地势东高而西南低,呈不规则"7"字形态,最高点陈钱山海拔213.5米。</p><p>嵊山是嵊山渔场的中心基地。嵊山渔场曾是全国最大的渔场之一,有天然鱼库之称。嵊山海域为嵊山渔场的主体区域,盛产带鱼、乌贼、鲳鱼、虾、梭子蟹、鳗鱼、大黄鱼、石斑鱼等。</p><p>嵊山是嵊泗列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面积2.2平方公里,有自然及人文景点7处。其中,鳗嘴头东崖最为著名,礁石造型奇特,惊涛骇浪,险峰耸立,连绵数里,蔚为壮观。</p> <p>嵊山是嵊泗列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面积2.2平方公里,嵊山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区包括嵊山渔港,三礁江大桥,天后宫,大玉湾贻贝养殖场,万金山,情人石,东涯绝壁,其中,东涯绝壁尤为壮观,也是旅客来嵊山必去之地。东崖绝壁的岩性为浅肉红色钾长花岗石,北自后岭头屿,南至鳗鱼头岛,险峰连绵高耸,横隔青冥。山势自山腰颓然直泻入海,形成高崖绝壁,上耸数十丈,绵延3公里,最高处达70余米。沿岸景致奇幻壮丽,动人心魄。大海凝碧生寒,石壁直削入海,磐石临崖偃卧,巉岩犹如刀插剑立,灌木野草山花从高坡泻下,悬附岩壁。崖下惊雷阵阵,震摇山根。礁崩石碎,沉浮于碧波之中;岩穿崖裂,白浪吞吐。前方则有渔舟乘风破浪,穿梭来往。那碧蓝的天空,湛蓝的海水,令人流连忘返,是看日出的绝佳之地,站在绝壁之上,往前一步是太平洋,往后一步是东海。</p><p>枸杞与嵊山两岛之间有条小小的海峡,那片水域叫三礁江,是嵊山渔场南北两港和枸杞至嵊山的主要通道,由于江的北端靠近嵊山岙口一侧有三块“暗礁”而得名,三礁江海域海底复杂,涨落潮是潮流湍急,恶浪滔滔,当地有“三礁江、三礁江,无风三尺浪”的民谚。如今在这片潮流湍急的海域架起了一座大桥,名叫“三礁江大桥”,使嵊山和枸杞两地民众结束了尽在咫尺却不能陆上往来的历史。</p> <p>嵊山岛美景动态图</p> <p>嵊山是著名的“百年渔场”,嵊山渔港是全国的一级渔港,因海水产品丰富,有“东海鱼库”之称而闻名全国。岙口平静如湖,岙形如打开了盖的箱子,故名箱子岙。停泊在岙口的船队旌旗飘扬,威严整齐。每蓬渔汛旺季,有来自沿海十几个省市的万艘渔船几十万渔民云集嵊山。此时,渔港里桅樯如林,船旗蔽天,南船北舟争奇斗雄。花花绿绿打洋船,白底白桅白鸭船,船头尖尖小对船,船台高高冰鲜船,画龙雕凤温岭船,船眼炯炯大捕船……鱼山虾海,堆银叠金。浪波声、机器声、呼喊声,喧闹不绝。这里成了船的世界,鱼的海洋,景色颇为壮美,渔港夜景尤为动人心魄。船舻辐凑,宛如一座海上大都市,“鱼船人网灯”,组成海上奇景。</p> <p>箱子岙全景、三礁江大桥和对面的枸杞岛。右下方近处呈金黄色的是虾干,晒得满地都是。</p> <p>从万全山上看箱子岙也十分壮观</p> <p>箱子岙北端小小避风港</p> <p>嵊山岛箱子岙渔港海景掠影</p> <p>东海米道午餐</p> <p>360海鲜坊</p> <p>逛嵊山街头</p> <p>党建广场</p> <p>渔乡谣电子商务体验中心</p> <p>嵊山小学</p> <p>岛上快乐的渔家孩子</p> <p>走在岛上的主路上,伴随着油菜花和无敌海景,没有什么比这更心旷神怡的了。</p> <p>这里随便那幢房子都是真正的海景房。</p> <p>尽山广场夜景</p> <p>三礁江大桥</p><p><br></p><p>三礁江大桥位于我国著名的“东海渔场”嵊山岛和“贻贝之乡”枸杞岛之间,是连接两岛的一座三塔双索面跨海斜拉桥。建成通车共历时3年零9个月,是嵊泗县交通建设史上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一座跨海大桥。</p><p><br></p> <p>2010年1月6日,嵊泗县三礁江跨海大桥通车。从此,嵊山枸杞两岛之间只能靠渡船摆渡的交通情况将永远成为历史,只能存进嵊山镇和枸杞乡发展的史卷。</p><p>其中主桥长685米,主桥桥面总宽12米,净高14.2米。由于三礁江大桥地处东海,风高浪急,主要工程施工均处在海上,加上该海域水文、地质、气象条件复杂,受台风、季风影响很大,过往船只较为频繁,施工难度极大,被浙江省交通厅列为浙江省五大难点、重点工程之一。</p> <p>大玉湾沙滩</p><p>大玉湾沙滩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嵊山镇大玉湾,是嵊山岛一个本岛的沙滩。大玉湾沙滩的沙质柔软细腻,水质清澈见底。</p><p>大玉湾沙滩上有一座小小的灯塔,在大海沙滩的映照下显得十分悠远宁静。大玉湾沙滩很安静,平时少有人来,景色十分优美,少了去旅游实际却是去看人的尴尬。</p> <p>沙滩边的情侣石</p> <p>嵊山后头湾龙王宫</p> <p>龙王宫位于嵊山岛后头湾民富村,坐落于半山腰,面临大海,依山势而建。</p><p> 供奉:主供龙王,浓眉大眼,五长须,肤色白皙,头戴紫金冠,身穿金龙黄袍,脚踏乌龙朝靴,双手执笏,左右各有两位侍从,红脸,落腮胡,身披紫红锻袍,皆为戏曲中武将装束。</p><p> 右侧供财神与观世音菩萨。两者次序为观音在右,财神靠左。观音体态丰腴,柳叶细眉,双目微闭,身穿蓝白长衫,披大红金线提花缎披风,端坐于莲花台之上。左右没有善财龙女的陪同,取而代之的是两个白色陶塑小儿,呈嬉戏状。左侧财神为文财神,头戴乌纱帽,帽翅为金色,呈波浪形状,如元宝,身穿圆领大红蟒袍,披红金线提花缎披风,袍身下摆绣有祥云图案,足登元宝,手捧金元宝,面目严肃,脸庞清俊。财神两侧供有摇钱树与金元宝各一对。</p><p> 左侧供天后娘娘与土地公公与土地婆婆,次序依次为从右到左排列。天后娘娘凤冠霞帔,冠上装嵌各种珠翠花钿、珍珠以及各色珠串,冠下沿有凤凰造型,左右各一,挂垂各色流苏和白色珍珠串,典型的戏曲扮相。天后面容安详,朱唇轻合,眼角带笑。左右各有侍女两名,均梳百合髻,簪粉色牡丹,身披枚红色提花披风。众侍女神态各不相同,有的天真可爱,有的严肃庄重。天后娘娘左侧为土地公婆。土地公平易近人,慈祥可亲,为穿袍戴帽的白发老人形象,与土地公相配的土地婆也是白发白眉的老妇形象。与供奉的其它神灵不同的是,土地公婆表情自然,虽皱纹满面却笑容可掬。二神衣着朴实,土地公身穿藏蓝色圆领缎袍,胸前为圆形红底金色绣“福”字补子,披宝蓝色金线织团花缎面披风;土地婆身穿墨绿色圆领缎袍,胸前为圆形红底金色绣“禄”字补子,披枣红色暗花缎面披风。</p><p> 龙王宫共三间,占地约100平方米,整体建筑为赭红色,正门有两联,左联为:风调雨顺喜迎景鳞满仓;右联是:龙王赐福保四季 平安。庙门正中悬一匾,题有“龙王宫”三字,为嵊山镇后头湾村全体村民于2005年腊月吉旦拜立。</p><p> 庙内左侧有轿子一顶,已经很古旧,轿帘为奶黄色的底,绿色大朵撒花。帘幕顶部有约30厘米的枚红色梅花织景缎,并配有花边装饰。轿沿顶部缀有5厘米左右黄色流苏,相传,此轿专供天后娘娘出门所用。这里所谓“出门”并非人们用轿子抬天后娘娘的塑像出宫游行,而是将它作为与天后娘娘并存的一样神物,或者说类似神佛世界中的坐骑,此处轿子的用途则虚拟化了。</p><p> 在寺庙内左右两侧的墙面上,各供有两艘船,两两平行放置,船头均朝外,寺庙负责人告诉笔者,船头朝外意味着在龙王爷的保佑下,渔民们可以安心地将渔船开往大海,获得丰收。左侧墙面为木船,赭红色的底,蓝色船身,构造简单。右侧墙面除一赭红底墨绿色船身的小木船外,还有一大型钢制船,为近岸护卫艇,银灰色船身,有船楼与前后两架速射炮,挂有五彩旌旗。</p><p> 龙王宫于2005年冬正式完工,寺庙中的神像原先分布在附近山坳中的各个小庙中,而主供的龙王则是从原先山顶的老庙中搬迁而来。由于地势高,寺庙分布不集中,给当地村民烧香祭祀带了诸多不便,于是,村民们就打算盖一座大庙,将附近的神灵都聚集在一起。经费都有当地与附近的村民集资,由于房子是在原先旧民房的基础上翻新的,因此花费并不大,总共约3万元,大部分的开销都花在寺庙中的神龛,佛像,梁柱以及供台上。</p><p> 每年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八,为当地上灯节,村民们都会买来红烛,点满整个龙王宫,从正月十三起一直点到正月十八。与此同时,村民在佛像前排开长桌,放满供品,连续五天供奉寺庙中所有的菩萨。上灯节期间,嵊山岛各村的村民都会陆续前来祭拜,场面颇为壮观。</p> <p>龙王宫大门</p> <p>龙王宫历史简介碑</p> <p>龙王宫大殿</p> <p>嵊山海景晨曦日落美景掠影…</p> <p>结束嵊泗四天疗休养度假,午饭后嵊山码头乘船回沈家门。最美风景在路上,累并快乐着,回家的感觉真好…</p> <p>候船室里的嵊泗县交通航线示意图</p> <p>再见嵊泗列岛!再见嵊山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