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书

常吟盈

<p>  如果说,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终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人的一生,就不止在读书,同时也在写书。</p><p><br></p><p> 人生如书,每个人既是作者,也是读者,在书写着自己的故事的同时亦在读着别人的故事,只是版本各不相同。诸如:快乐人生、苦难人生、坎坷人生、执著人生、豁达人生、浪漫人生……无不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折射。所以,读人生之书,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p><p><br></p><p> 来到这个世界,父母决定封面,扉页题写下我们的名字,然后,就由我们执笔——漫画、书写、著述。当然,一本好书注重的不是封面的漂亮与否,而是内容是否值得品读。有的书,封面华丽,但内容枯燥乏味;而有的书,封面朴实,内容却引人入胜。书的封面,就像是人的脸面,有的人华而不实,自然也有人其貌不扬。正所谓“始于颜值,终于才华”,不管对书还是对人,皆是如此。</p> <p>  一本新书,也许会有绚烂耀眼的封面,但未必值得品读;而一本样式老旧,甚至封面有些残破的书,也许更应该细细品味。所以我们不该用太多的精力,来粉饰书本的封面,而应该让书本里的内容一点点的沉淀累积,使其内涵深邃厚重。</p><p><br></p><p> 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粗俗。有的人,虽然封面不起眼,内容却精彩无比;有的人,虽然封面如金似玉,内容却不堪入目。所以,请不要怪母亲没有给你美丽的封面,也不要怨父亲没有给你绘出漂亮的插图。自己这本书,终究要靠自己来写--用你的智慧和勇气,用你的心血和汗珠……</p><p><br></p><p> 一生辗转千万里,莫问成败重几许。人生这部书,有些是没有主角的,因为我们忽视了自我;有些是没有线索的,因为我们迷失了自我;有些是没有内容的,因为我们埋没了自我。</p> <p>  然而拘囿于“纸上得来”的东西难免“终觉浅”。人生不需要过于厚实的理论堆砌,因为我们深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人生的价值在于阅历,在于历练,让每一分每一秒的经历都能给你带来成长,带来收获,才会让每一天的生活充实有意义。所以,在有限的篇幅里,尽力扩充内容的深度,才会让人生这本书更精彩。</p><p><br></p><p>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人都用一支神笔,无需草稿,撰写着自己人生之书。也许,一天就是一页,一年就是一章。有的人将鬓发写白,成为智者;有的人将生命写红,成为英烈;有的人将声名写紫,成为“大款“;也有的人将良心写黑,成为奸人。直至生命终止,这部书才算脱稿杀青。</p><p><br></p><p>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谁都是匆匆过客。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漫漫人生路,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为作笔,时间为纸,书写着一页页或平淡无奇,或波澜壮阔的无字书。答卷无法更改,过程弥足珍贵。纵观古今,神仙皇帝渴望其书名垂千古,文臣武将渴望其书流芳百世,凡夫俗子也希冀其书世代传承。寿高之人,书页自然很厚,但也未必精彩。命短之辈,书页无疑很薄,但有的却句句箴言妙语,页页经典放彩。</p><p><br></p><p><br></p> <p>  在无法重来的一生,往前走的每一步,都会印在你的生命历程里。而在回首一生时,你会发现做过的事已经不值得后悔了。日本最年轻的主治医师大津秀一,亲眼目睹1000位患者的临终遗憾后,写下了《死前会后悔的25件事》一书,这25件事普遍的共同点是:人们后悔“没有”去做某件事,而不是后悔已经做过的事。</p><p><br></p><p> 而有的人终其一生做一件事,就足够精彩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说:“只要能深入不懈的研究下去,我就可能成为第一个告诉世界这个秘密的人,让无数中国人免于饥饿。”</p><p><br></p><p> 为了追求水稻高产的梦想,至今91岁的他仍然在研究水稻的田间地头忙碌着。国家为了奖励科研人员,为他准备了一栋豪宅,可是从他接手后就将豪宅改成了工作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了一件事做了一辈子。用他的生命做一件事。用自己的生命来见证成功。</p> <p>  将一件事做到极致,这样的人生岂不是精彩绝伦吗?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情节、一件件令人回味的往事,组成一段段章与节,当这本人生的无字书落下最后一个句号时,合上书,组成一部长篇宏著,留给后人去品读。</p><p><br></p><p> 书有不同的体裁,人生也不止一种活法。人生这部书,如果写得精彩,引人入胜,成了名著,那自是可喜;如果平淡无味,甚而不忍卒读,也无妨,因为,它至少能证明,我们曾经来过这个世界。 是啊,书的结局是著作者写好的,而人生的结局却等着我们去创造……</p><p> </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