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同时举行。</h1><p class="ql-block"><br></p> <p>(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纪念章)</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代表350人、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代表462人出席了会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9月25日,两个代表会议联合举行开幕式,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致开幕词。</span></p> <h1>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朱德总司令致演说词。刘少奇副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在会议上发表讲话。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领袖等出席了开幕式。</h1> <p>(毛主席为战斗英雄们的题词)</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毛主席在贺词中称赞英雄模范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毛主席强调,“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这两件事都有赖于同志们和全体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一道,和全国工人、农民及其他人民一道,团结一致,协同努力,方能达到目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朱德总司令为战斗英雄们题词:“发扬革命的英雄主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首都各大报纸都整版刊登了战斗英雄们的照片和事迹。</span></p> <h1>会议期间,正值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毛主席、朱总司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饭店设宴招待了全体战斗英雄。</h1>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0月1日,全体战斗英雄们在天安门观礼台上,参加了新中国第一次盛大的国庆典礼。</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参加这次会议的解放军,都是当年全军最著名的全国战斗英雄,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英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英雄是时代的楷模,是民族的骄傲,是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的光辉典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每一位英雄,都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都是一曲激励斗志的进行曲,都是一面弘扬民族精神的旗帜。</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位是杨根思同志,他时任某部连长。会议一结束,他便追赶部队去了朝鲜,1950年11月29日在阻击美军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杨根思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特级战斗英雄和第一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2009年9月14日,杨根思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span></p> <h1>中南军区暨第四野战军有76名战斗英雄、模范工作者和民兵英雄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43军127师379团的反坦克英雄崔志山同志是其中之一。</h1><p class="ql-block"><br></p> <h1>1976年2月至1978年9月,我在81322部队警卫排当兵时,崔志山同志是我们团政治处副主任。</h1> <h1>81322部队是董存瑞生前所在团,该团二营六连六班就是“董存瑞班”。部队当年在吉林省磐石县驻防,团部设在距离师部十几公里外的一个深山老林之内,生活条件十分艰苦。</h1> <p class="ql-block"><b> (左起:郅顺义,崔志山)</b></p><h1>这是董存瑞生前战友郅顺义和崔志山这两位全国战斗英雄,在203团董存瑞纪念馆的合影。</h1><p class="ql-block"><br></p> <h1>崔志山同志的家离我们警卫排不远,警卫排的营房建在团部后面的一个山坡上,崔副主任的家就在山坡下,战士们出勤必定要从他的家门口经过。<br>崔副主任对警卫排的战士们非常亲热,战士们对这位全国著名的战斗英雄亦十分崇敬。</h1> <h1>记得是1976年建军节那天上午,司令部管理股任高升股长和警卫排刘文有排长,将崔志山副主任请到警卫排作英模报告。</h1> <h1>小车班和招待所以及中灶的战士们,也一起来参加了。</h1> <h1>崔副主任当年不满50岁,中等身材,皮肤又红又黑,体态有些发福,军装上的红领章将他的脸庞映得通红。</h1> <h1>虽然崔副主任平时话很少,但作起报告讲到战斗经历时,他不但讲得很细致,而且声音显得非常宏亮,充满战斗激情,感染力极强。</h1> <h1>崔副主任一开口,便将战士们的思绪,一下带到了30年前硝烟弥漫的战场:“我参军时,我们的部队名称是东北民主联军,后来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我参军不久,便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役。”</h1> <h1>讲到这里,崔副主任在墙上挂起了一幅地图,并用教鞭指着地图继续说道:“这里讲的江南,指的是松花江以南,临江则位于吉林省东南边境,是东北民主联军在南满的重要根据地。1946年冬,国民党军队向我东北民主联军第 3、第 4纵队等部队发动进攻,将我军逼到了长白山下的临江、抚松、长白等县的狭小区域之内,敌军企图在消灭南满东北民主联军以后,再集中兵力大举向松花江以北推进。”</h1> <h1>崔副主任抬起右手,用力向上一挥继续讲道:“我东北民主联军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决心坚持南满,巩固北满,密切配合,坚决粉碎国民党军进攻。”</h1> <h1>“1947年1月5日,我东北民主联军北满部队第1、第2、第 6纵队另3个独立师共 12个师,冒着零下40℃的严寒,从松花江冰封的江面上横越南下,向长春、吉林发起了进攻,出其不意地歼灭了国民党军一部,迫使国民党军停止了对临江的进攻,抽出两个师北援。”</h1> <h1>“在达到调动国民党军的目的之后,我军于 1947年1月1 9日又返回江北。1949年1月30日国民党军以所余 4个师的兵力,对临江发起了第二次进攻,我军以第 3纵队进行机动防御,以第 4纵队插入敌军后方进行袭扰。敌军感觉兵力不够,暂时停止进攻,又从北面调 1个师南下,于 1947年2月 13日向临江发起了第三次进攻。正当南面作战激烈进行时,我军于1947年2月21日第二次越过松花江,又在德惠、九台等地歼灭国民党军一部,再次迫使国民党军停止进攻临江,抽兵北援。”</h1> <h1>“1947年3月 8日,我军乘松花江开冻前第三次越江南下,在郭山屯、靠山屯地区发动突然袭击,歼灭敌军一个多师后,又返回江北。1947年3月27日,国民党军向临江发起了第四次进攻,敌军因来回拉锯,部队疲惫,信心不足,反被我军又歼灭一个师,敌军只得停止进攻,转入防御。”</h1> <h1>“我军通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使我军在东北战场上,由被动转入主动,为即将开始的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这是我军坚决执行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决策、实施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取得的一次伟大胜利。”</h1>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崔志山,摄于1988年5月25日)</span></h1><h1>崔副主任说:“我当年还不到20岁,现在快50岁了,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的激烈和残酷程度,仍然历历在目。特别是我军当年武器装备比较落后,作战主要靠步枪,而敌军则是美式装备,还有坦克车。我军在这次战役中,第一次与敌人的坦克,进行了直接的较量。”</h1> <h1>“那是在1947年2月三保临江时,我军打完城子街战斗后,立即向德惠地区运动,第二天拂晓和新一军遭遇。战斗从早晨一直打到下午,我军打退了敌人无数次疯狂的进攻,战士们就像一颗颗钢钉牢牢地钉在阵地上,没让敌人越过雷池一步。恼羞成怒的敌人调集3 辆坦克掩护敌一个团,向我军阵地发起了更加疯狂的进攻“。</h1><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时阵地上情况万分危急,我军阵地被敌人冲破了一个口子,敌坦克掩护敌步兵,向这个缺口大量地涌来”。</span></p> <h1>“在东北战场上,我军与敌人坦克交锋这还是头一回,谁都没有经验。团首长直接下令要求我带领全班去炸掉敌人的坦克。我当时是班长,我接受任务后,要求全班战士每人都要尽量地多带手榴弹、炸药包。为便于运动,在冰天雪天、滴水成冰的寒冬,战士们脱下了棉衣、棉裤,冒着刺骨的寒风,沿着阵地上的交通沟,向阵地前的敌坦克冲去。”</h1> <h1>“在机枪的掩护下,我带领战士们巧妙地利用地形掩护,迅速地接近了敌人坦克。我一声令下,全班战土一起,每人向坦克投掷了二枚手榴弹,坦克的周围一连串地爆炸,但坦克只短暂地停了一下,又疯狂地向阵地上冲来。我眼睁睁地看着敌人坦克在阵地上横冲直撞,手榴弹对它起不了作用,我心急如焚。”</h1> <h1>“猛然间,我想起了副团长临出发前对我们的叮咛:‘爬到坦克顶上就没有危险了。’于是我立即抓过两枚手榴弹,第一个窜出了战壕,利用坦克射击的死角,一个滚进动作,到了坦克附近,飞身跃上了坦克”。<br><br></h1> <h1>“这时,全班的战士也纷纷跳出壕沟,有的战士向敌人步兵射击,有的战士也爬上了坦克。敌人坦克的炮塔发了疯似地左右转动,想把我甩下坦克。我紧紧地趴在坦克上,脑子里紧张思索着对策。我想,如果找到盖子就好办了。这时同我一起爬上坦克的一位战士发现了盖子,但怎么也揭不开。我爬过去,用尽全身的力气,终于把盖子揭开了一个缝,便迅速地往里塞进两枚手榴弹,在沉闷的爆炸声中我跳下了坦克。这辆坦克内的敌人全部被炸死,坦克内冒出了滚滚浓烟。”</h1> <h1>“这时,敌人的第二辆坦克从东侧开了过来,机枪疯狂地向我们射击着,地上厚厚的积雪全部被打得飞了起来,飘起了漫天的雪花和冰土,敌人步兵也随着坦克冲了过来。”</h1> <h1>“我命令两名战士进行射击掩护,另两名战士用手榴弹阻拦敌人步兵,我抓住时机接近了敌人的第二辆坦克,用炸药包炸坏了第二辆坦克的履带和油箱。敌坦克熊熊地燃烧起来,动弹不得了。”</h1> <h1>“这时,第三辆敌人坦克继续掩护步兵冲来。我又设法躲过敌人坦克机枪的射击,飞身登上坦克,对敌坦克内驾驶员高声叫道:‘缴枪不杀,如果不缴枪,就坚决消灭你们!’“</h1>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时教导员也跳上了坦克,向敌人观望孔打了一枪,敌驾驶员被打死,坦克像一条僵尸趴在雪地里一动不动了,里面的几个敌人钻了出来,乖乖地举手投降。”</span></p><p><br></p> <h1>“敌人的两辆坦克被击毁,一辆被缴获。敌人的步兵见没有了坦克的掩护,便纷纷后退,这时我军吹响了冲锋号,战士们跃出战壕,‘冲啊!杀啊’的口号声响彻大地,敌人全部被歼灭,战斗胜利结束了。”</h1>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左起:王绍宏、范财、黄宇、崔志山、常恩举、李向东。摄于1988年5月25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崔副主任自豪地说道:“我们这支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是由最勇敢的人组成的,因此是战无不胜的!”</span></p> <h1>崔副主任的话音刚落,任高升股长的话音响起:“崔志山同志创造了东北战场上我军步兵反坦克的首次成功范例,他三打‘乌龟壳’,荣立了特等功,并被授予“反坦克英雄”光荣称号。1950年9月,崔志山同志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受到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周总理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h1> <h1>此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刘文有排长的口令声中,警卫排战士全体起立,向崔副主任致上了庄严的军礼!</h1><p><br></p> <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size: 20px;">崔副主任给我们作报告的事情,距离今天已经整整过去44年了,但我仍然清楚地记得他讲的打坦克的故事。</span></p><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size: 20px;">这就是初心的萌生,这就是传统的威力,这就是一路走过来的力量,所以,我要将这个故事继续讲给各位听。</span></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附:人民解放军及人民武装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代表名单:</b></p><p><b>西北军区暨第一野战军代表五十四名:</b></p><p>(一)战斗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计四十八名:</p><p>战斗英雄: 刘四虎、 王 福、 周黑子、朱庆涛、 王曲喜、 李 珍、张福祥、 拉多诺夫(维吾尔族)、 胡青山、王耀群、魏书庆、陈全魁、 宋双来、 张学智、 张喜顺、张春槐、 马宜生、 张保英、丁兴发、 田占德、杜立海、杨文赞、郭仰森、 陈才德、 李占明、 吕顺保、李俊仁、 马万新、 许学顺、 周世森、彭彦雪、宋忠福、黄树英、白炳武、 刘吉尧、马全忠、 李二小、 边子正、阎三毛眼、范来保。</p><p>侦察英雄: 苟福荣。</p><p>爆炸英雄: 张 八。</p><p>模范工作者六名:杜根照、张鸿义、范绍通、黄德方(女)、 王鸿禧、 于希贤。</p><p>(二)民兵英雄计六名:</p><p>张志洪、 聂世孝、 陈 雄、 折多雄、李玉友、田发祥。</p><p><b>西南军区暨第二野战军代表五十九名:</b></p><p>(一)战斗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计五十五名:</p><p>战斗英雄: 刘子林、张英才、卫小堂、 严大芳、李长林、滕道礼、齐培元 、康清林、张德兴、李殿增、涂 勋(女)、时来亮、王 海、张贵云、赵世平、朱兴振、侯廷选、高文魁、张志成、王石富、 刘尚武、杨清盛、 桑金秋、 朱重元、 刘克怀、王银虎、 杨 勇、 傅文禄、王金元、丁永泰、 车九路、陈 友、王学智、刘凤成、王汝汉、侯永福、黄世忠、高如意、王耀武。</p><p>空军英雄:王洪智 。</p><p>爆破英雄: 柴学久。</p><p>侦察英雄: 李来龙。</p><p>模范工作者: 袁克忠、 毛乃文、 冷明清、 姜洁(女)、蔡黎云(女)、姜荣光(女)、 任志习、周福琪、翟清臣。</p><p>单位代表:模范连队“洛阳英雄连”代表王引生、“王克勤排”代表梁俊海、模范连队“红九连”代表朱春华、模范连队一五五团炮兵连代表许 蒲、模范连队一三○团三连代表周福琪(兼)。</p><p>(二)民兵英雄计四名:</p><p>樊能修、王美珍、 武天才(阿西族)、 林子清(窝尼族)。</p><p><b>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代表七十八名:</b></p><p>(一)战斗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计七十一名:</p><p>战斗英雄:<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根思</b>、 周文江、 陈宝富、 毛杏表、 魏尚友、 姜先仁、 张春礼 、 王连生、 张学安、 张明、 张修良、于复祥、 施刚魁、 张志礼、顾金坤、唐代忠、 胡忠林、 张兴、 张学东、 印永兴、 周建华、 刘仁香、 王玉林、 李光善, 张希春、张君福、 刘奎基、 齐进虎、 辛殿良、 刁仁忠、刘玉瑞、 戴先运、郑素春 、 陈继中、 李振华、 殷和生、张胜标、 李学先、 黄相和、倪福、 蔡萼、 刘坤、 朱庆明、 郭传才、 沈 许、 邢全礼、 王工一、李文学、 王立和、朱银福、刘从信 、 王国田、 张振邦、 傅永来、 黄忠民、祖树山、 王克祁、丁崇义、 冷常春、王作思。</p><p>爆破英雄: 韩安才、王凤池。</p><p>侦察英雄:胡淮志。</p><p>射击英雄: 魏来国。</p><p>模范工作者: 慕思荣、 庄心一、 祝榆生、 何永福、 刘继桢、陶仁义、 李蓝丁(女)</p><p>(二)民兵英雄代表计七名:</p><p>赵守福、 左太传、 孙玉敏(女)、 于化虎、 高运成、 顾国民、 刘虎成(女 )。</p><p><b>中南军区暨第四野战军代表七十六名:</b></p><p>(一)战斗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代表计七十一名:</p><p>卢锡芹、 丛 贵、李秀灿、 郭守德、 崔永峰、 杨印山、 于德富、 王凤江、 蕲文清、 赵兴元、 乔恒志、徐佩林、张英旺、 鲍仁川、 程远茂、 刘景尧、 范垂礼 、 刘梅村、李树廷、 蒲恩绍、 刘希洪、 钱安良、李广正、 李玉琛、刘 义、 宋 生 、 陈焕柱、 刘瑞林、 李庆春、 田广文、 宁振贵、 毛 国、 纪士信、郝忠云、倪恩善、 张国富、 翟尚志、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郅顺义</b>、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世南</b>、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郭俊卿(女)</b>、李万余、 王家元、 包文廷、白景世、王长贵、张国洪、 孔祥明、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常恩举</b>、 周天才、 黄志庆、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崔志山</b><b> </b>、古 兴、 陈理文(黎族)、刘树才、尚德起、高品阳、 胡大奎、 郭天木、刘 君 、 赵忠华、李玉亭、康 起、邢文治、杨兆明、卫志泉、高继尧、霍蓝田、 徐振峰、 苏呈祥、曹根福、任振玉。</p><p>(二)民兵英雄计五名:</p><p>曾石友、盘 康、 金安国、 娄清新、 杨明昆。</p><p><b>华北军区代表四十名:</b></p><p>(一)战斗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计二十五名:</p><p>吕俊生、卢根保、李发春、黄伯仁、樊宝库、柴二仁、 邰喜德(蒙族)、 好特老(蒙族)、刘建国、马双喜、孔祥元、赵 鹏、 黄树田、李国英、黄瑞英(女)、 薛成让、王有根、马如华、 蒲庆棠、宋国川、赵国林、李启元、侯玉忠、董来扶、张子斌。</p><p>(二)民兵英雄计十五名:</p><p>边海禄、徐顺孩、张柏富、 黄小旦、赵传运、 孙双保、 武敬亭、 杨秀成、 李殿冰、 郝庆山、 苑 祥、康福山、王根生、 刘九江、 李 明。</p><p><b>东北军区代表十六名:</b></p><p>(一)战斗英雄计五名:杨海水、 姜新良、赫贵顺、 马春雨、李明忠。</p><p>(二)模范工作者五名:王许谟、 敖中和、冯在野、 刘化民、 张林颖。</p><p>(三)民兵英雄计六名: 孙 义、 王化成、 赵成金、 张忠魁、 殷国良、 姚树盛。</p><p><b>军委直属单位代表二十七人:</b></p><p>海军代表计七人:赵孝庵、 李 洪、隋树德、 梁魁庭、王宪俊、陆相时、陶俊岐。</p><p>空军代表计十二人:迟绍华、杨金荣、郭崇勇、 李四海、 刘恩禄、白治贵 、李玉玺、张文喜、 曲以祯、武保山、苗清伦、 李宪容。</p><p>公安总队代表二人: 贺福祥、梁荣保。</p><p>纠察总队代表一人:王 儒。</p><p>军委直属单位各部计五名: 薛 樵、鲁 蕻、 刘克宽、 黎东汉、 张清波。</p><p><b>此外,正式代表未出席者两人:</b></p><p>军直战斗英雄:李 和。</p><p>西北军区模范工作者:吴 雄。</p><p><br></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vwux1kr?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永远的老班长</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1428mjk9?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无悔的选择:我的军旅我的路</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1bsi3i3a?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遥远的呼唤:我的战友我的炮</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