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蟒山

yaohaha

游蟒山国家森林公园已是三年前的事了,被网上那尊大佛的照片吸引,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出发了。路上并不顺利,到公园的886公交车只到三站之外的昌平东关,等了半个多小时,最后和一个小伙子合伙拼了一辆车才把我们送到了地方。 站到大佛前,才感受到其巨大。这尊慈眉善目的弥勒大佛高9.9米,重1500余吨,由200块5~10吨重的花岗石雕刻切成。弥勒大佛踞坐平台之上,喜笑颜开,自然随和,呈现出一派乐天忘形的超拔气象。雅量海涵,平常即乐,只要一想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的传世名言,即可安然放下,烦恼俱忘。 这座佛像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石佛,由中国著名雕塑家赵树桐教授设计,80名石匠花了一年时间才完工。 公园山脚和山顶分别有一座彩绘长廊。山底长廊长90米,坐落在一条空心石坝上;山顶长廊长150米,为北京最高的彩绘长廊。 石佛前5000平方米的草坪上是十二生肖雕塑 看过大佛,除了满山的绿树之外,只有沿登山石阶爬山了。公园有近13万亩面积的人工林,森林覆盖率为96.5%,为北京地区森林公园面积之最。园内各类树木花卉170余种,春天里,迎春、山桃、连翘、丁香、榆叶梅、芍药、月季、樱花等几十种花木;秋天里,黄栌、元宝枫、火炬树、地锦的树叶一片火红。 登山台阶由3666块条石铺成,1299级,据说是北京现有最长、质量最好的登山台阶。石阶在树林中盘旋而上,除了少数地方视野相对开阔,可以眺望一下山下的景物之外,大部分地方都 只能埋头攀登,着实是对体力的严峻挑战。 山下的那一大片水面就是十三陵水库,多年植树造林的努力已见成效,视力所及之处都是翠绿一片。 远山亦是郁郁葱葱,植被丰富。 不知休息了多少回,离山顶越来越近了。 远眺昌平卫星城 通过长焦镜头细观十三陵水库大坝 山顶有一座高37米的森林防火瞭望塔,坐落于659米的蟒山制高点。 尚有大片的农田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得以保存 不记得出了几身大汗,终于爬上了山顶。山顶有一一条长150 米的彩绘长廊,还有一个需要另外购票的天池景区。既然来了,自然要去看看,于是移步向景区走去。一路上鲜有游人,倒是不时有私家车驶过。 从景区的介绍中得知,所谓天池其实是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的上水库。位于蟒山山顶,容积445万立方米,水深37米,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人工天池。 <p>经网上查询得知,抽水蓄能电站是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它可将电网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期的高价值电能,</p>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抽水蓄能电站起步虽然比较晚,但发展很快,至2009年底我国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共22座,总容量11545MW。<br><br> 天池景区地势平缓,一条大坝从两片广阔的水面中穿过。夏日时凉风习习,是避暑的好地方,因此吸引了许多游客开着私家车,从山下一路到此休闲避暑。 这座高塔最初为森林防火瞭望而建, 塔高37米。塔外观五层,塔内六层。登塔远眺,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的各个景点、蟒山天池、昌平卫星城尽收眼底。据说倘若能见度高,可通过高倍望远镜清晰地看到巍巍北京城。 其实无需登塔,从水库的副坝上远眺十三陵地区的风景也很美。 有着琉璃瓦屋顶的应该就是陵区里的各个陵墓。 远眺十三陵地区,觉得古代帝王确实很会为自己的陵墓寻找风水宝地。陵区位于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 到了下山的时候了,再看一眼十三陵水库大坝 吸取在香港行山的教训,我决定不从那1299级台阶下山,否则膝盖受不了,改由盘山公路下山。这下虽然膝盖不疼了,但路途增加了几倍。走了很久总觉得从路边的景物判断自己没有下降多少高度。 不过毕竟路边的景致和上山时不一样了。 就连输电线路上的铁塔看上去也是一道风景。 终于快到平地了,那天走了创记录的28000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