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丽,冀州区第二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冀州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衡水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在她的心中,始终铭记“金奖银奖不如家长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这句话。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她一直默默工作,虚心学习,追求进步。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教的班级的数学成绩在同年级名列前茅,在“2018年第三届创课大赛作品征集活动”中李丽老师的作品《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荣获全国三等奖,她的说课《小数的性质》荣获衡水市一等奖,多次执讲区公开课。2008年,被评为衡水市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多次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模范教师、优秀班主任。</p><p> </p> <p> 从教二十多年,坚持做到“四心”,那就是:对教育事业忠心,对教学工作用心,对学生有耐心,对将来充满信心。 这“四心”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同事的认同,家长的夸奖,领导的好评。 在疫情特殊时期,这“四心”在李老师身上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p> <p> 一、对教育事业忠心:面对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落实“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衡水市教育局在寒假延长期间开展线上教学辅导,在接到承担“湖城云课堂”录制工作任务时,李老师深知上好本班课程的同时、每周录四节课任务的艰巨,想到在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能为在家不能上学的孩子们做点事情,她毫不犹豫的答应了。</p> <p> 二、对录课工作用心:为了录好每节课,李老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工作,以快乐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尽量把每节课内容设计成一个完整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故事情节,这样的设计,就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半夜醒来,白天突破不了的地方突然有了思路,就马上起来备课。时间紧,任务重,每录制一节教学视频,都需要大量时间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准备丰富的教学案例,经过多次录制才上传到平台供学生学习,而每周要录四节课,于是她把每天睡觉时间缩短再缩短,家人也主动承担起做饭任务,她开玩笑说:“录课让我过上了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现已上传湖城云课堂31节课,长时间的电脑前工作,颈椎病犯了,背酸痛酸痛的,实在支持不住的时候,她就躺一会,然后再起来接着干。</p> <p> 三、对学生有耐心:在湖城云课堂录六年级数学课的同时,李老师还要给本班五年级线上教学。为了不让自己所教班级的孩子们学习受到影响,每节课她都提前半小时进入班级直播间,视频会议考勤,提醒学生候课;授课中精心备课,为了授课效果更好,手机电脑同时工作,微信、钉钉同时上阵,课后精选练习,深入班级,落实同学们的作业。经过一段时间的线上学习,她发现自己班里有个别同学上课提问不在、作业不按时完成,她把这些学生“诊断”为“自信心不足”或“自制力差”,需用鼓励的方法,于是,她及时给这些学生打电话或视频聊天,“你能行”、“你很棒”、“你再认真一点就更好了”“你成功了”是对这些学生开的灵丹妙药。通过李老师的鼓励和耐心指导,这些同学上课积极了,学习认真了,作业能主动完成了。</p> <p> 四、对线上教学工作充满信心:在抗击疫情上,李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克时艰,相信疫情总会过去。同时,她们班涌现了许多像张祥彬、宋娅鑫两位优秀的抗击疫情的小标兵。</p><p> 张祥彬,在线上学习期间,每天准时按课程表上课,课堂上认真学习、认真做笔记,每次都是第一个回答问题,第一个提交作业。他用手抄报、绘画、歌唱等各种形式表达对祖国与武汉的支持,对在疫情前线逆行者的敬佩!洗衣服、做饭、收拾屋子……每天他自觉承包家务劳动,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积极锻炼身体是他每天必不可少的环节:拍球、跳绳、踢毽子……他要让自己的身体棒棒哒!</p> <p> 宋娅鑫,自学校开展线上教育以来,她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进行线上学习,力求让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将来做建设祖国的接班人打下基础。线上文化课堂里,她总是认认真真地看微课、听讲解、做笔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用心完成每一份作业。在生活上,是姥姥的得力小帮手。</p> <p>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特殊时期,教育更不能松懈。作为一名基层人民教师,她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录好、上好每一节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