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b style="font-size: 20px;">怀一颗数学心,染一身文化气</b></p><p> --山东省小学数学“教研大讲堂”线上会议</p> <p> "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成长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厚积薄发”“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为了交流小学数学线上教学与教研活动经验,推进山东省基础教育教改重点项目《数学文化教学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研究》的实施,根据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工作安排,5月14日上午,郯城县第二实验小学全体数学老师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参与了省教科院组织的线上教研活动。</p> 活动准备 <p>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举办山东省小学数学“教研大讲堂”线上会议的通知》,学校孙主任提前发放通知,大家及早入群。5月14日上午9点,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准时齐聚云端参加会议。</p> 活动过程 数学文化教学研究经验分享 <p> 什么是数学文化?</p> <p> 数学文化是人类发现创造数学过程中所积累的数学知识体系和数学精神体系的统一体。数学知识形态包括:数学概念、原理、定理、公式、方法、问题等显性的数学知识;数学精神形态包括:数学知识背后客观宇宙规律、精美数学结构和广泛应用价值,以及数学家发现创造数学过程中蕴含的数学观念、价值追求、审美直觉、思维方式、数学思想、科学精神等隐性的数学精神。数学文化是显性的数学知识与隐性的数学精神的内在统一。</p> <p> 到底什么是数学文化?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刘仍轩老师进行《基于数学文化的“多边形面积”单元统整教学》的分享,告诉我们数学文化不仅仅是数学史,还包括数学与人文艺术,数学与科技,数学与现实生活。其中数学史还包括显性数学史和隐性数学史,数学与现实生活包括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p> <p> “基于教材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一句看似简单质朴的理念,更是刘仍轩老师一以贯之的教学主张。刘老师在报告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教材的研究没有尽头,每一次研究都是一次提升”“所有的研究都是从教材开始,为了深入的挖掘教材”,这些话为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指明了方向。</p> <p> 我们知道数学的学习本来是枯燥的,而在教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学习,使我们的数学鲜活起来更有了温度,我们沿着前人研究数学的道路去发现去探索让数学的学习更加的深刻。在教学中我们"给学生机会,他会给我们惊喜"</p> <p> 而对于刘老师讲到的《数学文化读本》在以后的教学和实践中,我们会和孩子们一起多读,多发现。</p> <p> 烟台市祥发小学的数学团队以《别样数学节 厚植文化情—烟台市祥发小学数学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为题,结合本校活动介绍了数学文化在实践中的乐趣。黄蔓老师介绍了一年级以“我的战疫‘时’光 认识钟表”为主题的数学文化实践活动。张靖老师介绍了二、三年纪以“数学正好玩”为主题、四五年级以“会学习 慧文化”为主题的数学文化实践活动。吕领先老师介绍了以“与π结缘,师生共度国际数学节”为主题的数学文化实践活动,使我们备受启发。</p> 线上教学和研讨经验交流 <p> 首先济南市章丘区以赵玉香老师为中心数学团队作了题为《保驾在线学习 护航彰显担当》的报告。其中济南市章丘刁镇学区学校的王菲老师结合农村实际交流了如何解决线上视频学习容易滋生惰性的问题,徐杰老师针对“作业质量难以保证”和“因缺乏监管,网络使用存在问题”这两个线上弊端结合实际交流了解决办法。让我们受益匪浅。</p> <p> 第二个交流的是济南市市中区团队,主题《小学生“居家学习“的实践与思考》:1+X课程,从居家学习的依据、规划、实施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空中课堂的课程资源制作、推送、监控、X课程的实施、居家学习给我们的启发等,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一定边实践边思考、边探索边改进。</p> <p> 最后,山东省教科院徐云鸿老师作了题为《化“危”为机 师生共成长》的报告,围绕四个精神,四个意识,介绍了山东省小学数学文化的实施情况。结合各个学校具体情况分享了解决线上问题的方法。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分析教材。让数学文化真正的在课堂上落地生根</p> 云端研学 <p> "欲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看!老师们已经蓄势待发,他们是那么的认真、专注。虽隔屏幕,但仍能感受到老师们学习的热情!</p> <p> 学,然后知不足。用心记录的笔记最宝贵,相信这些笔记定会成为老师们以后教学生涯中幸福的回忆和骄傲!</p> <p> 我们年轻的老师们都用美篇记录着学习和思考</p> <p> 延学不停学,研学促成长。我们翘首企盼,齐聚校园。将线上教学的经验融入到课堂,让数学文化在课堂上落地生根,让孩子们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无限畅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