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达克建筑的当代价值

金波

<p>100 多年前,25 岁的邬达克幸运地赶上了上海近代 建筑繁昌的时代。旅沪 29 年,才华横溢的他在上海留 下了百余幢风格多元、分布与种类广泛的城市建筑,它 们成为上海历史风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p><p><br></p><p>随着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的加速,市民对这座城市深入骨髓的爱,赋予了邬达克 建筑新的生命。而通过邬达克建筑文化遗产等平台,越 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和思考历史建筑与当代城市的关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爱屋及“邬”,留住记忆与乡愁</b> </p><p><br></p><p>2010 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多位匈牙利客人来到番禺路上的邬达克旧居,但令他们遗憾的是,即将维修的旧居挂牌谢客。 </p><p><br></p><p>这幢英国都铎风格的乡村别墅前后修了三年,由女企业家刘素华以社会组织身份出资修缮。耗费 2000 万元,濒临坍塌的邬达克旧居重现生机——纪念馆 于 2013 年元月 8 日邬达克诞辰日部分开放。 </p><p><br></p><p>纪念馆一楼,当年的客厅被布置成展室,摆放着主 人的书信、设计图纸、作品照片、生平资料等。来参观 的基本是中老年人,他们有的还手里拎着菜袋子,兴致勃勃。音乐会、国际论坛,匈牙利国务秘书等也亲临祝贺。</p> <p>一幢老建筑就是一部近现代史,通过建筑,可以感悟家国、时代情怀。上海有一批爱好历史建筑的市民, 他们文化程度高,不少人对每幢建筑的历史渊源,都有很深入的了解。在“邬达克微信群”,每天都有爱好者 上传的几十张他们拍摄的老建筑照片。 </p><p><br></p><p>上海第二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为热爱城市文化遗产的市民群像制作了纪录片《我与我的城》,与 新民晚报合作举办的“爱屋·及邬”征文吸引了一批读者参与。 “爱屋,是本能、欲望,及邬是情怀。因为你喜欢建筑, 所以你得更爱这座城市。如果有更多的人去热爱建筑, 那么它们就会伴着我们从过去走到现在,走向未来。其实建筑也是一座城市有生命的主人。”刘素华期待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关注老建筑。 </p><p><br></p><p>呼唤和互动在继续,面对上海这座日益国际化的城市,有识之士又在思考,如何打开一扇了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窗口,以唤起更多市民的归属感,守护上海的城 市文脉,留住上海的乡愁。</p> <p>2017 年 12 月 8 日,由市文物局、市规土局、市住 建委、市政协文史委联合主办的“留住城市记忆——城 市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上海市政协举行。这是上海第 三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系列活动之一。与会者围绕上海这座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如何共生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p><p><br></p><p>演讲专家认为,近年来,隐性的历史文脉得以面向 广大公众开放,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内涵为更多的人所 认识和了解。上海的历史建筑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资源。保护城市遗产的主体是谁?在城市更新中,上海 呈现出新天地、田子坊、步高里和思南公馆等不同改造 模式,从拆、改、留到留、改、拆,政府与社会达成共识,民间力量越来越不可忽视。要在改善老城厢居民生 活水平与保留有意义的历史建筑之间谋求平衡,应该发 挥不同主体的积极性。既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又要让建筑得到保护性修缮,这还得依靠几条腿同时走路。</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海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主任 刘素华</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建筑遗产,文化艺术、科技的载体 </span></p><p><br></p><p>建筑是社会、艺术、科学、技术发展的体现,揭示 邬达克建筑的精妙构思、创新精神、人文情怀以及能工 巧匠的不可或缺的贡献,几年前的“探索邬达克”科普 月暨建筑遗产科普展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p><p><br></p><p>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沐恩堂……邬达克设计 的一幢幢建筑凝聚着他的卓越才智。曾为远东第一高楼 的国际饭店,建成于 1934 年。邬达克艺高胆大,他采 用筏式基础,开创了在江海冲击形成的软土地基上建造摩天大楼的先例。 </p><p><br></p><p>国际饭店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营造公司——馥记营 造厂承建,仅用了 22 个月即奇迹般建成。馥记营造厂 老板、一代建筑大师陶桂林和项目总工程师、中国第一 代营造师金福林声誉鹊起。 </p><p><br></p><p>笔者看到,在上海工匠馆陈列着陶桂林与国际饭店 的大幅图片,相关文字让我们了解了当时仅有一台简易 吊车,但他以“矮子爬楼梯”的方法,盖完五层把吊车固定到楼顶,再盖六到十层,如法炮制。“饭店竣工后, 外国专家找不到一点差错。”</p> <p>2018 年是邬达克抵沪 100 周年、逝世 60 周年,在 上海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邬达克纪念馆策划与组织的 “2018 邬达克年”相关活动中,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 团)有限公司、华建都市院的首席总建筑师李军应邀演讲,从国际饭店的历史人文到承载的建筑科学创新,引 领广大市民爱好者更深更全面地了解国际饭店,理解邬 达克与上海城市的创新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上海的城市文化成就了邬达克的多重创新。 在今天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之都的大背景下,国际饭店的诸多创新性,既有不可再生的历史人文价值, 又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了上海从来都是创新的土壤。 </p><p><br></p><p>追忆、怀念、探索,邬达克建筑、石库门建筑、现 代上海地标建筑,由“邬达克平台”带来的溢出效应泽 及校园、社区,其影响也超越了国界。近四年来,延安 中学、复旦中学、华政附中、工艺美术学校等 20 多学校与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携手,开辟了建筑科普基地, 实现了爱好者的低龄化。2018 年,邬达克建筑文化奖 在上海颁发,奖项分别授予 1978 年改革开放 40 年来外国设计师在中国城市建设的卓越建筑项目,以及中国设计师在国外建设的卓越建筑项目。评奖标准综合考虑了建筑的社会文化价值、历史人物价值、科学技术价值、 艺术审美价值和经济利用价值。经过层层筛选,三座中外当代建筑上海金茂大厦、上海保利大剧院、非洲联盟会议中心获奖。以邬达克命名的建筑文化奖,既是对东西方文化融合先驱的纪念,更是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兼收并蓄,同时体现了建筑的人文价值、时代精神。近年来,上海艺术家还分别在欧洲举办了邬达克建筑油画展、摄影展,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向史而新,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b> </p><p><br></p><p>上海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业内人士指出,2003 年《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后,相继实行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及风貌道路保护制度。在当今“存量规划”和“城市更新”的背景下,需要从“历史风貌保护”向“城市遗产保护”转变,从城市发展战略高度综合考虑城市遗产的整体保护框架,将国际现代 大都市的建设与地方独特文化的保持与彰显有机结合起来。 </p><p><br></p><p>在对邬达克建筑与当代城市关系的探讨中,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郑时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等专家学者等就“近现代建筑遗产与当代城市更新发展”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城市在容纳建筑的同时,应该展示建筑的故事, 铭刻历史的变迁;于建筑而言,更新并不意味着要换代。城市更新应该是可持续的有机更新,它不仅有物质性的 更新,也有非物质性的更新。我们还应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保护我们城市的面貌,保护我们的建筑遗产;文化记忆已成为我们生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精神依托。在社会处于大规模更新变换的今天,应高度关注近现代建筑遗产所携带的文化信息,在图新和存旧之间找到 平衡。</p><p><br></p><p>彰显上海的城市精神,守护上海人的城市记忆与乡 愁,“邬达克”使人们增强了迫在眉睫的责任感。 </p><p><br></p><p>“留住城市发展进程中层叠的历史记忆,不仅是专 家学者、城市规划与设计者、城市管理者的责任,更需要市民的理解与共识。”在第五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中,“当 3D 遇上邬达克建筑”“武康路:城市的山林”“邬达克旧居修缮故事分享会”深受市民欢迎,尽管需要预约报名,但邬达克旧居三楼的多功能厅仍挤 得满满的。 </p><p><br></p><p>而在“向史而新——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 主题论坛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研究员、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陈圣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杨浦滨江的总设计师章明教授,分别以在世界各地旅行的文化体验和杨浦滨江改造的实践,论述了他们对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对城市未来的前瞻性思考。</p> <p>滨江一带的改造,改变的不仅仅是外观,更是城市 的气质和城市的胸怀。陈圣来指出:城市的气质自然关乎于城市的设计布局、建筑风格、交通秩序、绿化环 境、文化设施、商业层次、卫生状况、公共服务等。而城市的气质更在于市民的文明修养、道德气度、价值追求、鉴赏水准以及生活方式等等。 </p><p><br></p><p>章明教授为市民详述杨树浦水厂栈桥、示范段、雨水花园、人人屋、绿之丘等设计过程,如何让杨浦滨江“近代工业的摇篮”历史遗存焕发新生。通过工业遗存再利用,强化场所记忆,增强居民归属感、认同感。建筑的目的既在于包含过去,又在于将这些过去转向未来。杨浦滨江从历史中走来,带着时光的温度和岁月的积淀,当它以崭新的面貌面向市民时,每个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都会深切地感受到,这就是我们的城。 </p><p><br></p><p>向史而新,我们拥抱的将是一座有温度、有品位、有个性、有特色、有归属感的大都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