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5月12日,东胜一中西校区化学组迎来了东胜区教研中心的视导老师。化学教研员梁志老师来我校进行教学视导,我校陈建文校长一起陪同参加了视导。</p> <p> 此次化学组视导课内容为《气体的制取与净化》和《碳和碳的氧化物》,集体备课后由刘巧梅、陈伟、高婷三位老师分别执讲。课后由梁老师和陈校长分别进行评课,提出改进措施及后续教学建议。</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巧梅老师的课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伟老师的课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婷老师的课堂</p> <p> 课后三位老师分别谈了自己的课堂反思与感受,综合梁老师的点评总结如下几点:一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基础和细节(比如板书的设计应该突出重点,不能省略的内容要写完整;对于常考易错字应该及时强调,让学生巩固书写)。二是在专题复习的课堂中应适当追问,拔高优生的思维和能力(比如在本节课中讲完多功能瓶集气的作用后,可以继续追问能否用盛满水的集气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该如何改进装置就可以达到目的?再比如最后一题中讲解防倒吸装置的原理时可以设计一个小实验展示)。三是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高中后续打基础(比如在介绍常见的发生装置时可以展示启普发生器,进而过渡到分液漏斗的原理介绍)。</p> <p> 陈校长从如何应用“六学”、如何课堂培优点评如下:一是明确“六学”的意义和应用。在课堂中“合学”是解决同学们的个性化错误,合作之前知道正确答案再进行针对性的讨论效果会更好;“展学”是解决同学们的共性问题;课堂小结可以给出知识框架,让同学们自己梳理知识点、提炼主要内容。二是明确培优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优生培养首要是打牢基础,明白基础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其次是要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拓展思维;然后需要扩充题量、开阔眼界,了解同一知识点的各种考法;最后将基础知识由点连成线,由线扩成面进行综合梳理应用。</p> <p> 最后由梁老师对改前、改后课堂的各个环节作了具体的点评,对讲课内容如何挖掘深度及拓宽广度进行了指导,肯定了化学组的集体备课并对化学组提出殷切希望,鼓励化学组要一如既往地同心协力,在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更进一步。</p><p> 一次视导,一次提升。通过这次视导,让化学组认识到学生化学学科素养、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标已明确,行动从现在开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胜一中西校区化学组</p><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年5月1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