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之美

什刹海

<p>摄影原创: 什刹海</p><p><br></p><p> 牡丹之美,早已被人们首肯和赞赏。名列中国四大名花之首的牡丹,被人们广泛赞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p><p> 阳春四月,大地回暖,万物萌发。就在桃花、梨花、杏花等次第绽开之后,大自然中唱主角的花王牡丹,在百花簇拥之下,“千呼万唤始出来”。牡丹之花,以其娇艳多姿,雍容大方,富丽堂皇,国色天香,备受青睐,引起历代文人墨客垂爱,纷纷挥毫泼墨竭力讴歌与赞美。</p><p> 牡丹之美,首先美在历史悠久,其文化底蕴极其深厚。</p><p> 牡丹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一丛花卉,在中国文化长河中,它还是一种蕴含丰富的文化符号。它本是一种自然之物,并不具有“文化”内涵。但是,牡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着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以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饱含中国元素的“牡丹文化”。牡丹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子集,它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p><p> 牡丹花汇集了大千世界万千颜色,不掩一丝呈现给世人的大家风范,让人体会到世间的美好!</p> <p>《赏牡丹》刘禹锡 唐</p><p>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p><p>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p> <p>《咏黑牡丹》</p><p>夺朱非正色!</p><p>异种也称王?</p><p>清风不识字!</p><p>何故乱翻书?</p> <p>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p> <p>1.</p><p>《绿牡丹》侯几道(明朝)</p><p> 别翻新谱洛阳明,</p><p>疑是花残万叶盈。</p><p> 萼下闾门还授色,</p><p>珠来金谷好停声。 </p><p>便令禁苑尊青黛,</p><p>真见栏杆驻碧城。 </p><p>折入文窗纱并绿,</p><p>剪刀携得丽人情。</p> <p>绿艳闲且静,</p><p>红衣浅复深。</p><p>花心愁欲断,</p><p>春色岂知心。</p><p> ——王维《红牡丹》</p> <p>白玉翡翠牡丹</p> <p>闺中莫妒新妆妇,</p><p>陌上面惭傅粉郎。</p><p>昨夜月照深似水,</p><p>入门唯觉一庭香。</p><p> ——韦庄《白牡丹》</p> <p>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p> <p>“村姑含笑”牡丹</p> <p>海黄牡丹</p> <p>黑牡丹--黑魁</p> <p>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p><p>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p> <p>荷包牡丹</p> <p>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p><p>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p><p>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p><p>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p> <p>邵雍《牡丹吟》</p><p><br></p><p>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其间更有王。</p><p><br></p><p>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