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

莽子

<h3>  偶见一本1958年版的小学第七册课本,视如珍宝,欣喜万分,孩童时候朗朗的读书声又似乎回荡在耳边。一页页翻过来,基本每篇课文,每个练习题或许都能牵起一桩桩细微的往事回忆。<br></h3><h3> 现将其拍录下来,助力同学们敲开记忆的窗门,与莽子一起重翻那些年读过的课文,重温花样年华的幸福时光。</h3> <h3><br></h3><h3> 一览目录,真有些课文印記深刻。</h3> <h3><br></h3><h3><br></h3><h3> 最初知道国歌是在一年级。我们的教室在吴城小学(浙宁会馆)大门的左侧,而高年级教室在小学后面的山坡上。老师教高年级唱国歌时,声音居高临下随风飘来,处于下风的低年级各班听得清清楚楚。放学后我不免学着唱几句,哥说:“别乱哼,国歌只能在开会或有大事等严肃埸合下唱的”。于是,从那时起对国歌就充满了敬畏、神圣之感。</h3> <h3>  大概也是四年级才教国歌,语文课本中的歌词虽已熟背在心,音乐老师仍会将抄写好歌词的大纸,用捺钉捺在黑板上,一句句解读、教唱。曲调激昂、催人奋进,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h3><h3><br></h3><h3><br></h3><h3> 《一个伤员的愿望》这篇课文记忆很模糊。好像有篇课文也是写八路军领导关向应同志,重病住院时很想见到毛主席……情节相同,记忆可能就有重叠。 </h3> <h3>  《一条军毯》的课文当然记得,毕竟写的是刘少奇同志。都四年级学生了,谁不知道国家领导人刘少奇。</h3><h3><br></h3><h3><br></h3><h3><br></h3> <h3>  第一次读到“淅淅沥沥”这个词汇。</h3> <h3>  书本内的一些插图,也能喚起我们小学生对阅读课文的兴趣。</h3> <h3>  每篇课文后面都有问答题和练习题,予以学生思考。一些生字、生词、成语都单列出来必须熟记,精典短文或诗词会出示反复朗读及背诵的要求。</h3><h3> “淅淅沥沥”在《练习二》中加注出来让学生要牢记,当时对这个词語理解并不很透彻,老师说是象声词,我就想象着我家住屋的天井外滴滴嗒嗒的落雨声音,这概念在脑海的记忆里蕴藏很深。</h3> <h3>  上到《人桥》这一课时都很兴奋,凡是战斗故事题材的课文学生们都喜欢,尤其是男生。那时全国剛解放不久,描写解放军或革命斗争情节的课文充满了小学课本中。像前面的《一个伤员的愿望》、《一条軍毯》和后面的《寄菜刀》、《西瓜兄弟》等课文都属这一题材。</h3> <h3><br></h3><h3><br></h3><h3><br></h3><h3> 看到《为了抢救渔民的生命》这课时,感觉无印象,使很大的劲在我脑海的记忆库中也搜索不到。</h3> <h3>  前面的《电线杆上的火花》、《刷墙》、《丰收山歌》及后面的《在暴风雪里》等课文都是教育学生要热爱新社会、新农村,热爱集体劳动、凡事要有责任心、争做好人好事等。</h3><h3> 解放后至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期,五三年后开始实施五年计划,于是全国上下大力宣传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很多宣传画的主体是工农商学兵形象 ,因此先进典型及农牧业生产的喜人景象等题材在课文中也占一定篇幅。</h3><h3> 不是仅局限于口头上的鼓动宣传,每个人也身体力行地努力工作,争当英雄、争做好人好事。全社会都弘扬先进,鞭挞落后,没现在这么浓厚的“铜臭味”,那年头正能量是滿滿的。</h3><h3> 记得看过一埸《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电影,为抢救集体劳动时在食堂就歺不幸中毒的农民,竟然出动空军部队,深夜飞机启航送药到工地。从中央、省、县、到基层农村,各环节接应的人们满腔热血的救人埸面真是很感人的。</h3><h3> 《丰收山歌》老师还要求背诵全文。</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我们读小学时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除了要求思想好、学习好外还要从小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行,教义和课本中很多方面都体现了这些理念,有很多讲述工农业劳动知识的课文。当时工业少,主要还是农业知识,如农业作物、森林果业、渔业水产等,还有讲述时令、季节、气象等知识的,类似于《果园里的劳动》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课文,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br></h3><h3> 过去乡镇学校每年要放15天“农忙假”,从四年级开始就要去农村支援生产队插秧,大多是去“西庄大队”。五月天气春暖乍寒,清晨一起床就出工,撸起袖子、卷起裤腿,一双双稚嫩的小脚伸进冰冷的水田,欲哭无声呀!</h3><h3> 课程表里每周有一两节劳动课,它不同于其它在教室内上的课程,必须走出去亲身体验。吴城小学便将周边的菜地分配给各班级管理,班级又分给各个小组。每当在菜地翻土、栽苗、浇粪时,学生们都积极主动,不敢懈怠。有时也有争吵:为加宽本小组菜地的面积,地沟挤得越来越窄,这时班长胡毛仔规定,每条地沟必须保证能放下一担尿桶为标准。劳动委员魏在栋(后来改名魏在云)最肯干,他挖了一个托大的北瓜凼,倒一担哒稠的大粪进去,说凼内基肥下够了北瓜才结得多。这些同学在家中就经常侍弄菜地,各样菜的种植技术都很在行。</h3><h3> 在家里我早已力所能及的帮父母做家务活了:剁柴割草、抬水浇园;放假或星期天的时候,早上一起床就要开笼放鸡,打扫屋内外卫生。父亲即景生情,常给我们讲述明朝宰相解缙矮子鬼的故事,讲他很有才华,很小就能对对联、赋诗词。有一首是他小时候写的,也是写一早起床就放开鸡笼、打扫卫生的诗:“掸扫堂屋地,放出笼里鸡”。</h3> <h3>  写“挑战书”本是冷兵器时期的一种激将法,它通过文字语言的刺激向对方发出战斗檄文,从而挑起事端达到某些目的。那时看小人书(连环画)经常有这样的描述。1958年至1960年前后时段是“大跃进”运动高潮,最时髦这种用红纸贴墙上的“挑战书、应战书”,将冷兵器时期的“激将法”运用到了极致。它通过挑战、应战的竞赛形式,掀起“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这是那时期的“总路线”。从课文中仍可窥视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的思想去向和国家的政治势态。</h3><h3> 从《挑战书和应战书》以及前面第六课《保证书》《便条》等,亦可看出那时的应用文与现时代合同、广告词等应用文的运用范畴之天壤之别,应用文的时效意义亦可历史性的追溯时代轨迹的演变。 </h3> <h3>  中苏关系友好时期,课本中“苏联老大哥”的题材蛮多,尤其记述列宁的文章多,如:列宁理发的故事、列宁童年打碎花瓶的故事,还有列宁倡导的“星期六义务劳动日”等课文都读过。</h3><h3> 第七册 除《列宁和卫兵》外,还有一篇《列宁在学校里》这书中却没有找见。黄喜建等人在小话剧中还扮演过列宁,好像涂序平也参演过。</h3> <h3><br></h3><h3><br></h3><h3><br></h3><h3> 歌颂共产党、毛主席以及新中国和五星红旗的课文是那年代的首选题材。</h3> <h3>  《找骆驼》、《小马过河》、《寒号鸟》等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编写的课文“童趣”味很浓,肯定学生爱看爱学也容易接受,但我对这几篇课文印象全无,记忆中甚至是空白。</h3> <h3>  这篇课文印象极深,十来岁年龄阶段对“鬼”与“神”的想象最多,无论是传闻还是听信人讲鬼怪故事,“封建迷信”的阴影总顽固的趴伏在小孩们的脑海里。我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晚上不敢单独乱窜,怕“鬼”。鲁迅踢鬼的故事倒是让我受益匪浅,平添一些科学意识,胆子逐渐“大”了。</h3><h3> 六九年我下放在炉子窑砖瓦厂,大水淹路,回家只能从老虎口堤坝绕道走。一次晚上12点钟下班回家,路过“小九华”坟地时心里特别紧张,小路两边密密麻麻的荒冢里似乎有许多鬼魅向我簇拥过来,甚是害怕。这时想起小学课文鲁迅《踢“鬼”的故事》,顿时昂首挺胸、阳气倍增,大踏步地走出了那片坟埸。</h3><h3><br></h3><h3><br></h3><h3> </h3> <h3>  从小就听说过一些革命战争中的女英雄,像赵一曼、刘胡兰等,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女英雄中,向秀丽是我在课文里得知的第一人。凭着崇高的信念和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一个女人不怕烧死敢挡住烈火,坚守阵地保护工厂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一大火烧焦的是她的肉体,留下的却是铮铮铁骨。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个女共产党员?</h3><h3> 巧了,当我在编制这个“美篇”时,晚上看电视连续剧《中国故事》第13集,剧中出现了回忆有关女英雄向秀丽的情节,现摘录电视剧内的一段对话:……她是一个英雄,她的名字叫向秀丽一一向秀丽,你不认识?……,“向秀丽?我从来没听说过。”……是的,今天有谁还会记得他们……不会有人再崇拜她了,就像报纸说的:“……这个时代,英雄已经死了”,尽管这样,我想他们依然会无怨无悔,因为他们不愧于时代,他们献出了他们所能够献出的一切………… </h3> <h3>  《在暴风雪里》的课文我记忆不很清晰,因而对沙格这个十五岁的孩子没有印象,倒是后来“草原英雄小姐妹”一一龙梅和玉荣的事迹多年未忘。不仅是我一人,全国都知道一一编了书、上了电影以及后来给予了更多的荣誉和待遇。</h3><h3> 也许英雄小姐妹保护生产队羊群的事迹更感人:一个11岁、一个9岁,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在环境更恶劣的处境下坚持拼搏20多小时;也许1964年前后更需要这样的典型材料,她俩碰上了更善编写、更会炒作的记者……;英雄小姐妹冻成了残疾,而沙格只是脸上冻出“三块紫色的疤痕”。</h3><h3> 都是保护生产队羊群,都是草原小英雄,基本相同的事迹而由于时效差异以及出手人的拔高一一宣传角度不同,主人翁获得的价值也就不同,这就是命运……</h3><h3><br></h3><h3><br></h3><h3> </h3> <h3><br></h3><h3><br></h3><h3><br></h3><h3>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就是从这篇课文中得知的。它的中心思想就是为人民做好事要锲而不舍,要具备和坚守“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精神。</h3> <h3>  过去小学也分初小和高小两个阶段,一至四年级是初小,四年级考试完后也发初小毕业证书。五、六年级就是高小了,到高小才有历史和地理课程,初小只发自然课本。</h3><h3> 为逐步了解历史、地理知识,初小后期在语文课本中会涉及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如本册后面的课文《大运河》、《祖国的山河》、《大泽乡起义》、 《李闯王渡黄河》等,记得还有《万里长城》、《李自成》、《民族英雄岳飞》等课文,这册未看到。</h3> <h3>  </h3><h3><br></h3><h3> 35、36、37这几课都是配合当时“三反”、“五反”运动的,让学生知晓国家形势,从而教育我们分清好坏、分清敌我、分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h3><h3> 《狼的本性》和《该向哪里拐》这两篇课文记不起来了,《手拍胸膛想一想》是记忆很深刻的。当时反映农村少数农民“翻身忘本”的案例很多,最有印象的是一个翻身农民叫刘介梅的,土改翻身后生活很幸福,因此表现积极,当了干部入了党。1957年成立高级社时他却忘本了,不愿入社,更不愿将土改分到的田地、牛马、农具等交给高级社,全国对这一典型事例大肆宣扬。后来经过批判教育终于回头是岸,重新做人。专门批判他的“阶级教育展览”就办在我家附近的“洋房地”,学校组织学生都去参观,现埸有人讲解、教育。</h3><h3> 这篇课文中那位老农讲的话,就是借用诗人张长弓写的长诗《手拍胸堂想一想》。老师还刻钢板油印出来人手一册,要求熟背这首长诗。摘录一段大家回忆:</h3><h3>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h3><h3> 莫嫌我老汉说话啰嗦。</h3><h3> 你钱大气粗腰杆壮,</h3><h3> 又有骡马又有羊。</h3><h3> 入社好像吃了亏,</h3><h3> 穷人沾了你的光。</h3><h3> 手拍胸膛想一想</h3><h3> 难道人心喂了狼?</h3><h3> ………………</h3> <h3>  《迷路的故事》很有印象,原因是“包头”这地名很古怪,为什么叫“包头”呢?有病的人才用毛巾包住头。</h3><h3> 上这篇课文时老师还说有“三钢”,即鞍钢、武钢和包钢,这是那年代中国最大的三大钢铁厂。解放初期攀枝花钢厂还没开建,所以没排上名。</h3> <h3><br></h3><h3><br></h3><h3> 最后生字表是全册课本生字的总汇。记得是范次唐老师(也可能是万振淑)教语文,他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布置的作业常常就是一个生字要写几十遍之多。</h3> <h3>  当阅完这册课本后,感觉既熟悉又陌生,好像不是1960年四年级的课本,最后看封底才知是1966年云南省印的书本。这本书的纸张比较好,比我记忆中的白一些,我们那时的课本是接近油黑的黄色纸。有人说印刷时喷多了油,我便撕开一角,发现仍是黑色全无白迹,后来才知道这是用废纸废布等废物再生出来的。</h3><h3> 说到纸很有感触,催我想起往事桩桩:那时国家物质非常匮乏,学生用纸尤其珍惜。高一级的街坊张正文是我的铁哥,他爸旧社会是资本家胡子亭的管家,库藏很多旧帐本,因我倆有了友谊,他便常送旧账本给我打草稿,我很希罕。</h3><h3> 班长胡毛仔更是节约用纸,那年他正在练写钢笔字,草稿纸上两面涂鸦,反复使用,直至纸面写尽、无丝毫空隙、无半点浪费后才丢弃。他常常是攒足了一角多钱才去合作社买一张大纸,裁成小张夹在“学生夹”中。班上多数人都买有学生夹,比书本稍小些,一大张纸裁成32张正好夹进去。毛子年小励志,早有奉行一生的座右铭,那就是他写在学生夹封面上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或许凭着这样的信念,长大后做“人”很受称赞。</h3><h3> 至于课本,基本保证了五八年的版样。随着国家形势的变化,时至六六年,肯定在内容上有所增减,与我们六O年的那册课本稍存差异。像《一把米运动》、《伟平和拖拉机》、《大平稻》、《光饼》等课文我没念过,我念过的《曹冲称象》、《拔苗助长》在这册课本里却又没找到。</h3> <h3>  我感觉很奇怪,很早很远的事情、尤其孩童时候的记忆分外清晰,而近几年或说中老年以后的事情反倒记不得了,是不是脑筋有问题?</h3><h3> 我出毛病了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