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响应上级号召和学校部署,2020年2月10日起,东风四中八年级语文组开始了网络授课,至今已有三个月了。在这三个月里,三位教师,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课后辅导,三位教师兢兢业业,齐心协力打造高效的空中语文课堂。<br><font color="#ed2308">课前:结合学情,集体备课。</font><div> 上网课对于老师们而言,是非常新奇和陌生的。线下的语文教学提倡对话式教学,提倡小组合作,而线上教学缺乏面对面的沟通,对几位老师来说是巨大的挑战。<br>对于学生来讲,没有纸质课本,没有老师当面督导,面对充满诱惑的电子设备,要完整认真的听好每一节课,是更大的挑战。<br> 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呢?几位老师结合学情,进行了细致的集体备课。从寒假刚开始,八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就开始准备八年级下学期的教学设计了,面对网上授课的新挑战,几位老师每周召开三次备课组会议,一人主备,小组集体商讨备课的细节,反复修改。每一节课都有有当堂检测,有配套练习,有预习课件,有课文朗读录音,每节课前还准备了课文相关的视频、音乐等。</div> <font color="#ed2308">上课:高效互动,密切配合。</font><br> 网络授课前期,八年级语文组长康静老师挑起大梁,负责网络授课,付敏和李小雨老师全程听课,并在各自班级督导学生。从4月13日起,三位老师轮流授课,并负责所带班级的答疑课程。后期,将继续紧跟学校步调,逐步变为小班授课。<br> 为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每节课上课时,几位老师会通过课前问好,和课程签到的来督促学生进入直播间。<br> 网络教学缺乏互动,老师们想出对策,通过对话面板引导学生回答和反馈,点名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并点名表扬回答问题多的班级,发起班级间的竞争,以此带动学生参与课堂问答。学生们隔着网络和老师、同学,展开了有效的互动交流,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个月来,八年级语文直播间学生上线率一直高于百分之九十。<br> 2月10日至4月13日期间,每天下午有一节阅读课,为了保证阅读课的有效性,老师们给孩子们准备了细致的阅读计划,督促孩子们每天阅读,并坚持摘抄。相信学生们在疫情期间,足不出户却也开拓了眼界,陶冶了情操。 <font color="#ed2308">课后:作业反馈,考试督查。</font><br> 家庭作业是孩子们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过程,考试是老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方式。网络学习期间,作业和考试也是照常进行。语文作业全年级统一,每天老师们会通过“钉钉”批改孩子们的作业。孩子们有时候作业交的晚,老师们会反复督促,等到很晚,尽量在当天晚上批改完作业,并用激励性的语言给学生积极的反馈。<br> 每周五,老师们会开着直播督促学生们进行周测,当场考完,下午就进行讲评,让学生在测试中查漏补缺。<br> 八年级语文老师付敏,是一位孕妈妈。网课期间,身怀六甲的她仍然坚守在教学第一线,负责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两个班近一百人的作业,付敏老师每天七八点开始批改督促,经常忙到夜深才休息,第二天早上又是早起督促学生早读,非常辛苦,但一直坚守。 <font color="#ed2308">德育:关爱学生,德育引领。</font><br> 因为疫情,学校延迟了开学,在疫情期间有很多感人肺腑的事件,是很好的德育教材。3月6日,康静老师上了一节以“情感共鸣”为主题的德育课,讲述了疫情期间那些感动的瞬间,引领孩子们抒发了内心对英雄的崇敬,对祖国的热爱。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八年级语文组也将德育目标渗透在教学的方方面面,通过课堂教学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疫情尚未结束,我们将坚守教学岗位,齐心协力,构建高效课堂,引领学生成长,期待返校时每一位学生的如花笑靥。